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券商股为什么被遗忘?

2009-09-07 00:55:00作者:佚名来源:

摘要光大上市以来,不受重视,一如其他券商股今年被市场遗忘一样,好像又并不意外,虽然这不能算光大股价表现一般的全部原因。...

8月31日,上市中报全部出齐。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79%。但股指却正好相反,今年8月经过深幅调整超过21%的上证指数,仍然比去年同期高11%。这也许只说明股市的趋势实不可测,即使基本面论者,也无法一一对应说明此中原因。

特别是券商股上半年的表现好像尤其难解。今年以来,日均股票基金成交额已达2160 亿元,同比增长69.8%;按理说这个交易额只有疯狂的2007年堪比,但券商股的整体走势不尽人意。可这和常理相反,因为券商股和股市密不可分,号称是最能分享市场上涨的加速器,应该是领先大盘才对。

比如上轮牛市中(2006-2007)证券行业指数最高涨幅达到10 倍,远高于同期市场指数3 倍的涨幅。而今年上半年证券行业指数,基本和市场指数持平。虽然同期券商股中报业绩,在没有投行业务收入的情况下,净利润仍达124.7 亿元,同比增长了10.3%。这和上市公司整体利润下滑,股指却反超去年同期,正好是悖论,再一次说明公司基本面并非是股价上涨的必然动力。

以光大证券(601788)为例,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6.23亿元,同比增长16.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9亿元,同比增长19.2%。但这个好像不错的增长,却没有得到市场认可。截至本周交易结束,光大不过13个交易日,总体跌幅达30%多,是今年IPO开闸上市首日涨幅最小的新股。

奇怪的光大证券,也许它的命运更像今年整个券商板块——很热闹的2009年前8个月里,集体被市场难以理解地遗忘。

当然要是细看券商股的业务收入结构,这个很难理解的现实,似乎又顺理成章。因为中国券商的盈利来源,实在和自己的经营能力无关。在中国券商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经纪、投行和投资及管理。不同券商后两项业务重点也许不一,但经纪业务肯定是最重要的、决定性的收入来源。

然而今年中国券商经纪业务增量不增收的局面,已经成为现实。尽管交易额同比快速增长,但价格竞争加剧使得佣金率快速下降,佣金净收入难以随规模同步放大。中报显示,券商股平均股票基金佣金率仅为0.134%,同比下降了15.2%。虽然交易额与去年同比有不小增幅,但即使交易额达到或者超过2007年的历史水平,经纪业务带来的利润也不可能超过2007年。

而券商的投行业务不是券商说了算,而是证监会批不批的问题。IPO是今年7月10日才开始放行的,什么时候管理层根据市场情况,又突然停下来也未可知。这部分利润因此人为地无法预计。

 

而投资业务一贯是中国券商的短板,不只现在如此。券商在二级市场做自营,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问题——挪用客户保证金炒作股票,曾经造成多少券商破产倒闭。现在无论是自营,还是集合理财代人做,券商都不是二级市场舞台风云中心——市场机构投资唯券商的时代,已经结束,而让位给不同类型的基金,甚至连名头都不如这两年才有的私募阳光信托。

看上去不错,利润增长的光大中报,随处可见上述的尴尬。光大上半年经纪佣金净收入17.6亿元,同比增加9%,对营业收入贡献度66%。完成股票基金成交额1.4万亿元、市场份额3.08%;但股票基金净佣金率0.126%,还不如平均水平。投行、固定收益只有1%,资产管理为2%。这一组数据,在其他券商股的半年报里也大同小异,这很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券商的现状——经纪收入独大,但丰年歉收难免。

光大是中国老牌的券商之一,它的经纪收入市场份额稳定,长期位居全国市场前列。没有其他业务支撑,还在券商中能活得很体面,但想有更多发展,它自己也许都不知道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可以说,中国的券商无论是上市的,还是非上市的,目前都遭遇到未来发展的瓶颈。因为它们业务的空间,除了像传统农业时代靠天收的农民一样,可以周期性跟随着市场的波动、忽上忽下赚点经纪收入外,其他业务不仅不明晰,甚至都不知会从哪里来。

中国券商目前能够做的业务,投行由监管层说了算;投资已被边缘化;而最透明的券商整体经营情况的晴雨表:经纪业务,在大大小小超过百家的券商的竞争下,已经成为一场叫好不叫座、靠老天开恩的游戏……

因此,光大上市以来,不受重视,一如其他券商股今年被市场遗忘一样,好像又并不意外,虽然这不能算光大股价表现一般的全部原因。 (lynn)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