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银行业面临互联网支付多重挑战
摘要 对于广大网民来说,以前只用来日常网购的支付宝近年来不断增加服务功能,而各银行电子银行的服务功能也是大幅增加,除现金业务外,几乎所有的银行业务都可以通过电子银行完成。...
对于广大网民来说,以前只用来日常网购的支付宝近年来不断增加服务功能,而各银行电子银行的服务功能也是大幅增加,除现金业务外,几乎所有的银行业务都可以通过电子银行完成。服务提供商多了,选择也难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甜蜜的烦恼”,在银行业看来却着实是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快速发展,互联网支付交易额实现爆发式增长。
“与第三方支付相比,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支付发展潮流中已经落后了。”在5月8日召开的《2011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2011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论坛上,与会的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负责人无不表达了这种担忧。同时,各家银行强调,互联网支付是大势所趋,未来掌握机会、赢得话语权,靠的不再是技术,而是营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完善支付体系的安全性。
冲击 互联网支付风潮起
2011年,以网络购物为主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高速发展,成为促进网上支付规模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蓝皮书》显示,截至2011年末,国内互联网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67亿人,占总体互联网用户规模的33%。
“互联网支付从传统的一维的产品展示线下支付,到二维的互联网账户间的支付,再到目前三维的第三方支付、跨行支付,仅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李国夫在论坛上表示。
互联网支付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信用卡产业从中收益。通过提供网银支付或者非金融支付机构合作等方式,信用卡的网上支付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同时也推动了信用卡交易金额的不断增加。《蓝皮书》数据显示,2011年,信用卡交易金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的占比已由2010年的32.25%,上升至41.72%。
与此同时,互联网支付市场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011年,有101家非金融支付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资质。互联网创新支付方式不断涌现,无卡支付逐渐成为信用卡互联网支付发展的趋势。
互联网支付的兴起,对于信用卡发卡机构来说,也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农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薛亚芹就表达了这种担忧:“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我们银行卡人目前可以说面临传统和现代的极大冲击,单就发卡上来讲,还有没有必要发行那张塑料卡片;第二作为发卡行,在受理市场上,也面临传统的实体商户该怎么做,实体商户跟网上商户关系等等很多困惑。”
中行银行卡中心高级经理俞菲也表示,互联网支付向多领域的延伸,改变了信用卡支付的模式。互联网支付公司涌入了信用卡支付市场,模糊了传统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交换清算机构的界限,打破了原有产业链的运作机制,改变了客户、商户对信用卡支付的看法。
现实 定价和安全待解决
面对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发展,银行业内人士普遍意识到电子支付领域的落后,可能会使银行业面临非金融机构的强劲竞争。《蓝皮书》显示,2011年非金融支付机构共收单清算2.03万亿元,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随着网络购物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非金融支付机构的市场占比还将继续提升。
更有分析预测,未来互联网支付将呈现立体化、移动化、全球化、群体年轻化等趋势,而现实是在目前的互联网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无疑已经占据先机,市场份额已占到了70%左右。
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银行在互联网支付潮流中发展滞后,处于被动,未来有两方面值得注意,一是支付系统的安全性,二是银行的定价话语权。
事实上,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支付的安全性上与传统银行相比的确存在一定差距。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委员会主任、民生银行副行长邢本秀提出,银行作为发卡方与非金融支付机构进行无卡支付业务合作,无法对其交易辨识具体的商户和商户类型,增加了交易监控和欺诈侦测的难度。工行牡丹卡业务管理部副总经理胡伯远建议,在兼顾互联网支付快捷的同时也要推动安全机制的建立,除了尽早制定统一的互联网业务的规范和标准,也要加大安全技术的创新。
除此之外,定价也是银行业面临又一难题。业内在“塑料卡片时代”参与各方的利益分配大都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很多规则也尚未完善,如今面对互联网支付的发展趋势,更是尚无统一的利益分配标准。目前,我国的各家非金融支付机构一般都是自行和多家银行谈判建立网络平台,信用卡消费通过非金融支付平台进行转接,互联网支付收单价格则由非金融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和商户协商确定。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杨科建议,对互联网等业务定价机制进行结构性调整,由监管机构牵头制定互联网支付定价及收益分配标准,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现有线上收单业务进行规范。
未来 群雄逐鹿谁是英雄
尽管各家银行在论坛上均表示面临严峻挑战,但就未来的发展看,银行业也有很多机遇。因为从整体上看,第三方支付企业仍旧十分依赖银行资源,而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也想利用第三方支付企业为自身服务。如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企业,都不断与各大商业银行达成各种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合作形式更是比比皆是。
各家银行普遍认为,信用卡发卡机构与非金融支付机构有各自优势,相互合作,能形成双方市场份额同步提升、收益共同增长的双赢格局。同时,非金融支付机构极具创新能力,信用卡发卡机构需与非金融支付机构合作,增强在互联网支付领域的竞争力。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策略发展部副总经理王晓刚表示,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不光是给信用卡产业,包括整个金融业都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随着线上线下界限的模糊,未来谁能做到理解了客户需求、改善了用户的体验、完善了安全机制、控制好了风险,谁就掌握了主导地位。在这方面,银行仍有很多机遇。而且,除了互联网支付,在移动支付上还大有机会,商业银行应及时介入,寻找盈利模式。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互联网支付上第三方支付机构优势明显,在移动支付领域,多家电信运营商也获得了支付牌照,对银行的冲击在所难免,移动支付市场未来将是传统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电信运营商共同觊觎的“新大陆”,谁就能在“群雄逐鹿”中占据有利位置有待观察。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三支付巨头获基金结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