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云计算需要产品标准化先行
摘要云计算走入社会需要硬件产品、系统平台、网络支持、终端服务,更需要标准化的支持,需要充分地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需要产品标准化先行。...
云计算是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新一代信息化生产方式,最突出的特征一是巨量的事务处理能力;二是专业化与社会化服务的产业体系。云计算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既是建筑于现代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之上的技术实体,又是载育专业化社会化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是新兴的信息产业链条。云计算的发展与成熟仍将遵循现代社会的规律,运用已经成熟与不断进步的方法,产品标准化是其必将遵循的法则。
如何遵循规律运用不断进步的方法,以制造业为例对比分析。从产品与生产的角度看,社会是分工的,市场是分层的,制造业是由跨行业的产品供应链形成。现代社会,产品形态随着发展不断地从简单过度到精细、复杂、多样、功能性与灵活性兼备,其生产过程必然演化为专业化与社会化结合的形态,这是工业化为我们呈现的现代社会的生产格局,这种生产格局真正实现了高效率与高质量的结合,是现代社会财富积累的基石。
制造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原因是产品已经呈现出了精细、复杂的特性,不再是单一工序或是单一企业所能完成的。我们知道,产品化的基础是标准化。标准化造就了产品可互换、易模仿的特性,从而加速了制造业的成长,不断形成了门类众多的产业大军,形成了制造业分工与协作复杂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又正是通过标准化统一了业界对产品的认知与评判,运用充分的计量单位与测量工具实现了基于标准的产品设计定型、生产过程控制、组装过程测试、交付过程检验。在制造业这个链条上,人们的共识是产品决定企业的生存,提出了“人品决定产品”、“产品决定企业命运”的认知。而在这其中充当裁判的是基于标准的计量单位与测量工具,这些看似平凡、枯燥的标准计量单位与测量工具又恰恰是撬动产业高效率高质量生产的支点。
再来看信息化应用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计算机应用起步,各行各业逐步引进信息化的生产管理体系,到计算机事务处理应用领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快速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应用单位始终都延续了自行建设系统网络、自己组织应用系统开发、自己承担营运维护的自营模式,即使是采用了套装软件、采用了服务外包,服务产品的定型、更新与换代依然未能摆脱各自为政。软件产品普遍存在衔接能力弱、数据不独立、可互换性差、依赖原程序升级更新、客户选择产品的自由受限、软件产品市场不发达。软件产品服务商多以“出售人力”形式经营,不断地把产品转化为“作品”。似乎还有一个借口,客户需要差异化的产品服务,形成了工业化时代的“作品经营”模式。名义上是在做个性化的服务,实质上加大了供需双方的投入,又很难做到高效率与高质量,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究其原因,软件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缺少计量单位、缺少测量工具、产品边界模糊、基础性支撑薄弱。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先生的《切实加强前瞻性研究》报告中指出:几十年来,我国在计算机领域的基础和前瞻性研究上投入太少,中国计算机学者对计算机技术进步还没有较大的实质性贡献,技术与产业的良性生态环境还未形成,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李国杰院士的这番话是针对我国计算机领域的科研与生产,切中的是这个领域对前瞻性技术研究认识的偏颇,鼓励业界在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成为新的标准的制定者。
云计算支持的不再是单一企业或小范围的应用,是巨量级的事务处理,就其组成的产品而言,需要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的保障。沿用制造业的经验,这样的产品必定是众多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必定是经受了各种严格的、甚至是苛责的标准考验,必定是有众多的参与者在不断地改进、完善、升级、换代的产品,必定是可供客户自由选择,必定是有专业化与社会化的组织支撑。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设计,三流的企业做产品,这是大家都熟知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生物链。我们的工业化起步晚,大都处于这条生物链的末端,这是传统工业领域中的现实,是历史形成的。要想扭转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然而,在云计算这个新兴产业链刚刚起步的阶段,正是可以把握先机的时候。云计算生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实体之上,活在专业化社会化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之中,这个体系需要众多的事务处理软件产品,需要快速地、持续不断的产品更新、换代。告别“作品经营”模式,解决软件产品的可互换,既是云计算本身技术实体的发展需要,更是亿万云计算的用户的需求,也是摆脱低效率高成本的重复现象的需要。
云计算走入社会需要硬件产品、系统平台、网络支持、终端服务,更需要标准化的支持,需要充分地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需要产品标准化先行。这个标准化体系所包括不仅仅是技术领域、产品领域、服务计量领域,应涵盖整个产业链。
李国杰先生有一句话值得深思:前瞻性研究多半是竞争前的共性技术研究,往往会形成新的技术标准。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