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商业银行发展需防止过度创新

2009-10-30 22:11:00作者:姜欣欣来源:

摘要金融创新仍将是的重要动力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发展冲击巨大、影响深远。在危机爆发和升级的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分析金融创新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今天,交通银行行长李军做客本期《领军...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发展冲击巨大、影响深远。在危机爆发和升级的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分析金融创新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今天,交通银行行长李军做客本期《领军人物》栏目,他认为:虽然过度创新在金融危机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创新仍将是推动我国金融深化、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对创新应有客观理性的认识

记者: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蔓延的原因,各界普遍认为是美国经济结构失衡、货币政策失误、金融监管不足和过度金融创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您是如何看待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度创新的?

李军:毋庸置疑,过度创新在金融危机发生发展过程中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房价上涨的预期和过低的贷款利率使金融机构放松了贷款的发放标准,次按贷款持续、迅猛增加;出于尽快回笼资金和获取高额回报的考虑,并在不当评级的助推下,相关金融机构脱离实体经济需求,构造出异常错综复杂、风险隐患很大的衍生产品;金融机构在偏高的杠杆比率下大规模投资于衍生产品,使得系统风险进一步被放大。

金融创新之所以成为“千夫所指”,主要是拜不当激励和监管不足所赐。首先是不当的公司治理和薪酬激励放纵了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华尔街金融机构激励机制设计失当,金融机构及其员工为获取更多奖励会倾向于让外部承担过高的风险,包括运用过高的杠杆率、追求短期高回报等。其次是监管不足也为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大开绿灯。在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迅速发展的同时,其金融监管体系仍以分业监管为主,存在监管重复和监管遗漏,投资银行可以有机会发展极为复杂的多级衍生品,使交易对手承担不对称的高风险和不利的交易条件。还有,金融创新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违背了服务经济和充分揭示风险的原则。例如,“次级贷款”完全依赖于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而放弃了收入这第一道防线。再如,金融创新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忽略了基本面的风险,对有瑕疵的“原生产品”不停地进行拆分、组合、升级,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恶性循环。

记者:过度创新在金融危机中确实起到了不小的负面作用。但创新本身应当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李军:是的。从历史上看,创新是中西方经济社会和金融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创新的本质和发展过程决定了创新永无止境,不能“因噎废食”。创新可以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解放生产力。受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创新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否定创新本身。同样,我们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限制或停止金融创新,而应当深入分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掌控创新这把“双刃剑”,不断丰富和深化金融创新。

从长期来看,创新依旧是各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部世界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史。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推动了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的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促进了各国经济金融发展。一次金融危机无法抹杀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相反,危机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对创新风险的认识,并使金融监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

我国的经验表明,锐意创新是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和金融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靠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作为其原动力的。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最突出标志是与时俱进。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就是一个创新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创新是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金融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金融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仍应继续解放思想,以理念和制度的创新推动金融产品创新迈上新台阶。

记者:具体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否创新的意义更为重大?

李军:是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依然偏低。经过近年的市场化改革,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意识逐步扎根,各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从整体来看,其金融创新仍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金融创新层次较低,业务创新主要局限于对传统银行业务的补充和更新,难以满足商业银行发展以及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推进金融创新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的需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面临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大任务。而在短期内,我国必须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严峻挑战。这都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效支持。只有积极实施金融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赋予金融业的重大使命。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加强金融创新也是商业银行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需要。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利差收窄、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感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金融创新在应对挑战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通过金融创新,可以有效把握危机中的一些发展机遇,早日走出困境。

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深入开展金融创新的风险也基本可控。目前,我国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发展模式,监管分工比较明确,这有利于加强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随着股份制改造的完成,商业银行形成了较为清晰内部经营管理的体系。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杠杆率还很低,《2008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商业银行平均贷存比约65%(美国该比例接近100%),为1994年以来最低点。

我国商业银行应主动优化自身的金融创新活动

记者: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如何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优化自身的金融创新活动呢?

