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证券业数据中心的加法与减法
2011-02-11 23:07:00作者:刘晓芳来源:
摘要一项简单的业务,巨额的投资,不仅给后面的技术管理维护及开发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以营业部为核心的分散式业务处理模式和技术系统架构,使证券公司难以发挥整体资源优势,严重阻碍了证券公司的业务创新能力。 ...
本世纪初,某证券公司在各营业部开展一项新的业务,为了与所在城市不同的商业银行进行数据接口互联,如果每个营业部要面对5个银行,每个银行端数据接口工程开发费用按2万元计算,则单个营业部需投资10万元人民币,如果全国有100家营业部,则意味仅开展一项业务的开发费用就将达1000万元。
一项简单的业务,巨额的投资,不仅给后面的技术管理维护及开发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以营业部为核心的分散式业务处理模式和技术系统架构,使证券公司难以发挥整体资源优势,严重阻碍了证券公司的业务创新能力。
新一代集中式证券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国内陆续展开,然而,集中过后,一系列新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
负面效应
信息系统是证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证券市场的基础性条件,也是证券市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助推器。
证券市场起步并不算早,只有短短的十多年历史,由于其发展非常迅速,在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银行业相比,证券行业信息化规模较小,但其应用的深度、广度以及实时性的要求都非常高。
在证券行业 IT建设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以营业部为核心的分散式业务处理模式和技术系统架构曾经给证券行业带来了诸多优势。它可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实际上也是过去某段时间之内适应市场变革的产物。
然而,随着业务量的迅速膨胀,整个IT系统和数据量也都随之越来越庞大,实践证明,分散式结构和管理模式也越来越凸现出诸多负面效果。
分散业务模式和技术结构使营业部成为“信息孤岛”,造成证券公司信息滞后、数据分隔,信息资源不能共享。营业部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客户资料数据得不到及时统计分析,管理数据不完整,管理层对营业部每天的基本经营情况不了解。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管理层对事情的判断和决策,缺乏对业务风险和技术风险的有效控制,对于证券这个高风险行业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除了导致管理力度薄弱、安全性差外,分散模式也会带来证券公司系统效率低,业务创新能力差。以营业部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技术水平落后、设计不合理、安全性差、扩展性差,增加新业务品种困难,不能满足7×24小时连续交易。每次新业务的推出或业务方式的变更,都几乎要打“人民战争”,全员出动,挑灯夜战。如B股交易、新股上市发行方式改变、深交所接口变更等已说明这点。
还有,分散模式会带来大量低水平重复投资,浪费有限的资源,设施闲置率高。而其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开展一项新业务要花费大量的开发和运营成本,反过来必然会在相当大程度上遏制企业的创新。
风险集中
证券IT系统在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自给自足、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后,在经过做一系列的加法之后,一股波及整个行业的资源整合和集中化的趋势开始落地生花,大部分证券公司完成了从分散化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转变。
分散经营意味着风险点分散,不利于管理,更不利于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不过,集中交易之后随之必然会带来风险的集中和加大,一旦营业部和总部的网络系统遭到破坏,或者网上交易门户网站遭遇攻击和蓄意破坏,牵一发而动全局,风险会迅速扩散和蔓延。
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马光悌总结出了从分散到集中转变的内在逻辑驱动,“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证券公司的处理能力已经发生了变化,分散模式不利于节约化经营,也不利于公司思想的传达”。大约从2000年以后,单个营业部交易的方式逐渐转变成总部交易方式。
到了2006年后,马光悌发现,集中交易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处理能力,比如报单缓慢,“经营集中对数据处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扩容了,扩容是为了应对交易,同时扩容也带来很大的风险,风险控制提到了面前”。
“以前公司100个营业部,每个营业部有统一的通道,集中后,100个营业部只有一个通道,必须通过总部来交易。一个柜台交易所处理十几万客户,涉及资金数千万或上亿元,一旦出现了问题,整个公司都不能交易。”马光悌表示。
为了全面加强风险控制,当前一些证券公司普遍采取了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的方式。比如,中信证券不仅从技术层面上,加大了信息技术系统的投入,提高了信息系统的业务覆盖范围和深度,加强业务监控信息系统的建设,构筑了一道提高整体风险防范的技术基础。同时,还从管理上加强了防范,成立了集中交易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集中交易风险防范工作,应对集中交易故障以及可能面临的赔付风险和客户流失风险。
此外,数据灾备也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不过,当前证券公司在灾备中心建设时,会遇到两个最大的问题。首先,在证券数据大集中的趋势下,数据中心机房内的IT 基础设施规模非常庞大,而且还将持续不断的增加不同品牌,甚至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之间异构问题,难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其次,长距离异地灾备系统的高成本问题,距离越长,线路的租用费用越高,建设、运维成本和能耗也越高。
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即能解决的问题。
减法创新
最近两年,证券业新品种、新业务不断涌现以及投资者的不断增多,使得业务资源的整合难度加大,风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除了集中化管理、风险管理成为金融机构IT建设下一步的重点外,商业智能领域相关的投入也将进一步加大。
在证券行业这个庞大的IT系统中,数据才是业务的核心。据了解,多年来证券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源,透过这些数据,可以洞察经营状况,能够看清楚潜在的问题、正在出现的机会和未来的变化趋势。
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是世界上著名的证券业跨国集团,有着庞大的客户群,是典型的传统经纪商。该公司认为投资始终是一项专家从事的行业,理财的专业化是竞争的核心,因而对九十年代兴起的网上交易反应迟钝,失去了最有利的进入市场的时机,流失了大量客户,美林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美林利用新技术手段对原有业务进行了重组,把17个部门的客户资料进行了数据挖掘,以客户为导向调整并优化了公司组织结构。
在当今以技术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数据中心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成为企业业务永续的核心,证券公司尤其如此。然而,在我国证券业发展过程中,IT系统都没有进行过比较系统的规划,而是随着市场的业务品种不断推出以及自身开展业务情况,不断建设累积成今天的现状。
因此,证券公司的多个IT系统无法做到有效整合,一些缺乏灵活性的基础设施和老化的应用程序仍旧占用了大量的IT运营预算,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严重阻碍了企业把握各种机遇进行创新。
美林证券证券做了两件事:业务重组和部署商业智能。当前,我国一些证券公司急上数据仓库项目,但事实上,沉重的历史负担使得数据中心越来越庞大而复杂,数据整合和日常运维难度加大,使得商业智能项目往往成了一个摆设。
重组的另一层意义就是精简和优化,摆在证券公司更为紧迫的是,通过深度的分析,了解哪些应用组合可以加强,哪些是要淘汰出去。
当前形势下,需要先做好减法,才能从全盘的、以创新为导向的方式来思考技术如何能够为企业提供最佳支持。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