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法规不完善是信用卡套现猖獗的根本原因

2009-05-26 17:53:00作者: 来源:

摘要“面对银行卡犯罪,除了发卡、收单机构在银行卡业务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外,还需要更加有力的法律手段予以打击。相信相关法律出台后,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将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氛围,银行卡犯罪案件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面对银行卡犯罪,除了发卡、收单机构在银行卡业务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外,还需要更加有力的法律手段予以打击。相信相关法律出台后,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将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氛围,银行卡犯罪案件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这一段时间,银联和银行总是隔三差五地来检查我们的POS机。”在秀水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户对记者大倒苦水,“本来我们正正经经做生意,就指望装上POS机能更方便一些,没想到,现在要跟着信用卡违规套现‘背黑锅’,真让人恨透了这些通过信用卡违规套现的人!”

近日,随着央视等众多媒体的曝光,信用卡套现行为一时成众矢之的。5月21日,中国银联对外发布消息称,银联已携手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银行卡风险管理的“五个系统一个中心”,规范和促进我国银行卡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银联有关负责人表态,将携手产业各方进一步规范银行卡受理市场,持续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积极提升银行卡安全技术和业务管理水平,为广大持卡人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银行卡支付服务。

与此同时,包括发卡银行、收单机构和中国银联在内的银行卡产业界也发起了对信用卡套现的“围堵”,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在发卡端落实银行卡账户实名制,控制信用卡发卡风险;在受理市场端,建立健全特约商户的监控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严把特约商户准入条件,并加强对ATM的现场监控和巡查等,旨在全面防范银行卡风险。

据银行卡产业有关人士介绍,银行卡犯罪不仅直接威胁到持卡人的资金安全,给持卡人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威胁到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秩序。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有效规范银行卡市场秩序,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信用卡违规套现的危害有目共睹,为打击和遏制信用卡的违规套现活动,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司法系统、公安系统、工商管理系统、金融系统等有关部门以及中国银联和各商业银行都对此高度重视,并在各自职权和业务范围内采取了积极治理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银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商业银行通过银联风险防控系统已共享风险信息300多万条,通报不法中介和风险商户1.7万多家,通报欺诈嫌疑银行卡申领人上万名,发布各类风险提示2000多次,有效防范和控制了各类银行卡风险。

然而,有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却未能彻底根除信用卡违规套现活动,一小撮不法分子仍利用可乘之机兴风作浪。针对这一情况,有关专家指出,信用卡违规套现的发展蔓延,除社会对信用卡套现资金的需求旺盛等原因外,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明确规定,套现违法成本低是不法中介及套现行为层出不穷的最关键原因之一。由于信用卡违规套现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不法行为,有关法律法规还未能对它制定明确的条文条款,导致目前相关政府机构在整治行动中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困难,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打击信用卡套现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打击信用卡违规套现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使对信用卡套现活动的打击有法可依。

为此,着眼于建立起防范信用卡违规套现的长效机制,银行卡产业界人士也呼吁国家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尽快出台信用卡违规套现等相关司法解释,使打击银行卡犯罪获得更加充分的法律支持。

“在银行卡产业各方的努力下,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用卡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但仍迫切需要国家专门出台针对银行卡犯罪的法律法规,比如,在信用卡违规套现方面,现有法律法规未对信用卡违规套现作出有效界定和严厉惩治。”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策略研究部总经理汪永奇认为,银行卡犯罪的收益和法律惩治力度不成正比的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将可能导致银行卡犯罪率的不断上升。

值得欣喜的是,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央行、公安部及中国银联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国家立法司法打击信用卡违规套现,持续提出打击信用卡违规套现的司法建议。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将打击违规套现行为和不法中介列入正在制定的《市场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内容中,在行政法规层面明确对套现行为及套现行为人的处罚依据。并且,中国银联提交的打击非法套现司法建议函,也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采纳,针对信用卡非法套现以及其他犯罪的司法解释工作随之启动,并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目前正在抓紧出台过程中。

“面对银行卡犯罪,除了发卡、收单机构在银行卡业务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外,还需要更加有力的法律手段予以打击。相信相关法律出台后,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将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氛围,银行卡犯罪案件将会得到有效遏制。”中国银联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彭桂林对记者说。 (责编:小好)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