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2012年券商在变数中寻找新希望
摘要进入2012年,券商业绩似乎将走向谷底。降薪、裁员、部分业务暂停运作,暴利时代不再。不过,改变在最艰难的时候开始,没有退路不如放手变革,2012年证券公司做好了准备吗? ...
“靠天吃饭”的券商在2011年低迷的股市行情中体会到了丝丝凉意。佣金率进一步下滑、成交量低迷、自营收益缩水,券商业绩下滑已成定局。
进入2012年,券商业绩似乎将走向谷底。降薪、裁员、部分业务暂停运作,暴利时代不再。不过,改变在最艰难的时候开始,没有退路不如放手变革,2012年证券公司做好了准备吗?
行业整合大幕再启
“2011年预计有1/3证券公司亏损或挣扎于亏损边缘。”北京一家大型券商负责人表示。
Wind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近三成券商亏损或净利在1亿元以下;截至11月份,17家已披露财务数据的上市券商累计亏损家数为3家。另据了解,2011年全国证券营业部亏损面约30%,部分地区11月份单月营业部亏损面超过五成。
也因此,数位从业者将券商行业2012年看成是2004年的重演,月薪数万元的日子渐成过去,相当部分人将重归“千元族”;公司扩张停滞后进入节流期,削减开支成为常态,令人羡慕的福利和奖金成为过去。
不过,对于手握大把资金的券商来说,如果2004年重现不全是坏消息。那一年前后,不少券商抓住时机四处收购同行,从而在2006年至2007年牛市中收获满满。
“2011年股市行情冷淡加速了证券行业兼并重组,2012年预计会有相当部分公司寻找买家。已经上市的券商和资本金充裕的券商可以出手了。”深圳一家市场排名前十的券商副总裁指出。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上市券商整体市盈率为16.13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部分券商股权出让价从10元跌至6元,腰斩已不是梦。
新渠道争雄时代
兼并目标是营业部,背后则是客户资源,即先发制人的资本。“过去收购或新设营业部期望的是佣金暴利。如果仅限于此,在二级市场惨淡时,你就会动摇,毕竟营业部单纯作为一个通道存在的成本是刚性的。”北方某上市券商董事长指出。
实际上,券商营业网点早已突破传统功能。多位券商高管的共识是,除交易外,营业网点现阶段已涉及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直投业务的销售层面,未来还会在固定收益类、新三板、资产证券化、信托等业务全面开花。
在这中间,胸有成竹的券商看到的是营业网点新时代意义——超越自身产品平台和代销其他金融产品的范畴。当行业壁垒打破后,代理其他金融机构甚至同行的产品销售或将实现。它还可容纳合规的其他行业销售来源,如同百货连锁销售杂志,成为跟随客户众多需求的终端。
销售仍不是唯一。网点的触角功能除了延揽业务,还兼有信息收集与上传。每一位从业者都是信息的提供者。“客户需求、行业动态、业务合作、政策解读等一旦及时顺畅流动,我们就拿到了行业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信息不对称下的领先机会。”上述北京某券商董事长指出。
全产品链刻不容缓
2011年二级市场萧条凸显券商产品线的匮乏。
向综合金融产品服务提供商进发,打通各业务链条,布局全产品链是证券行业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尤其是在监管层提出“加强监管、放松管制”后,以创新为引擎的发展列车将从2012年开始提速。
证券公司凭借多年的沉淀,拥有比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更专业的市场判断能力及更加规范的运作流程,多业务链条的开阔性更便于构建交易、固定收益、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直投、资产证券化、各类信托等业务的全产品链条。
固定收益类产品2012年将成新宠。“监管层致力于发展债券市场,今年基于替代货币类产品的债券产品将获得老百姓的真正认同,也是避开权益类产品风险的较好选择。”上述深圳券商总裁明确提出。
被寄望为新机会的三板业务亦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进。据悉,南方某大型券商将新三板作为下一个决战市场的关键战略点,旗下众多营业部作为资本触角,已在接触各地高新区和多个项目,以期为项目后续提供一系列业务服务,同时开发基于该项目的创新产品。
客户感受需正视
注重客户感受,仍是一句空话,近年来证券公司大多执行的是股东和自身利益第一的运营思路。不过,2012年这一局面或将破题。
“第一笔交易”定律在国内投资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北方某大型上市券商高管指出:“一个投资者在其投资生涯中经历无数次交易和购买无数款产品,有赚有赔,但第一笔交易大多难忘:如果挣钱了,他永远都记得这个机构,哪怕以后会亏一些,都不会轻易离开,但如果第一笔就亏损,则他很容易就从这个机构流失了。”
与客户共同成长,意味着需要保障客户先有收益。北京一大型券商董事长指出,券商需要把部分利润让给投资者,“客户赚了钱,下一次就会跟着我们。”
不过,2011年因产品管理能力低下所导致的强推恶果还在发酵。这意味着,即便拥有庞大的产品和客户,产品管理平台的长期缺位仍会使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如果行业还在等待监管层对产品全面开闸才开始构建管理后台,无异于守株待兔。这里考验的不仅是人才素质和技术水平,还有战略魄力。”上海一家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表示。
决战机构盛宴
在近亿股民的零售市场厮杀多年后,一些券商已经意识到,真正的机构盛宴即将来临。
公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代表的超高待遇,今后会归于平淡。后机构时代,社保基金、保险、信托、各类资管公司、上市公司及股东等将重写券商收入版图。
目前,保险和信托相关规模已跑赢公募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13万亿元。同期,信托总资产达到4.09万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达5.73万亿元。
量大、价高、需求持续,是机构客户吸引券商的关键词。
“按照1家上市公司5家机构股东计算,预计市场中的机构客户超过1万家。目前机构的佣金率并不低于散户平均数,我们可在研究、资管、交易、金融衍生品套利对冲、证券化、并购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未来收入有望全面超过零售业务。”2010年一家基金分仓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总裁指出布局机构业务的理由。
“散户机构化是个长时间的过程,但多层次机构投资者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能再让机构销售部成为研究或经纪业务的单项支持部门,全面进入机构布局就是抢占下一个制高点。”上述券商总裁指出。
实际上,少数券商的机构业务收入中早非公募基金“一家独大”。来自申银万国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研究所收入中公募基金贡献比例已经低于50%。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