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城商行扩张受阻于资本

2009-12-19 00:15:00作者:邹靓来源:

摘要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两头大”现象已经持续了20多年。位处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一直是默默无闻的一群。然而在2009年的秋季,城市商业银行“乘虚而入”,在全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中一崛而起。央行公开数据显示,当季,城商行、政策性银行、邮储行、农信社担纲了信贷...

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两头大”现象已经持续了20多年。位处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一直是默默无闻的一群。然而在2009年的秋季,城市商业银行“乘虚而入”,在全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中一崛而起。央行公开数据显示,当季,城商行、政策性银行、邮储行、农信社担纲了信贷投放主力。

城商行的规模扩张,与跨区经营同步进行。自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调整以来,城商行更具扩张动力。然而,经过2009年一轮跑马圈地,城商行正遭遇资本瓶颈。除去定向增发、引入战投等常规手段,上市融资正遭遇“股东结构不符监管规定”的硬性障碍,或将城商行置于不公平竞争的境地。

内外扩张动力

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于年初启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商业银行投放天量信贷。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投放人民币信贷总量达到7.37万亿,同比增幅超过200%。中国银监会随即下发信贷风险提示,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速度。

三季度,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放贷速度明显放慢,城商行信贷投放占比明显上升。仅以8月份为例,当月有1746亿元的新增贷款来源于以城商行为主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超过40%,而上半年此类金融机构放贷占比仅为20%-30%。

“2009年城商行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信贷投放相当快。直到三季度才有所突显,是因为上半年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量参与中央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投放信贷;到下半年主动收缩票据融资后,城商行因为受监管限制较小,参与地方投资项目较多,加上吸纳票据的原因,占比迅速上升。”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从表面上来看,城商行在2009年的突出表现,是基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信贷投放的大势所趋。然而在其背后,却暗含着城商行在同业竞争压力下的群体性蜕变。早在2007年,时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的唐双宁就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第八次会议上提出,2008年至2012年将是城商行发展的“冲刺”阶段,届时,城商行需达到现代金融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并实现体制机构的根本转变。

南京银行一高层人士这样评价,“城商行的跑马圈地是在内外部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依靠规模效应取得突破。2009年的宏观政策环境是城商行扩张的绝好机会,特别是在银监会出台《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下称《调整意见》)之后,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监管同时也放松了对分支机构运营资金的要求,解除了城商行在区域扩张上的政策障碍”。

根据银行联合信息咨询中心的一项统计,目前已经在省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商行数量已经突破了20家,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商行数量已经达到30家以上,跨区域经营成为2009年城商行进行规模扩张的显著特征。

规模生存法则

相比大中型银行的稳扎稳打,城市商业银行根基浅,网点布局、资金实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目前,资产总额超过或接近1000亿人民币的城商行数量约在15家左右,仅占城商行总数量的10%。更多的城商行所做的,是争做“矮子里的高个子”。

从城商行跨区扩张的路径来看,一线城市是城商行进驻的首选。目前,天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宁波、南京等7个城市,均有超过5家城商行进驻,成都、广州、福州、大连等城市也有2 家以上的城商行异地分行。“这些城市在经济总量、金融产业、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更加适合银行生存,因此而备受城商行青睐。但是每个城市的市场空间都是有限的,因此很多城商行担心迟一步失去了进入这个市场的机会。”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直言。

对市场空间的担忧,以及对政策变动的担忧,迫使小型城商行采取了更快的扩张速度。以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为例,这家前身为浙江省温岭县城市信用社的城商行,2006年8月才经银监会批准改制成为城商行。到2008年底,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总资产不过156.72亿,仅相当于同期北京银行的4%,吉林银行的16%。但是,到目前为止,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已经开设了3家异地分行,包括杭州分行、舟山分行两家省内分行以及成都分行的省外分行。

有专家提出对小型城商行冒进的“跑马圈地”表示担忧。“开设异地分行的风险不仅仅来自业务层面,更要求分行具备充足的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城商行的跨区经营或是规模扩张,应该建立在巩固本地市场和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 中小银行战略发展与跨区经营实务研讨会专家组成员丛艳表示。

事实上,在2008年之前,以“单枪匹马”方式杀出重围并不是城商行扩张的首选方案。包括江苏、安徽、吉林在内的多个省区已经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江苏银行、徽商银行、吉林银行均采取合并重组方式组建而成。

“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迅速放大规模效应。但是,合并多家城商行所要经历的管理、人员、制度等方面的融合,或许是一个更为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江苏银行一高层坦言。

就单一城商行而言,能够通过自身积累和发展获取成长动力的,或许更愿意保持经营的独立性。于是,同业机构间参股、并购在近两年喜闻乐见。北京银行入股廊坊市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资本补充难题

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与资本补充互为动力。2009年的一轮规模急速增长,更加突显了资本补充的问题。

历史原因,造就了城商行股权分散的普遍问题。历来,城商行资本补充多采取“私募”方式。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大型城商行颇受海外投资者的青睐。北京银行引入荷兰国际集团、上海银行引入汇丰银行、南京银行引入法国巴黎银行、宁波银行引入新加坡华侨银行、吉林银行引入韩国韩亚银行、天津银行引入澳新银行等,目前国内已有十余家城商行实现了海外资本引入。

小型城商行,则多选择与国内金融机构结盟。很多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城商行都成为小型城商行的战略投资者,如北京银行战略投资廊坊银行、南京银行投资日照银行、招商银行投资台州商行、浦发银行投资莱商银行、兴业银行投资九江银行等。

不过,2007年首批城商行上市,让市场重新认识了城商行这个被忽略的群体,此后,民间资本便纷至沓来,商业银行股权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以定向增发方式进行资本募集所需的前期动员工作及审批周期较长,最终城商行仍是要寻求长期资本补充的途径”,杭州银行高层人士这样说。眼下,城商行上市融资遇上了政策瓶颈。

据本报掌握的信息,至今已有超过40家城商行提出了上市规划,其中包括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上海银行、温州银行、重庆银行、九江银行等十余家城商行。但鉴于“清理股东关系”的监管规则,城商行上市进程被迫搁置。

财政部、国资委曾于2006颁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明确“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份总量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城商行的发展历史,造成了其“股东关系复杂,个人股东较多,清理困难”的问题。

“如果明年上市问题仍然得不到政策支持,城商行的扩张进度将受到严重阻碍。仅从资本角度来看,城商行处于不公平竞争的位置。”一待上市城商行董秘这样说。据悉,目前包括银监会、财政部、国资委正就清理规范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积极探讨,具体规章有望于2010年出台。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