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保险交易所最适合在上海进行试点

2012-05-24 18:07:00作者: 来源:

摘要2011年,成立于1995年的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保险”),成功引进国际保险大鳄格林伯格掌舵的美国史带国际有限公司(下称“史带国际”)作为战略投资者。...

2011年,成立于1995年的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保险”),成功引进国际保险大鳄格林伯格掌舵的美国史带国际有限公司(下称“史带国际”)作为战略投资者。史带国际入股以后大众保险的资本金实力得以加强,偿付能力充足率从100%提高至341.52%;外资股东持有20%股权,并行使经营管理。

同年11月,曾长期担任保险业监管者的张兴出任大众保险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此前,张兴曾经担任过上海保监局副局长、江西省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在张兴带领下,江西保监局在规范银保市场秩序上曾频出动作,在全国银保市场反响强烈。如今,他要掌舵的格林伯格投资参股的保险公司,将要引领大众保险走上体制变革、产品创新之路。

4月11日,张兴接受了东方早报(博客,微博)的专访,就大众保险发展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了解读。

张兴认为,良好的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及消费者保险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对大众保险的管理创新、销售模式创新、服务创新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除了增加市场主体、扩大市场规模外,更主要的是功能的发展、服务的不断创新,和具备各种资源配置中心的交易平台,使得各种金融需求都可以在市场上得到解决。上海在政策上具备先行先试的优势和条件,各市场主体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参与权。

史带国际人才输血 加快产品服务创新

东方早报:大众保险过去几年的经营情况如何?

张兴:按照董事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大众保险成立初期确立了立足上海、面向华东、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但是随着东部地区金融机构不断集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机构的增长速度高于市场的增长速度,给中小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由于公司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未能及时解决,尤其是偿付能力没有达到监管要求,业务拓展能力受到极大限制。面对中西部经济发展提速,中西部保险市场成为新的增长亮点。但大众保险由于资本金不足被限制新设机构,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

近年来,大众保险通过改革发展,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与2009年相比,2010年实现了保费持续增长,完成了17.2亿元的规模。2011年,虽然大众保险发生了巨大变化,完成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公司组织架构发生较大变化,销售模式实现重大调整,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先后进行调整。特别是去年开展的销售体制改革,对销售队伍以及销售模式、激励考核方案进行较大调整,对原先大家已经习惯的做法有较大改变,中间有个适应磨合的过程。尽管如此,公司仍实现平稳发展,完成保费17.2亿元。

2010年,大众保险实现了“打平盈利”的经营目标,实现利润2700万元。对于成立多年的一家保险公司来说,这个利润数并不大,但至少说明大众保险已经走出业务长期发展缓慢甚至亏损的困境和低谷,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2011年继续实现投资、承保双双盈利,实现利润7000多万元。

东方早报:外资股东史带国际的加入,对大众保险将产生什么影响?

张兴:大众保险作为总部在上海的市属金融国有企业,引入史带国际作为战略投资者,是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探索和创新。史带旗下的史带基金,是当年投资美国国际集团的大股东。史带国际的现任董事长格林伯格先生是美国国际集团的前任董事长,他把美国国际集团从一家中小公司发展成美国最大、名列世界前茅的跨国保险集团。

格林伯格有浓厚的中国情结,1992年,美国国际集团旗下的美亚保险和友邦保险率先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保险公司。由于个人原因,格林伯格离开美国国际集团以后,希望有生之年在中国保险市场再次崛起。他选择大众保险绝非偶然,而是在全国多方选择比较下最终决定的。

史带国际入股后,对大众保险的影响显而易见。当年的美国国际集团在保险方面的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国际领先。史带国际入股大众后,派出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大众保险的日常经营,而且根据需要派出多位咨询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特别是在财务管理、IT技术、人事管理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这些专家大都是格林伯格先生在美国国际集团时的老部下。不仅如此,由于史带国际在全球保险市场上的影响,大众保险的承保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客户资源也更加多元化、国际化。

东方早报:在与外资股东史带的沟通中,中间存在哪些分歧,对未来的发展达成了哪些共识?

张兴:按照入股协议,史带国际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行使经营权,而董事会则对史带国际实施经营考核。史带国际自然会把它的管理模式、营销理念、考核机制等引进公司,这与原先大众保险的做法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有个磨合的过程。大众保险不接受新思路、新模式,那就失去了引进外资的意义。但把外资文化、管理模式简单照搬照抄肯定也不行,未必完全适合中国市场。何况大众保险是一个成立多年的保险公司,文化碰撞在所难免!中国保险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先后引进了几十家外资保险公司,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与外方的反复交流,我们逐渐达成共识,引进外资发展模式和经验,必须符合国际保险业的发展潮流,符合大众保险的发展水平和阶段。洋为中用,必须要做本土化的调整。

东方早报:目前大众保险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引入新的经营管理层之后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张兴:虽然大众保险当年是中国第六家保险公司,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已经相对落后。根据大众保险目前的业务规模和资本实力,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一家中小保险公司。我们不仅要着力营造新的大众保险企业文化,更要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以及销售模式创新。传统的经营模式是依靠大量投入资本来冲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但这种跑马圈地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大众保险,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平衡。

以大众保险与春秋航空联合推出的航空延误险为例。春秋航空公司通过与多家保险公司谈判、比较,最终选择与大众保险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因为我们不是简单讲手续费、价格竞争,而是讲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讲如何为对方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细分市场上做些突破。

除了公司产品创新,更多还在于产品服务、销售模式的创新。比如一般的银保渠道受手续费因素影响很大,还有一种是深层次的资本模式合作,银行入股保险,保险入股银行,但这种合作模式并不适用所有公司。我认为应该有个中间地带,除了银行传统代理保险业务比拼手续费以外,中间应该有个领域,就像大众保险跟浦发银行(600000,股吧)签订银保业务的总对总协议,优先考虑对方,在产品、客户方面开展比一般银保业务更深入的合作。双方形成理性、共赢的长期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开发出更好的产品。

力争“十二五”末达到上市标准

东方早报:大众保险目前的业务布局情况如何?未来布局有何规划?

