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国信证券CIO廖亚滨:细水长流经营IT

2012-06-18 14:49:34作者:来源:

摘要回顾2007年国信的IT系统,国信证券的信息总监廖亚滨对此打了90分。...

        相信人们都不会忘记2007年那如火如荼的大牛市,一度突破1000亿元大关,市场交易量屡创新高。在大量数据单证交易的高峰期,传出某几家证券公司相继大面积宕机,而国信证券的系统从未出现过此情况。股市行情如洪水般涌来,国信证券为何能够平安无事,跟得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呢?

        即便是在2004年~2005年,市场极度低迷、全行业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国信证券的经纪业务仍能够保持7000万元以上的营业利润。2007年,对于国信证券来说是丰收的一年,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家双A级认证券商之一。为何成立仅十几年的国信证券,就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这一切都归功于其细水长流的经营思想。

        回顾2007年国信的IT系统,国信证券的信息总监廖亚滨对此打了90分。国信证券的IT系统,在这次洗礼中之所以能够平稳度过的重要原因在于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国信证券很早就开始对整个证券业的未来发展变化做出了规划。

        廖亚滨感慨地回忆道:“从2006年4月开始,每天的交易量都在400亿元左右,我们在那个时候就尝试着预估如果市场交易量达到了1000亿元的话,我们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国信证券会自己先定一个指标,之后再分析这个指标,使信息系统可以很好地跟进市场行情的变化。但行情的变化,很多时候是意想不到的,应该如何来部署IT系统?廖亚滨强调:“一定要注重在运行状况中对关键监控点的跟踪。”廖亚滨甚至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股市是一个动态平滑的变化过程,IT系统要防患于未然,不是等到出了事故才去救火。”因此国信证券严格设定了各项警戒值,包括带宽的大小、机器使用率、每秒处理请求的响应时间长短等。国信对这些关键指标进行了密切跟踪。

        2007年的证券业扩容是主旋律,但国信证券始终强调:扩容是发展的大方向。小的发展方向则是滚动式发展,按日追踪变化,把系统分解成若干部分,把尽可能多的工作都做在前面。据此,国信证券制定了两大计划、三大步骤:第一计划:2006年6月份按照3000亿元的交易量来扩容,2007年5月份按照8000亿元的交易量来扩容;分别按照2000亿元、3000亿元、8000亿元的规模来分三步完成。由此,当行情到来的时候,国信早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廖亚滨认为:“IT的建设要细水长流,与业务部门相配合,IT建设不能像打仗一样突变。”国信证券始终注重基础建设,一方面不断地扩容,另一方面进行高可用性的改造,找出潜在的隐患点。通过对应用软件的优化,可以迅速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减少投入的成本。与此同时注重运维管理,总结自身的经验、制度,重新修订后再去普及,充分应用ITIL的思路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再结合实际的需求来对IT系统进行建设。

        现今,网上交易早已成为证券业绝对的主流,在国信,2007年的网上交易量占到了整个交易量的80%。网上交易的稳定性与速度已经成为国信IT系统重要的考核指标。而早在1999年,国信证券就已经开始了网上交易的业务,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发展中。在国信,网上交易系统会阶段性地提升,平均周期为一年半到两年。它主要围绕着系统的功能与性能的提升。例如2007年,在功能上国信证券把个性化的咨询服务与市场的行情交易进行了紧密的捆绑,在性能上单机的处理效率提升了两倍多。在过去,单机每秒业务处理量只有4000~5000笔,而现在每秒可以处理业务1.5万笔。

        面对行情,国信证券一方面在不断扩容,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提高单机处理的效率,做到内涵、外延同步扩展。网上交易系统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样的行情下,遇到什么样的故障,都要给客户一个满意的响应。为此,国信证券及时搜集、整理了业务部门的客户需求,并与软件开发商一同开发新的版本,不断进行磨合、调试、部署。并且及时分析内部资源的使用情况,如带宽、系统的安全性、高可用性、后台设备处理问题时资源的使用情况等。

        系统如何确保高可用性、安全性?在国信,所有的系统都做了冗余,没有单点故障。另外在整个托管策略里,是要求设备资源略微高于带宽资源的,以此保证即使带宽资源达到了100%的使用,设备支撑仍有一定的冗余量。这些工作在别人看来是令人诧异而新奇的,但在国信早已经是一种常规的行为了。

        多年来,国信证券的IT系统一直是细水长流,IT系统永远都在防患于未然,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着,为的是在下次暴风雨来袭前有更充足的准备。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