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保险信息化棋至中盘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手段。作为新世纪第三产业核心之一的保险业,更应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促进行业经营管理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
信息化是当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手段。作为新世纪第三产业核心之一的保险业,更应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促进行业经营管理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保险周刊特别策划了一组专题报道,从加强信息化治理和制度标准建设、加快推进行业信息化进程以及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等多个视角,对保险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报道与分析,敬请关注。
信息化基础建设是保险业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好地将保险业改革创新与现代信息科技融合,是我国保险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选择。在近日由《金融电子化》杂志社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保险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20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和IT企业的代表,围绕“保险渠道创新、大数据时代的客户需求挖掘、核心系统建设、风险管控”等话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服务领域延伸
信息化内涵更丰富
“我国保险行业信息化正向更深层次发展,正由业务处理信息化开始向管理和决策分析信息化迈进,信息技术的作用正由"保障、支撑"向"促进、引领"的方向发展。”谈及我国保险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以及具体内容,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总经理李文辉说,保险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保险行业肩负的社会责任,要求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注重服务领域的延伸、拓展和深化,积极构建普惠型保险服务体系,如养老、自然灾害赔付、生产事故给付等,必须提供稳定、持续、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其二,在稳健运营、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上,要求必须从软、硬实力两方面提升IT基础设施服务业务的能力,如实施标准化的IT运行管理、建设可靠的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等,以保持业务稳定、持续运行;其三,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移动智能终端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趋势,要求保险业顺势而为,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数据挖掘,促进精细化服务和保险业务创新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便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险服务等。
据保监会统计信息部处长李春亮介绍,保标委自2005年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16项标准,不断完善我国保险业标准化工作。与此同时,保险业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目前全行业共有48家保险公司开展网上保险服务,电子商务保费已达140万亿多元。“可以这样说,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业信息化基础工作不断加强,信息化整合力度也不断加大。尤其是在保监会推出《保险工作信息化管理指引》后,保险公司在信息化总体架构上已有了深刻的发展和变化。如今,各大保险公司逐步在信息化建设上呈现出统一规划、集中实施的特点,内部资源共享方面进步显著,保险电子商务应用层次及范围也不断增加。”
加大创新力度
推动业务转型发展
今天,信息技术已应用到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核保和理赔、销售支持和渠道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投资管理、精算、财务控制、风险管理等各个业务运作和管理环节之中。对于着眼长远、深刻了解经济和商业发展规律的保险企业而言,信息化已经成为经营管理的生命线,成为防范控制风险和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IT治理水平及信息化建设水平,是体现一个现代保险公司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股吧)集团信息技术中心项目与综合管理部总经理王强认为,保险业应以信息化及信息化所蕴含的管理理念来推动公司的转型发展,IT不应视为资源的消耗者,而是资源的创造者。“IT作为体系化思维和科学管理的天然代表,无论从技术支撑方面,还是从管理理念方面,都会对保险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的理念及手段升级,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于金融企业而言,先进的流程制度和高效的运转基本要靠IT系统来支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太保借助IT在产品、销售管理、客户及理赔服务、公司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加大了创新力度。为使客户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一站式”保险服务,太保前不久正式推出了基于平板电脑、3G网络及第三方支付等新技术的“神行太保”智能移动保险平台。据了解,这是目前保险行业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实时投保移动解决方案,基于“便捷、诚信、安全”的理念,提供7×24小时“随时随地”的咨询、投保、交费服务。通过智能化的系统,营销员一般只需15分钟就能帮助客户完成全部投保与交费流程。与此同时,客户在办理投保业务时可清晰直观地看到每个操作步骤,确认自己的每项权益。借助系统强大的规则引擎对客户真实需求进行分析、量身定制,同时辅以完整的权利义务演示,从技术上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销售误导,改善了客户的消费体验。
据了解,自去年12月1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至今年7月31日,从该移动平台累计获益的营销员多达8万余人,服务保险客户32万余人。该平台有效推动了销售模式转型,显著提升了队伍销售能力,为公司业务转型和实现客户经营、服务营销提供了有力支撑。
借势互联网
提升保险营销效益
互联网的开放以及新技术的引入,为保险业提升服务提供了机遇,也为保险业的发展转型奠定了基础。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尽管微博起步晚,但增长迅猛,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突破3亿。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保险业从传统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保险业迫切需要综合化的支付方式以满足跨行业的需求。”中国银联产品创新部功能产品团队主管罗恒同在同与会嘉宾分享银联在保险业支付服务成果时表示,银联围绕持卡人身边的多元化的支付渠道,广泛覆盖线上、线下交易场景,为保险行业最终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支付途径,将保险产品展示与分销通过电子化的支付渠道延伸到持卡人端。基于丰富的银行卡支付功能及其相关辅助功能,满足保险业信息化时代对于用户远程支付、实名验证、电子签约等服务的需求,帮助保险行业提升业务运作效率。
在互联网时代,微博营销的出现更是改变了企业高成本的营销方式。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金融微博信息传播缩短了信息发布的时间,放大了金融信息传播的空间,在传播金融信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微博用户在转发、评论的过程中,将自己对金融信息的观点和看法也进行了传播,集体的讨论与观点的碰撞可以对金融信息进行不断的补充。“微博的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微博信息传递方式和传播机制的特殊性,是其他任何传播工具所无法超越的,因此,金融领域应高度重视微博营销,正确有效使用金融微博传播平台,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微博营销的传播效益。”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后数据大集中 金融IT建设热点
下一篇:大数据或因提前成为行业标准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