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西部金融60年崛起路 多元化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2009-09-21 17:07:00作者:刘亮摄来源:
摘要从以前的无钱可存到现在人均拥有一张银行卡,从以前银行只能存钱汇款到现在提供的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从以前买一枚金戒指要攒一年多工资,到现在投资实物黄金、炒纸黄金,从人均存款1.6元到超2万……过去的60年,金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西部这片充满...
从以前的无钱可存到现在人均拥有一张银行卡,从以前银行只能存钱汇款到现在提供的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从以前买一枚金戒指要攒一年多工资,到现在投资实物黄金、炒纸黄金,从人均存款1.6元到超2万……过去的60年,金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西部这片充满生机的经济热土上,“银行多过米铺”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60年来,我们正通过越来越丰富的财富来源渠道,更新着越来越新的财富观念,同时也拥有更多的家庭财产。
《银行家》见证金融大国史
2009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一如往年一样,准时公布了年度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榜。在全球最具盈利能力银行的排名中,中国工商银行[5.00 -2.15%]、建设银行[5.79 -2.53%]、中国银行[3.94 -2.96%]分列第一、第二和第四,更有52家银行进入了1000家银行行列,创下中国商业银行在全球千家大银行排行榜中全新的历史纪录。
“由中国领跑的亚洲银行实力的上升,标志着全球金融秩序的继续重构”。有着80年历史、见证了全球银行业沧桑变迁的《银行家》杂志,在解读今年排名榜的结果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而在总市值上,上述3家银行更是在全球银行总市值中排名包揽前三。
60年四川金融今非昔比
在过去的60年,作为世界上纸币发源地的四川,亦经历了一场彻底的金融革命。1950年末,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15万元,而到2008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8787.69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1395.36亿元,存款较60年前增长近万倍,年均增长率为17.09%,而贷款的年增长率更是高达21.23%。
如今的四川,已拥有3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大型银行、14家股份制银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10家外资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城市信用社、非银行金融机构4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536家,共计590家金融机构,中外资银行机构数量在中西部12省(区、市)中名列第一,全省银行业从业人员达13万余人。“西部金融中心”这个词对四川而言,当之无愧。
60年金融《史记》
1949—1954
重建金融“山河”
□全国金融状态
1952年人均存款1.6元
存不下钱,成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普遍记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见证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1949年,我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元;1952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亿元,平均到每人只有1.6元。
□四川金融状态
初步建立统一银行体系
四川刚刚解放时,全省有“钱庄”总店70家。当时的人民政府将“钱庄”清理整顿后,只批准了建业银行、上海银行、聚业诚银行、和成银行、四明银行5家私营银行继续经营。1949年末,中国人民银行西南区行于1951年1月在重庆成立,时辖人行重庆、川东、川西、川北、川南、云南、贵州、西康8个分行。1952年恢复四川省建制时,人行西南区行将管辖的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分行划出,合并成立人行四川省分行,1954年12月人行西南区行撤销后,重庆分行、西康分行划并到人行四川省分行,自此,四川“大一统”的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正式形成。
金融重建央行的四项基本任务
谈及央行初创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将其形容为“经济崩溃、物价暴涨、国力衰微、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为了支持国民经济恢复,央行在这一时期承担着四项基本任务:
统一货币体系一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使人民币成为境内流通的本位币,与各经济部门协同治理通货膨胀。
速建分支机构二是迅速普建分支机构,形成国家银行体系,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整顿私营金融业。张健华表示,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银行的过程中,利用原有银行机构的营业地点和人员办理业务,或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按行政区划重新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打击金融黑市三是实行金融管理,疏导游资,打击金银外币黑市,取消在华外商银行特权,禁止外国货币流通,统一管理外汇。1949年4月、7月、11月和1950年3月,共出现了四次物价大涨风潮。对此,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加强财政税收、增募公债,银行积极吸引存款、收回贷款。
