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农业银行:向新型信息化银行迈进

2009-12-08 23:30:00作者: 来源:

摘要衡量一家银行公司治理建设的成功与否,科技支撑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指标。    ...

农业银行信息化建设从1983年起步以来,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10年,农业银行深入贯彻“科技立行”战略,基础设施建设颇具规模,科技产品种类极大丰富,软件开发及生产运行能力持续增强,搭建了良好的业务基础,为全行业务发展与经营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农行的实践可以看出,在中国银行业逐步对外开放、银行监管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变着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信息化建设也正从经营决策的辅助手段、解决生产管理问题的工具,转变为银行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一家银行公司治理建设的成功与否,科技支撑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指标。

  科技进步促进产品创新

  农业银行于2001年启动了全国数据大集中工程,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全行所有营业网点集中联网、所有会计核算集中处理、所有客户基本信息集中管理。

  一个以全国数据中心为核心、以各个省域前置系统为节点,以全国2万多个城乡营业网点为支撑,集中连接了全国17万余柜员的全国集中式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形成,为农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造了一个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

  在农行发展的道路上,信息化建设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该行研发了核心应用、前置应用、渠道应用等各类162个应用系统构成的全行信息系统,基本覆盖了业务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以ABIS为主的核心应用系统,支持会计核算处理、客户基本信息集中管理以及基本的资产、负债及支付结算类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统一了农行会计核算体制;

  ———以AIPS、TULIP、投资平台、BIBS等应用技术平台为基础的各类前置应用系统,为各类金融衍生产品、中间业务与地方特色业务的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撑,满足了金融产品因地制宜的需要;

  ———以ACBS、网上银行、客服系统、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消息平台等为代表的渠道应用系统,全面支持着各类金融服务渠道;

  ———以信贷管理为代表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将信贷业务和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纳入信息系统处理,实现了信贷业务零距离管理和信贷管理数据的共享,提高了信贷业务操作和管理的标准化程度,推进了信贷风险的全过程监测与管理

  着力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

  这些系统的建设,与治理架构的有效构建密不可分。多年来,农业银行在信息化建设中始终致力于信息科技管理集约化、软件研发和生产运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一部两中心”的组织架构,初步建成了适应全国数据集中的、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科技工作体制。

 

  ———信息科技集约化管理水平日益提升。近年来,农行的科技管理策略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形成了“管理一盘棋、分工专业化”的工作新局面。

  ———软件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农行设立了专业化的软件开发中心,形成了全行软件产品统一研发、推广的技术支持工作体系,培养了一支有战斗力的技术队伍。据农行有关负责人介绍,2000年以来,该行累计有119个项目获得人民银行科技发展奖。同时,农业银行还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CMMI),并于2008年底通过了CMMI三级认证,有效促进了软件开发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自身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强化。

  ———生产运行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多年来,农行遵循“大生产”的管理理念,逐步建立了适应全国数据集中的生产运行模式和基础架构,实现了全国数据中心核心业务数据异地远程备份和应急恢复。在目前核心业务系统日均交易量6000多万笔、高峰时日交易量8500多万笔的情况下,有效地保障了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促进了农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健康快速发展。

  加快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

  随着农业银行“3510”发展战略的确立与股改工作的推进,农行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极其丰富和旺盛的发展需求。2008年,农行做出了建设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的决策———计划用3到5年时间,按照“以客户为中心,按流程银行设计,适应未来公司治理结构和全面风险管理需要”的要求,在保证系统持续运行和平稳过渡的前提下,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和整合,协调推进应用架构、基础架构、数据架构和IT治理架构的完善和优化,最终实现应用和数据的逻辑集中,做到应用领先、基础稳固、信息完备、治理科学。

  在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工程的推动下,农业银行正向新型“信息化”银行大步迈进。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