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金融IC卡陷两难境地
摘要在中国,目前这种芯片式的金融IC卡只有4800万张,与目前通行的40亿张银行磁条卡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但是目前来看,银行芯片化的全球趋势已成定局。...
中国人民银行是个人钱包的积极“瘦身”者——它正在做的是促进各类银行卡、支付卡功能合为一体,一张金融IC卡便解决了接触式支付和非接触式支付问题。事实上央行网站的首页上用一个专题在推广这个应用。
工商银行个人金融总监李卫平虽然积极在推动这个应用,但内心还是有些纠结,一边是未来市场的占有率和大行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当下巨大的成本投入和可能会花自己的钱为其他机构做嫁衣的犹豫。
在中国,目前这种芯片式的金融IC卡只有4800万张,与目前通行的40亿张银行磁条卡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但是目前来看,银行芯片化的全球趋势已成定局,全球银行磁条卡的芯片化率已达到45%,在欧洲这一比例是84%。
中国央行对这项工作的推动也充满着动力,通过银行卡的芯片化,中国巨大的支付市场将会在未来更集中的统一在这个支付体系中。央行副行长李东荣曾表示过对银行卡进行彻底完全迁移的信心:“银行卡芯片化迁移是促进我国金融服务民生,提升电子支付风险防范水平,推动银行卡产业升级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人民银行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银行卡芯片化迁移。”
农行副行长蔡华相的话或许最能代表央行的雄心:“金融IC卡的应用,是银行卡发展的重要技术变革。银行卡芯片化为移动金融、互联网支付等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考验。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拓展了银行卡的社会功能,在社会保障、身份认证、标准管理、公共事业缴费等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更安全的“万能卡”
9月18日,招商银行和HTC联合推出一款名为招行“手机钱包”移动支付产品,即将银行卡加载在内置了安全芯片的3G手机上的产品,所谓手机与银行卡“合二为一”。
金融IC卡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卡片上嵌入了一小块金色的智能芯片。李卫平说,这种卡拥有了比传统磁条卡更高的安全功能,以及非接支付功能和多行业应用。
金雅拓安全支付业务亚太区高级副总裁童雪君阐释称,英国央行在2001年发行芯片卡之前,伪卡盗刷带来的欺诈大概是2亿英镑,从2005年他们开始做金融IC卡的迁移以后,到2011年,这个损失减少了80%,也就是为发卡行和持卡者节约了1.24亿英镑。
芯片卡除了安全,还有“万能”,体现在能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交通、商贸、社保、税收、医疗、保险等方面,几乎涵盖所有的公共事业领域。
显然,银行卡产业,从磁条技术到芯片技术的更新换代,不可避免。中国IC卡的迁移,不同于国外分步走的迁移,即从接触式到非接触式,或者从POS机再到ATM机,而是彻底迁移,即接触式、非接触式等受理环境需要全面改造,ATM和POS机要同步走。
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表示:“加快芯片卡的发卡进度和行业的应用的广泛是很重要的,不要犹豫,时间有限。我相信谁发得早谁就占有先发优势。”
银联是金融IC卡以及结合其特性带来的一些其他衍生的比如移动支付等服务的标准制定者,是这个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商业银行则更是金融IC卡市场参与主体,起步最早的是中国工商银行。到今年6月,工行共发行了3500万张金融IC卡,占据了金融IC卡市场近八成份额。工行计划到2014年,基本上让芯片卡作为主体,芯片卡占大部分,磁条卡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截至今年9月底,建行总共发行1873万张金融IC卡。
但李卫平觉得工行起步早“有利有弊”、“先吃螃蟹的不一定就好”。他算了一笔账,工行发行金融IC卡的芯片卡成本是25元一个,但现在仅售8元左右一个,现在开始发行金融IC卡的银行平均要被工行至少节约三分之二的成本。“支付创新就是技术脱媒,过去互联网上,银行业堕落了,我们有网银但是没有网上支付,我们现在有手机银行但是有没有移动支付,因此银行业要做布局,它们不能再失去先机。”央行金融IC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表示。
在6月召开的全国金融IC卡工作座谈会上,央行明确提出,2012年,各主要商业银行金融IC卡发卡量要占新增发卡量的15%。这对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来说,是一项硬性的指标。
李晓枫则透露,人民银行刚刚完成PBOC3.0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修订主要体现在,中国坚持走完全迁移的路线。而原来降级迁移的磁条芯片卡在PBOC3.0中删除了,即以后不发磁条芯片卡,要发就发单芯片卡。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信息共享平台助力民生银行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