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电商平台助城商行跨区域发展
摘要电子商务催生下的电子银行可能成为城商行的“另类”跨区域。 具体而言,借力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跨区域创新,城商行可从几个方面着手。 ...
近几年,我国城商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资产规模大幅扩张相伴的是城商行越来越明显的跨地区经营趋势。所谓跨地区经营是指在其总行所在地之外,或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通过重组、参股或并购其他地区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展经营。城商行跨地区经营的动因普遍认为是追求规模经济与降低交易成本,行业内部竞争程度的提高与业务开展和提升自身品牌的需要。同时由于经济的区域关联性越来越紧密,作为银行优质客户群体的企业也大都跨区域经营,其业务的发展往往需要异地支付、结算以及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
“规模化经营”是城商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必须经历的阶段。2008~2010年,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进入高潮期,2010年,城商行的扩张步伐再度加速,全年新增分支行116家,占到新增分支行的30%。在快速扩张后,城商行异地分支行新增数量超过了300家,截至2010年末,已有60多家城商行实现了跨区域经营,所开设的分行已经超过130家,仅2010年全年,其数量就超过100家。然而,随着政策变化和竞争加剧,城商行通过异地设立网点的跨区域经营之路将越来越困难。
我国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瓶颈
政策审批趋严,跨区域扩张受限
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的逐渐加大,宏观政策从应对危机状态回归常态,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并日渐趋紧,加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进程仍存在较大波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发表意见认为,目前我国银行的布局不均衡,要警惕同质化,城商行的发展要立足本地,注重服务能力的提升,不应盲目求大。随后,银监会阎庆民也明确表示,将审慎推进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对内控制度不健全的城商行新设网点申请“暂停审批”。2011年银监会从跨区域经营审批及IPO上市门槛等多方面加强了对城商行的监管,审慎推进城商行跨区域经营,这无疑为城商行的规模扩张敲响了警钟,城商行必须改变过去“更名——扩张——上市”的思路,踏踏实实走规模与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竞争加剧,营业网点逐步趋于饱和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简单的规模扩张,通过大量设置营业网点,增加业务规模和客户数量等方式实现发展。由于我国市场利率仍未完全放开,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传统的存贷业务,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的根本,因此这种发展模式在当前具有合理性。然而,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纷纷大幅扩张,主要城市的营业网点数量已经趋于饱和,部分地区商业银行间的竞争达到白热化。同时,各个商业银行的定位基本一致,业务发展没有错位,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简单规模扩张难以持续。
管理难度加大,风控问题凸显
城商行异地快速扩张,将使自身的管理半径不断扩大,问题也逐渐暴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经营优势不复存在。城商行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而实行异地扩张后,由于面临着陌生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前政府得天独厚的支持将难以为继。二是管理模式难以复制。城商行原有的总支行两级管理架构要变为总分支行三级管理架构,管理链条拉长,存在管理失控风险。三是对金融人才的强烈需求短期内难以满足。异地分支机构对人才的渴求主要以挖掘其他金融机构的人才来满足,这种简单的人才引进模式很可能诱发恶性竞争,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跨地区经营意味着城商行将有限的资源部分从专注于本地市场转移到异地目标市场,当城商行在本地的渗透率并未达到适当水平的情况下,贸然实施跨地区经营,客观上造成了银行资源的错配,增加了经营中的风险。同时,由于许多城商行在跨地区发展中,不顾自身的条件,盲目与大银行开展同类业务竞争,难以找到细分市场、找准目标客户并致力于满足特色金融服务需求,从而实现快速成长的最优路径。
一般来说,城商行在发展初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这样必须追求一定的发展速度,实践证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跨区域是实现城商行规模快速发展的重要选择。然而,城商行在被要求立足本地、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建立物理网点跨区域经营严重受阻,如何突破这一瓶颈?⋯⋯
电子商务与城商行跨区域扩张的契合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被认为是21世纪信息化社会贸易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三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四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特点。和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进行商品、货币和服务交易,“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快捷化、交易虚拟化、成本低廉化、交易透明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电子商务一方面破除了时空的壁垒,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可能,深刻地影响社会的经济布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银行在电子商务中的角色定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的新兴经济活动,已经被公认为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最具前景的商务模式。电子银行的发展催生了网络银行的诞生,网络银行不仅成为电子商务良好运作的基础,也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电子商务悄然改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通过介入电子商务,商业银行可轻松突破金融服务的地域和时间限制,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的“另类”跨区域经营,代表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与支付过程有消费者开户行和企业开户行,通过网络银行实现;信用卡清算与支付、网络信用卡在线支付有发卡行和收单行,通过银行卡网络实施交易;电子支票需要有银行的参与;电子货币交易与支付有客户账户和商品账户,所有电子商务的一切交易活动都离不开银行这个重要角色的参与。银行在整个电子商务过程中,与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及其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体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及同业的合作与关联,均体现了银行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业务需求。
电子商务助推城商行跨区域扩张的实践分析
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关系密切。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商家和消费者的开户银行提供资金支付支持,有效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银行带来了机遇,电子商务技术为突破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拓展和延伸银行的服务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时代催生出的电子商务为银行争夺市场份额提供了一次重新洗牌的绝佳机遇。因此,从理论上讲,城商行和大银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电子商务催生下的电子银行可能成为城商行的“另类”跨区域。 具体而言,借力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跨区域创新,城商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借助网络银行,突破时空限制
网络银行又称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络银行就是银行在互联网上设立的虚拟银行柜台,传统的银行服务不再通过物理的银行分支机构来实现,而是借助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实现。
电子渠道比物理网点拥有巨大优势。网络银行可大大降低银行经营成本,有效提高银行盈利能力;无时空限制,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体;有利于服务创新,向客户提供多种类、个性化服务。2011年网上零售市场规模破8000亿元,2012年突破万亿元已成定局,用户渗透率达到40%,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接近4000元,平均每个用户一年的网上消费是4000元,B2C市场规模达到2401亿元,占30%,网购规模占中国社会消费总额达到5%。
一些城商行推出了网络银行业务。但网银提供的大多都是传统银行业务,包括银行及相关金融信息的发布,账户的查询、申请和挂失以及在线缴费和转账功能等。城商行网银在开展电子商务相关业务方面,如商户对客户模式下的购物、订票、证券买卖等零售业务,也包括商户对商户模式下的网上采购等批发业务的网上结算以及新的金融创新业务方面,如集团客户通过网络银行查询子公司的账户余额和交易信息、个人理财助理以及保险、抵押和按揭等金融服务进一步的拓展、优化。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