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交通银行:成功切换数据中心和备份中心

2009-01-11 02:09:00作者:施剑翘来源:

摘要通过新型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已被隐藏起来, 并且完成了自动化和优化处理。7月19日至20日,交通银行在多次切换演练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数据中心和备份中心的切换运行。这在国内大型银行中尚属首例。...

通过新型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已被隐藏起来, 并且完成了自动化和优化处理。7月19日至20日,交通银行在多次切换演练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数据中心和备份中心的切换运行。这在国内大型银行中尚属首例,整个切换过程实现了零数据丢失,切换和回切均在两小时之内完成,各项业务处理系统在备份中心运行期间系统稳定、营业正常。这也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灾难备份体系建设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也标志着交通银行的数据中心建设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数据中心日益重要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作为中国首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第一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交通银行目前拥有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机构体系和业务网络,共有境内分行95家,包括省分行28家、直属分行7家、省辖分(支)行60家,营业机构2610个,分布在140个城市。在纽约、东京、中国香港、新加坡、首尔设有分行,在伦敦、法兰克福设有代表处。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900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全行员工近6万人;信息化程度在国内银行业中处于前列。

第一阶段为基于网点的微机应用阶段,主要系统为微机业务处理系统。第二阶段为基于同城集中式的小型机应用阶段,主要的应用系统为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和零售业务处理系统。

第三阶段为基于全行的数据大集中应用阶段,引入大型机来进行业务处理,主要的应用系统有核心账务系统、国际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事后监督和电子档案系统、客户信息综合查询系统、零售业务系统,个贷系统、基金代销系统、外汇宝系统等。

自2002年侯维栋进入交通银行全面负责信息化工作以来,交通银行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大集中、海外分行数据集中和数据中心迁移两个工程,实现了全行全球主要信息系统的大集中,位于上海的数据中心也成为国内第一个集中运维全球业务的银行数据中心。

交行的数据大集中核心账务系统的中心主机采用IBM公司的新型大机Z900系列,采用当前较先进的系统耦合(SysPlex)、中间件耦合(CicsPlex)、数据库共享(DB2datasharing),以及负载均衡等智能化技术,构成高效率、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生产环境。系统结构采用数据核心、业务服务、接入渠道等三层结构形式,改变了原有单系统开发模式,采用多系统同步并进,统一技术框架,并涵盖银行关键业务服务的应用数据项,保证了各个系统的有机集成,最终形成了一套以核心账务系统为主体,统一、开放、灵活的业务大集成系统。同时,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外挂系统,采用基于J2EE先进体系架构的Browse/Server模式,采用JAVA语言作为系统实现语言,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伸缩性、开放性、易用性和可管理性,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前端处理的简便性和功能完善的方便性,同时降低了系统维护的复杂性。

在这个过程中,交通银行的业务系统也扩展至由运行于IBM大型机的核心账务系统、信用卡系统和运行于开放平台的基金、网银、外汇买卖等50多个应用系统组成。很明显,随着数据大集中的数据中心迁移的完成,业务和IT系统对于数据中心的要求也自然是水涨船高。

 

向更高层次迈进

为了应对业务和IT系统对于数据中心的要求,交行于2004年携手IBM开始了ITIL项目。第一期工程,交行展开了针对IT系统、管理现状及业务需求而进行的调研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精选了ITIL流程中包括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和配置管理在内的四个流程,初步建立了贴合自身特色的ITIL管理流程与工具。

开始于2005年的第二期工程,交行重新定义了部分流程设置以适应该行的分层管理结构。与此同时,交行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随后,IBM进一步设计并实施了交行数据中心的运行管理流程,在Remedy平台上建立运行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工单处理、操作管理流程的电子化。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第三期工程。梳理了交行数据中心对外提供的服务目录,完成了变更及服务请求管理流程改造,并将变更管理与运行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完善了数据中心的变更管理流程。同时完成的还包括数据中心配置管理数据库的优化,协助采集和录入各类配置项数据,为显示项之间的关联关系提供了数据平台。

2007年1月,交通银行正式启动了ISO20000IT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经过全体员工10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在11月2日以“零缺陷”的优秀成绩通过认证审核,在国内金融业首家获得ISO20000认证,这标志着交通银行IT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跨上了新台阶。今天,交通银行的数据中心基本能够实现在线提供快速的新服务,无需担心服务的使用位置问题。从本质上说,IT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已被隐藏起来并且完成了自动化和优化处理。任何IT服务都按服务水平而不是特定技术来提供,交通银行可以为了实现经济高效性来修改资源,无需中断业务运行。此外,还能通过服务管理来实现标准化以及策略和流程的自动执行,并以此提高运行效率。

专家点评:

面对变化日益加剧的市场机遇和经济环境,我国银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IT已从传统意义上以技术为核心,转变成为业务创新的主要资源。交通银行的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充分体现了银行在完成信息系统的大集中之后,利用整合的资源推进战略转型业务快速发展的优势,是IT基础设施从“共享”走向“动态”的良好案例。过去几年,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完成了数据大集中的工作。集中之后做什么?交通银行选择了将虚拟化作为突破点。利用IBMSystemz平台的虚拟化能力,交通银行将多套应用系统整合到主机平台,通过负载均衡技术保障实现应用的服务水平目标,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IBM主机近乎无限的可扩展能力也为今后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值得关注的是,和底层的IT基础设施相匹配,其应用系统架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统一、开放、灵活的需求,从而能够快速响应业务变化的需求。加强灾难备份能力是当前银行数据中心建设的重点,尤其是在实现集中之后。利用主机系统的高可用性功能,交行的同城灾备系统能够成功实现数据中心和备份中心的切换运行,表明了其灾备体系建设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能够保证出现灾难后业务的连续运行,也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运行维护的需要。

许多企业往往只考虑技术上,甚至仅仅是物理设施上的集中,而忽视了IT服务管理和组织体系的建设,从而造成企业IT潜在的风险。交通银行未雨绸缪,早在2004年就携手IBM开始了ITIL项目,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齐头并进,保障了全行全球信息系统集中的顺利实施,在技术、人员和流程三方面为建设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国内金融业首家获得ISO20000认证的商业银行。

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信息化一直是交通银行建设的一个重点。相信通过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建设,交通银行一定能不断创新,向一流公众持股银行和最佳财富管理银行的目标阔步迈进!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