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商业银行容灾需求与日俱增

2013-01-16 15:19:26作者:来源:

摘要随着9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电算化发展,这“三铁”落实到计算机系统里,就变成对系统安全、可靠性进行防范。这就是银行容灾备份形成的最早意识形态。 ...

  谈到商业银行容灾备份的解决方案,就不得不首先谈到银行的历史以及现状。传统的银行讲“三铁”,我们称之为“铁流程”、“铁算盘”、“铁账本”。随着9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电算化发展,这“三铁”落实到计算机系统里,就变成对系统安全、可靠性进行防范。这就是银行容灾备份形成的最早意识形态。

  金融电子化发展凸显容灾价值

  戴尔中国大企业部资深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黄勇曾经有很多年的银行业从业经验。在他看来,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也恰恰是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业务的集中,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的集中。

  “从商业银行的发展阶段来看,从最开始的90年代中期到2000年这是一个电算化初步普及的阶段;从2002年开始到2007年是一个商业银行的电算化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商业银行无论是业务、资本、IT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黄勇说,“从2007年到今天,银行面临第二次大的变革,重点从传统的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这种转变同时也带来巨大的IT变化,即所谓的以客户为中心。这种转变重点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数据的集中,第二是业务系统的集中,第三同时也带来风险的集中。这种风险的集中势必是整个IT管理者、IT建设者重点考虑的。如何防范风险?如何让整个业务连续运作?这是IT管理者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都经历了从同质化现象严重向个性化发展的阶段。银行自身比较有特色的业务必须依赖相应的信息系统。因此,这些系统就变得尤为关键和重要。如何防范这些系统不会因为意外的事件而导致业务停顿,就是非常关键的。”

  银行IT投入凸显容灾重要性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IT投入来看,最初,更多银行的IT投入是围绕着硬件,随着业务和IT技术的发展,今天银行CIO已经意识到了单纯依靠硬件投入已不能满足其IT建设的需求,相应的IT服务的投入也在增加的。黄勇认为,在IT服务投入当中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大集中完成之后,在风险管理领域,相应的管理类系统提高了,管理的手段也丰富了,容灾作为风险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被提上日程。

  第二,随着核心业务整合、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核心业务系统承担了更多、更大量的重要作用。不单是承担了业务、传统的交易,并且大量的客户数据资产也是在核心业务系统范围内去管辖的。这个时候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如何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也非常重要。我们称之为系统集中带来风险集中。风险集中之后,整个风险控制能力就变弱了,如何防范一旦因为意外事件导致整个业务系统不能够连续运行,如何防范这种情况不发生或者少发生就变得尤为重要。

  信息系统风险作为高风险、小概率事件,往往会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它的停顿会导致整个银行损失非常大。并且,这种损失随着时间的增加成几何级增长。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它导致周边地区的银行业务停顿,这种停顿会给老百姓带来不便,同时给银行清算带来损失。随着金融机构关门时间的延长,损失是很大的。我们以某一个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它在四川省的交易量每天达到几百万的交易,我们以传统的支付结算交易作为统计,每停顿一天的业务就会产生几亿元的损失,随着时间的增加,关联的效益,实际上它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