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从中信银行看软件平台建设经验

2012-08-03 15:30:06作者:来源:

摘要随着流程银行、电商业务的日益兴盛,以及交叉销售建设的深入开展,如何更好适应“随需应变”的业务发展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对金融IT建设提出更多挑战和要求。...

  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一直走在同类银行前列,它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相对完善的IT业务支撑链,包括从核心帐务类、渠道类、信贷类、数据类等全业务IT支撑和相应的管理能力,IT部门的建设也覆盖了包括从设计、开发、测试、运维、质量控制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不过,随着流程银行、电商业务的日益兴盛,以及交叉销售建设的深入开展,如何更好适应“随需应变”的业务发展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对金融IT建设提出更多挑战和要求。2010年,中信银行就面临着如何搭建统一技术平台的问题,在普元金融行业服务总监陈路凝看来,当时中信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挑战一:如何固化和统一好技术架构

  中信银行在IT规划中,提出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应用架构和“以服务为导向”开放/松耦合的应用架构,并明确了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原则。但IT部门在逐步落实IT规划提出的要求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银行内部对于架构目标和架构设计原则理解的不一致,评判应用系统架构标准的不统一,架构设计结果和实现方式也千差万别。另外,普元还发现,中信银行项目建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较大的人为因素影响。因此,如何选择好的架构并将好的架构固化,统一到可落地的平台和工具,是中信银行贯彻其IT规划一个很重要的挑战。

  挑战二:高效、高质量、易管控完成应用系统开发

  如何高效、高质量、用易管控的模式完成各类应用系统开发,也是中信银行IT部门很关心的问题。为此,普元特地调研了18个应用项目,发现中信银行此前的项目从立项,到项目实施完成,一般都要比预计时间(计划时间)晚20%左右;此外,中信银行针对项目管理和质量监测,虽然有很多以文档形式存在的规范和要求,但是因检查和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具体实施起来还基本依赖于各项目组自身的自我约束和管控,这导致了各应用项目开发进度不一,和质量参差不齐。此外普元还发现,中信银行的应用项目在其上线前三个月的时间段内,系统的可靠性普遍一般小于98%,故障定位和处理也较慢,事前防范系统生产风险的能力较弱。

  挑战三:如何保证和提高系统的非功能需求

  相对而言,业务部门对应用系统的主要核心关注点在于,系统对主营业务需求的支撑能力,而对于系统在非功能需求方面则考虑较少。同时IT部门如何保证系统的非功能需求,也缺少较好的手段。但是普元认为,事实上系统非功能性需求会严重影响系统使用效果和生命力,例如系统可扩展性要求。普元在其他项目中就曾遇到这样场景:原有客户信息均分布在不同系统中,但是当在ECIF系统在建设时,就需要考虑将客户信息从不同系统中剥离出来。这就会存在很大风险和潜在工作量,毕竟当初大部分很多系统在建设时候,各模块均采用紧耦合的方式,模块之间相互依赖性较高,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变更的工作量很难评估。因此基于中信银行本身有限的IT资源,如何在众多应用系统建设中,均能保证系统非功能性需求的满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挑战四:持续全行级软件资产复用能力

  在统一平台建设前,中信银行一般均采用众多开发商自有框架和平台进行应用开发与运维,缺少基于全行范围内,跨应用、跨开发商软件资产复用体系和能力,从而导致各应用存在大量重复、低水平的开发工作,同时系统中还存在大量类似功能操作模式,与界面差距很大,代码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目前如何解决这些挑战,更好让IT服务既满足中信银行的业务发展需要,还能实现更好低成本、高质的量开发和管控,也成为中信银行IT部门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