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CIO张子夜:金融业信息化要谨慎制定IT策略

2012-05-08 22:28:00作者: 来源:

摘要毋庸置疑,中小企业已经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有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频频被热议,因为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毋庸置疑,中小企业已经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有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频频被热议,因为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呈现一些特点,比如行业状态发展差异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整体上来说,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还出去初级阶段,还有许多瓶颈需要去突破。

从大范畴来看,可以将中小企业分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专业服务业。就专业服务业而言,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金融、建筑、教育、物流、咨询等行业。笼统来讲,区别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专业服务业的关键在“服务”。服务特性决定了专业服务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的了解专业服务业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情况、困境和发展道路,赛迪网记者采访了三和锦信投资有限公司CIO张子夜 ,他就专业服务业信息化,特别是金融业信息化发表了看法和见解。

信息化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

“金融行业正处于一个不断与世界接轨的快速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建设已经迈过了基础应用和系统建设两个阶段,正步入IT服务管理的过渡阶段。”张子夜说。

然而由于业务快速变化、IT基础设施日益复杂、缺少技术支撑平台等因素,导致了科技部门面临很大的管理压力,也间接影响了科技服务工作与业务需求的快速推动。

张子夜表示,有别于大企业更多地关注长期效益、无形效益、战略和管控等问题,中小企业信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与生存问题息息相关。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除了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增强销售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信息化应用发现更多新客户,而不像大型企业那样希望通过信息化来管理优质客户。这是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小企业只有先解决了客户来源,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向下一步迈进。

此外,信息化意味着投入,越高等级的IT硬件,加上配套培训服务需要大笔资金,高额的购买以及维护费用也是制约信息化建设普及中小企业的屏障之一。

这就像一个不良循环,中小企业要靠信息化建设赢得更多竞争力,但是又苦于无钱投资,即使有钱投资,又没有相应配套培训、专门的人才维护,使IT部门形同虚设,无法发挥效用。

制定IT策略要结合企业特点

面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境,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带动企业走出瓶颈呢?张子夜认为,金融业的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活动,且因为其影响到企业前、中、后台方方面面的业务模式和系统建设,一个全面、清晰、可执行的IT战略规划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达成战略目标。

每个人都可以纸上谈兵,制定一些IT策略方案,但是方案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才有效果。张子夜表示,IT战略规划要充分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既要考虑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历史,使用程度等复杂因素,又要考虑外部环境,审时度势,谨慎进行IT规划的制定。

“同时,金融企业不仅在进行信息化的开始要建立总体战略架构,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也要对战略目标和决策进行评估和修正,总结前期信息化成果,根据实际情况为下一阶段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做出调整和计划”,他说。

在金融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技术在业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业务流程依赖IT技术,如何从技术和业务的双重视角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保障业务处理平台高效、安全、正常的运行,为用户日常办公、业务处理提供有力支撑成了众多科技工作者最常思索的问题。

科技工作者关注的工作重点不应只是为整个金融系统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服务支持,而应更加主动地以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为建设指标,通过信息技术,突破金融行业科技工作传统服务保障的局限,从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角度,不断提高运维服务水平、维护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科技工作自身的质量和效率,从服务保障和业务内控两方面出发,总结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

见招拆招 具体举措

谈到怎样突破专业服务员信息化,特别是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瓶颈的具体步骤时,张子夜提出了五点建议:

首先,要以需求为导向引导服务体系建设。对中小企业用户需求的分析与研究,对中小企业市场需求特征的准确把握,是广大供应商和服务商的首要任务和必做的功课,也是政府部门的政策目标。

其次,要积极推进规模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共享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问题。

第三要加强信任保障环境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网络信息安全环境隐患,建立监督保障机制。

第四是要引导企业将信息化与企业业务有机融合。向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立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最后一方面是要加快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培训机制、实施培训工程,引导和支持培训活动的开展,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