李军:首先,应始终坚持在稳健经营原则下进行金融创新活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稳健经营的理念。银行坚持稳健经营,就是要把安全性和流动性作为各项活动的首要考量,对盈利性的追求必须以安全性和流动性得到保证为基本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始终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突出安全性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创新工作。

其次,应不断优化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高效合规创新的关键制度因素之一。在推进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吸取华尔街不对称激励以及缺少有效约束的教训,优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兼顾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规模与结构,避免盲目性、短期化、不顾风险和片面追求规模的金融创新行为。

再次,应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建立在对经济金融运行规律的认知、对市场需求和客户特质的把握以及对创新的风险、成本、收益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应立足于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在吸取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掌握经济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辩证分析金融创新的收益、风险和成本及其管理问题,改善成本核算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客户分析能力,全面提高金融创新的专业水平。

此外,还应以金融机构经营体系的创新推动其业务产品创新。虽然西方一些综合型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这并不意味着综合经营模式的彻底失败。通过综合化经营发挥协同效应、分散经营风险、提升竞争能力,依然是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大中型金融机构的较好选择。我国金融机构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以金融机构经营体系的创新为契机,推动产品、业务创新的高效发展。

最后,实施协调性、差异化的创新监管,推动创新能力强的机构先行先试也很必要。科学高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议各监管部门继续紧跟国民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在业务产品创新问题上的联络沟通,促进金融创新协调发展;同时,对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实施差异化监管,鼓励创新能力强、风险管控好的金融机构在业务产品创新上先行先试。

记者:交通银行在推进产品服务创新有哪些新的探索?

李军:近年来,交通银行在深化股份制改革的同时,围绕产品服务创新工作,在创新的价值导向、体制机制、风险管理、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一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彰显创新的服务功能。今后一个时期,我行金融创新的重点包括:第一,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认真落实监管部门要求,以经营模式和产品服务的创新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三农”、节能环保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第二,服务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积极开展衍生产品、并购贷款、人民币国际结算、离岸金融、航运金融、综合经营等方面的创新,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打造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第三,作为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我行将继续以世博会金融服务为抓手,创新服务体系、服务规范和金融产品,提高服务标准,兑现我行对上海世博会作出的“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谐的城市生活”的承诺。

二是不断完善机制流程,构建高效的创新制度保障。完善的体制机制和运作流程是高效开展创新的制度保障。按照“总体规划、条线主导、技术支撑、资源保障”的原则,我行初步理顺了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了创新的运作流程。今后一个时期,我行将围绕“走国际化、综合化,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的战略目标,继续完善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专业化管理、协同化运作的创新体制机制。继续完善创新流程,激发全行创新活力,完善创新应用的管理体系和后评估体系。

三是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强调规范开展创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行将继续加强创新的风险防控,提高创新的规范程度。一是把创新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新产品新业务开发过程中,条线管理部门逐项评估相关风险,风险管理部则对上述结果作出独立评估,并确保业务部门已制定适当的风险政策、程序和管控措施。二是按照“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不断完善客户评估机制,客观评估客户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尽责地开展金融创新。三是做好新业务新产品的客户服务和投诉处理工作。结合“神秘人”抽查活动,监督和跟踪客户经理执行效果,定期组织客户交流活动,及时跟踪客户投诉情况。四是完善金融创新的绩效评价体系,继续对经济利润等导向性指标进行考核,加强对客户结构的考核,引导经营机构开展理性创新和长效创新。五是坚持稳健创新的风险文化,在开展新产品新业务创新时,认真审视市场环境,注重风险、收益的匹配,不盲目追求和承诺过高的收益水平。

四是实施人才兴行战略,为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才“回流”的时机,重点吸纳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的高级创新专业人才。抓紧培养市场营销、产品设计、资金交易、风险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各类紧缺创新人才。按照“适人适岗”原则,促进内部人员良性流动,使适合从事产品创新的各类人才“才尽其用”。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培训,搞好与汇丰银行的合作培训工作,基础培训、重点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持续提升创新人才的专业能力。完善产品业务创新的激励机制,对产品经理群体采用针对性的考核体系,实施专项奖励,充分调动业务创新的积极性。

五是有机融合IT与创新,夯实创新的技术基础。以全面整合和深度应用为目标,继续提高IT对创新的支撑作用。我行将建设面向服务的应用系统架构,快速响应业务产品创新的需要;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为金融创新提供定量分析工具;建设具备高质量、高稳定和规范化的数据仓库系统,更好服务于创新的需要;建立通用业务处理组件及构件库,缩短业务和产品开发周期。

(责编:小好)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