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信息共享平台助力民生银行战略转型
摘要全行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了零售信息应用建设,为零售业务实现了贵宾客户管理、客户价值细分等信息应用功能。由此,总体经营成本明显降低,零售业务规模呈现了“腾飞式”发展。 ...
随着银行业信息化发展不断推进,现代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已经不能满足于将计算机立用系统与数据库技术的简单结合,银行企业级数据管理及信息应用共享平台系统(简称银行信息共享平台)已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银行信息共享平台以企业级数据仓库为核心,将联机分析处理、企业报表、客户关系管理、商务智能、数据挖掘等尖端IT技术方案融于一体,旨在消除银行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实现银行“数字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中国民生银行实施了全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成为近10年来民生银行实现业务战略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一、银行信息共享平台项目简介
1.项目实施背景
民生银行于2001年完成了“大集中”科技平台建设,实现了核心银行系统及综合业务平台的全面集中.带动了随后几年全行业务的迅猛发展。但在当时银行信息化建设中,尤其在数据集中、数据质量、数据治理、客户分析、产品分析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民生银行随即决定对自身IT体系予以提升,提出要将各类客户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存储到一个中央数据仓库中,形成全行企业级信息共享平台,进而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为实现这一目标,民生银行于2003年启动了“银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
2. 项目概况
2003年4月,民生银行以“打造先进的信息平台、实施数字化管理、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重点围绕“决策支持、营销支持、管理支持”三大职能定位,全力建设全行企业级信息共享平台。借鉴国际同业先进理念,民生银行采用Teradata技术实施框架,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基础层”金融逻辑数据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创造性地设计了“中间汇总层”模型与“应用层”模型,建立了企业级数据仓库与数十个数据集市相结合的数据应用体系。结合SOA设计理念,民生银行开发了可灵活配置的、松耦合的信息应用架构,并通过信息资源的按需服务,打造了具备“云计算”特征的全行信息共享平台。
经过了近10年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民生银行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了全行包括核心银行系统、信用卡系统在内的40多个业务源系统数据,存储了全行千余万零售客户以及近百万公司客户的概貌、资产、负债、交易、产品、渠道等信息。基于应用门户,平台面向全行零售业务、公司业务、中后台管理及监管报送4个板块,通过报表展现、灵活查询、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涵盖客户管理、产品管理、渠道管理、营销管理、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各类信息应用功能2600余个,向全行各级用户提供了专业化信息服务。截至目前,平台门户系统在全行的授权用户已经超过23000人,占全行员工总数的68.38%;门户日均访问量达到8000人次以上,总访问量已经突破480万人次。
二、系统架构设计
1.系统逻辑架构
以数据仓库系统为核心的民生银行信息共享平台采取了多层次、可扩展的架构,由数据导入、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三部分组成。数据导人部分可细分为源数据层和数据导入层。数据管理部分是全行信息共享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整合并统一存储了来自全行各业务源系统的全部数据,同时实施统一的数据管控,确保数据质量;该部分还为平台访问用户提供数据信息服务。数据应用部分则包括中间服务层、访问控制层和用户层。民生银行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逻辑架构如下图所示。
2.系统应用模式
民生银行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应用模式主要分为“应用门户访问”与“数据服务访问”两类。其中,“应用门户访问”指通过Web页面的形式向系统用户提供信息应用服务,涵盖“数据仓库应用”、“小微金融地图”和“融智网”三大板块,内容涉及面向零售银行、电子银行、私人银行、信用卡、公司银行、行业事业部、中小企业、小微金融等全行各业务条线、各分支机构、各中后台部门的诸多信息应用,具体以数据报表、数据统计、数字地图、分析报告等形式展现。“数据服务访问”则主要分为通过文本形式对平台数据进行批量下载的“FTP服务器访”,以及通过ODBC、JDBC等标准化数据接口加以实现的“数据库直连访问”。
三、关键技术与主要创新
1.金融逻辑数据模型基础层创新
民生银行信息共享平台的逻辑数据模型不仅沿袭了金融业标准数据模型简洁、易于理解的设计思想,还结合“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风险控制为导向,以提升全行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目标,经过反复分析论证后,将“资产”和“内部机构”从原来的主题附属信息提升为独立主题,形成了“十大主题”基础域,实现了将资产的计量和管理作为风险监控的关键要素,以及从多个维度对内部机构的经营状况、财务绩效和风险隐患进行全方位监控与管理。
在基础层模型中,与“十大主题”基础域平行的是ODS域。民生银行突破了传统ODS概念,从银行具体业务需求出发,根据不同信息应用的特点来加载和定制相关数据,集成了业务系统中账户、客户、产品、交易等信息,同时保留不同周期、不同粒度的数据。其优势表现为:降低了对不同物理平台、数据库数据进行抽取转换的复杂性;减轻了由业务系统支持大量报表和分析的查询压力;并满足了某些特殊应用,如需要对不同周期的交易细节数据进行查询等。
2.创新提出“中间汇总层”新型数据模型体系
中间汇总层模型是在详细分析了大部分信息应用需求的基础上,从基础层数据提炼出的账户级别、凭证级别、交易级别、借据级别和客户级别等汇总数据,支持所有应用。据统计,目前全行超过60%的信息应用需求均取自中间汇总层,大幅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中间汇总层模型构建于基础层和应用层之间,其地位举足轻重,既避免了满足多数应用的共性数据存储在应用层多张表中的冗余情况,又能以合理的时间周期与数据粒度来保存数据,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应用需要。提出并率先使用“中间汇总层”新型数据模型体系是民生银行对行业标准逻辑数据模型实现的一项“革命性”创新,同时也是对以数据仓库为核心的银行信息化建设做出的一项重要贡献。
3.以数据集市为核心的应用层模型设计
在基础层与中间汇总层数据模型之上,应用层模型体现了规范统一、流程统一、平台统一、架构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实现了数据的单一视图,保证了全行数据口径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应用层模型以数据集市为核心,集市建设按照业务条线、业务类型以及银行分支机构来划分,保证了集市的数量合理、规模适中。此外,应用层模型还以创新的理念实现了数据共享和技术共享的最大化,进而达到设计复用的最大化。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三大优势凸显
下一篇:金融IC卡陷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