张兴: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在华东地区。史带国际进入后,第一次董事会已经通过了增设分支机构的决议。

根据保监会对偿付能力的监管要求,以及考虑到自身的管理能力,我们认为除了考虑当地市场的环境与条件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管理。首先是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的管控能力,其次是分支机构总经理人选。选一个专业水平较高、管理能力和规范意识较强的负责人,对分支机构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因素比业务机会的因素更重要。董事会已经批准首批在北京、广东、深圳、重庆设立分支机构的计划。能否实现,首先要得到保险监管部门的同意。

虽然我们现在中西部还没有机构,但是我们将按照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策略,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建好一个。

东方早报:大众保险参与的重大工程保险情况如何?迪士尼保险是否有参与?

张兴: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承保或参与承保了许多颇具影响的国家重点工程和项目,如上海世博会财产保险项目,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多条越江隧道,越江大桥和轨道交通,以及南京第二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跨海大桥,东海平湖油气田,石洞口电厂等。迪士尼保险还没有参与,现在在做沟通工作,通过努力可能参与部分项目承保或者共保。到目前为止,公司主要业务在车险,去年底业务占比78%。

东方早报: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进展如何?改革对公司车险业务有怎样的影响?

张兴:按照保监会规划,今年底将推出车险市场化改革,费率市场化改革也已迫在眉睫,尤其对中小保险公司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各公司的产品都差不多,服务好的、管控能力强的公司就更有竞争优势。

另外,保险公司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但市场规模相对来说增速没那么大,如果大家在同一市场上竞争,只是着眼于价格竞争,那对中小公司压力更大。大众保险会根据市场情况做相应调整,但不会没有原则地跟市场拼费率拼价格,而是在产品创新,更主要是在服务创新方面(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

东方早报:外资放开交强险,对中资保险公司是否有影响,如何应对?

 

张兴:对中资保险公司,包括大众保险来说,肯定是有影响的。随着外资进入以后,车险市场的竞争会加剧。但是外资保险公司不太可能专注价格竞争,会更多在服务方面竞争,对市场有正面导向作用。

东方早报:大众保险有上市的计划?

张兴:董事会有明确要求。史带国际进入后,不仅有KPI等业务考核指标,还要求5年后具备上市的条件。根据大众保险“十二五”规划,在2011年经营基础上,未来三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5%,未来三年综合成本率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十二五”规划期末,达到上市标准。

税延型年金保险上海也要先试点

东方早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大众保险而言,会带来什么发展机遇?

张兴:上海的对外开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上海的金融市场、保险市场发展要领先于其他市场三五年,甚至更长。首先,大众保险总部在上海,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了解保险市场的动态,早日谋划和布局。其次,上海对海内外开放,具有人才优势。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更有利于公司提升发展层次。而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客观上为大众保险营造了良好的监管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

第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是国家战略,又是紧迫的现实任务目标,从上到下希望市场不断完善,尤其在管理创新、销售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上海的监管环境、保险消费者更加成熟,对于保险服务的要求也更高,接受新的产品险种的能力和欲望也更强烈,对大众保险公司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东方早报: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你认为目前最有待完善的内容是什么,该如何完善?

 

张兴:如何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的内容?我觉得除了市场规模扩大以外,更主要的是功能的发展。如果要拿上海保险市场的保费增速或保费规模与其他省市比,这没法比,必然在全国保险市场的排位中逐渐靠后。如果以此定位上海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是不科学的。因此,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主要的是市场主体服务功能的完善。

比如说,既要有机构主体的参与,也要有作为资源配置中心的交易平台,如证券交易所、银行交易所、期权交易所、保险交易所、信托产品交易所等,各种各样的金融需求可以在市场上得到解决。从实物产品到虚拟产品,具体的概念的,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交易,功能更加多元化。

东方早报: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你认为应该提供哪些政策支持?

张兴:应争取中央支持上海先行先试。现在试验区、开发区很多,各个省市都在争政策,即使这样上海仍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它更市场化、国际化,消费者服务意识和理念更为强烈,在国内外来说应该更成熟,适合把国际上一些开创性的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保险方面,通过发展航运保险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另外推进上海保险交易所筹建,这是大的环境建设,上海最具备有利条件,最适合在上海进行试点。另外,税延型年金保险等,也将率先在上海进行试点。

大众保险作为市场参与者,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我们不仅希望有发言权,更有参与权。比如说上海重大项目的招投标共保机制,都能让市场机构平等参与,只要符合一定管理能力和水平等合理要求就行,不设置过多门槛和条件。这对金融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中,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都会更高。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