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印象派”中国监管政策

2009-11-27 00:47:00作者: 来源:

摘要解读中国的政策有时感觉有点像看印象派绘画(不过通常不会有那种美的享受):你从色彩的构成中感受到一个清晰的印象,但又没有切切实实地描绘出来。 ...

解读中国的政策有时感觉有点像看印象派绘画(不过通常不会有那种美的享受):你从色彩的构成中感受到一个清晰的印象,但又没有切切实实地描绘出来。

过去一周,中国的银行监管机构一直在暗示正收紧对放贷机构的控制,原因是中国经济复苏企稳,同时对放贷增长后果的担忧加剧。有时这种暗示是公开的,比如中国银监会周一的声明,有时又不公开,甚至有些时候监管机构都不予承认。

上周五,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记者看到一家国有中型银行的一份内部备忘录,其中显示银监会要求该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并限制今年剩余时间的新增贷款。银监会很快对此予以否认,声称并未发过这样的通知,也不会对放贷规模实施限制。(该行一名高管说,银监会发的是口头通知,不是书面通知。)

银监会还否认了另一则外媒报导。报导称,银监会正要求主要国有银行明年将资本充足率要求从当前的10%提高至13%。但同时,中国几家最大的银行承认,它们正研究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计划,因预期银监会将收紧资本金控制。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银监会曾多次利用口头的“窗口指导”将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得以在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转变方向时对政策进行微调。

举例来说,两年前银监会暗中下令各商业银行在2007年最后两个月冻结放贷水平,许多银行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士都证实了这一指示。但银监会仍然否认。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