配合工商改造四是为迅速恢复生产,开展存款、放款、汇兑和外汇业务,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为迎接经济建设做准备。张健华告诉记者,央行的信贷和利率政策主要是积极配合、支持工商业的调整和改造。
1955—1977
三次打响金融保卫战
张健华分析说,当时由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由国家计划控制,容易造成经济比例失调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在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信贷失控和通货膨胀有三次,有关部门打响了三场金融保卫战。
第一场保卫战:纠正投资冒进
一是1956年的信贷超计划。1956年,经济工作开始出现急躁、冒进的情绪,基本建设、工资支出、农业贷款三个现金投放渠道失去控制。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62%,工资支出比上年增长47.8%。“幸运的是,这次超计划贷款发觉得早,纠正得快。”张健华表示,1957年,国家对国民经济计划进行了调整,压缩投资规模,控制信贷规模,当年年末即见成效。
第二场保卫战:“银行六条”管紧票子
二是1958年的货币信贷失控。在“大跃进”过程中,银行信贷基本原则和管理制度都被当作生产发展的“绊脚石”而加以废除,从而导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货币信贷失控。在财政赤字大增的同时,银行各项贷款出现狂飙式增长。1962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强调指出,“把货币发行权真正集中于中央,把国家的票子管紧。”该决定就是新中国金融史上著名的“银行六条”。
第三场保卫战:控制“信贷井喷”
三是1967年、1968年的“信贷井喷”。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货币信贷政策受到冲击,造成了货币投放过多的严重后果。1972年、1973年,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央行恢复和加强了被冲击掉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现金计划管理和工资基金管理监督,切实控制现金发行,1973年,基本实现了信贷收支平衡,保持了贷款总规模、货币发行总量的适度增长。
□四川银行业经历波折农行四川省分行两成立两撤销
1955年到1965年的十年间,农行四川省分行经历了两次成立、两次撤销的命运。
农行四川省分行于1955年9月首次成立,两年后,由于历史原因,省农行于1957年4月被撤销并入人行四川省分行。随后,农行四川省分行在1963年12月第二次成立,但好景不长,1965年12月,农行四川省分行再次被撤销,终于在1979年11月,省农行第三次从人行四川省分行分设出,正式恢复设立,可谓命运多舛。
和农行四川省分行命运相似的还有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1954年10月成立的建行四川省分行,在1958年也被撤销,并入省财政厅,直到1972年省建行才正式恢复。
1978—2009
四川成西部金融中心
四川多元化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证券和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中心全归一家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场全面的金融组织、制度体系改革开始启动:人民银行的货币调控职能加强,而银行外的金融监管职能则由证监会和保监会等承担,央行“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
1986年10月14日,新中国首家民间银行——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开业,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此时,工、农、中、建、交和1家公私合营银行成都分行,1家保险公司、1家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城市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交行的网点开始出现在四川各地,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成都直指西部金融中心
2009年7月末的成都,第二届中国成都金融街发展论坛启幕。以龙永图为代表的众多金融专家集体亮相,600多名中外银行业代表、金融投资机构及本土企业家代表云集出席。主办方为这一论坛确定的基调是“要把论坛打造成成都版的陆家嘴[24.63 -3.83%]金融论坛”。
在这30年,四川银行业改革开放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在1990年到2005年的16年间,成都吸引了招商银行[15.27 -3.78%]等8家全国性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到来。与此同时,多家外资银行在成都设立了代表处。而2005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汇丰银行成都分行开门纳客。此后四年,先后有8家外资银行进入成都。2003-2007年四川银行业机构累计缴纳税费约240亿元。金融作为产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度巨大。
三年后成都金融增加值达350亿
记者从四川省政府金融办了解到,在四川省“三中心、一枢纽、四基地”发展规划中,“西部金融中心”一直是关注焦点,成都则首当其冲担当起金融中心载体的重任。
在此背景下,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金融的“三中心”——区域金融机构聚集中心、区域金融市场中心和全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可以想见的是,在2012年的成都,繁华的街头金融大厦林立,50多家银行机构、60多家保险机构与同样数量的证券机构和上市公司总部聚集而来,40家金融后台总部联通全国甚至海外。届时,成都金融业增加值预计将达到350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
(责编:小好)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力量全面绽放
下一篇:金融监管将成匹兹堡峰会重点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