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激发银行创新基因

2013-08-02 09:53:46作者:来源:

摘要近日,平安银行零售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鲍海洁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到来,使银行成为未来的“恐龙”这一风险,短期内应该没有可能,但这并不代表银行不需要创新及进步,事实上银行内部面对互联网金融感觉是非常紧迫的。...

  随着“三马”卖保险(放心保)以及余额宝的热议,“互联网金融”这股旋风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舆论、甚至资本市场,并开始令金融业有些紧迫了。

  近日,平安银行零售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鲍海洁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到来,使银行成为未来的“恐龙”这一风险,短期内应该没有可能,但这并不代表银行不需要创新及进步,事实上银行内部面对互联网金融感觉是非常紧迫的,非常希望能够在这一技术变革的拉动下,利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做更多的事情,让金融服务更加无缝嵌入到客户生活中去。

  鲍海洁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到来,给金融业甚至其他行业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也将激发金融业的创新动力,平安银行也在加力探索、推进相关的业务转型。目前已基本成型的有口袋银行业务、信用卡机器人客服、平安万里通积分平台应用、一账通平台服务等,未来还将做更多探索,例如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的O2O模式等。

  而谈及利率市场化或使整个银行业利差受到压力,鲍海洁表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急需进行业务转型,改变获利模式。

  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的嘉宾是平安银行零售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鲍海洁女士,欢迎鲍总,鲍总请和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

  鲍海洁:大家好!

  互联网金融激发银行创新基因

  记者:鲍总,我们知道从今年年初“三马卖保险”以及到近期的余额宝的火热,大家开始对金融互联网概念有了非常多的认识。但是很多人对金融互联网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以及未来它可能带给金融行业哪些冲击还不太了解,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所以,想请您和大家探讨一下您对金融互联网概念是怎么理解的?

  鲍海洁:互联网金融确实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是最近才提出来的。我想最早提出这个名词的人也没有想到互联网金融能够被给予这么多的尝试,我想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是既基于互联网也基于金融,互联网的概念是基于平等和开放,金融的概念更多是强调资金融通,另外是信息交互。过去金融行业之所以能够在这样一个领域中有所作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上的判断或者是客户信息上的一种整合。在这方面金融互联网或者互联网金融都会给银行包括其他参与各方提供新的机遇。

  反过来讲,至于互联网金融到底应该长得什么模样?谁应该是互联网金融的参与方?谁又可能在当中的一个主角?我觉得这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

  记者:我们已经看到从余额宝方面来看,它对金融行业已经造成了一波小小的冲击,您怎么看待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行业带来的冲击以及机遇?

  鲍海洁:首先互联网本身是给银行包括各个从业方都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和机遇。从某个角度来讲,银行触网的时间是非常早的,在十年前银行就已经推出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等各种各样的服务,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是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银行电子银行替代率已经是非常高,比较高的银行已经达到了80-90%以上,这种趋势相信每个银行都是在积极的追随甚至是引领。

  互联网金融还是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首先,对技术上的应用只是它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的业务拓展模式发生了改变,从客户需求的分析和挖掘上来讲,它并不是纯粹从客户金融需求角度出发,而从客户交易行为中发现它的金融需求甚至是延伸金融需求,把它包装成另外一种产品和展现的方式,比如说余额宝。谁都知道货币基金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把支付和货币基金甚至和一些闲置资金捆绑在一起,并且与余额相对比较低的客户作为一个目标客群,这种业务模式相对来说是一种创新。

  尽管表面上或者从根本上来看它提供的产品是一样的,它这个产品组合的方式甚至卖点的包装都和以往的产品有一些区别,首先在挖掘客户需求的角度上是不一样的。

  互联网金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它的快捷性。过去银行给大家的印象是非常的稳健、非常的安全,我相信一个银行如果持续去做的话,它保持这种安全性和稳健性都是非常必要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互联网的特点是很快,快速的迭代、快速的更新、快速的去淘汰,这一点是给很多的金融企业甚至包括银行都有一些新的启示。但它这个快并不是没有基础的快,这是和互联网金融本身自己的基因甚至它的一种组织架构的构建,还包括它的流程设置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如果银行在这方面需要做一些突破的话,也是有很多的机会。但是可能需要把一些角度或者把一些创新的基因能够引入到银行来。

  平安银行加力渗透互联网金融

  记者:您刚才谈到了互联网趋势下银行可以往哪些方面去做,包括电子银行以及寻找更加挖掘客户需求方面。在您看来除了这些之外整个互联网和金融行业还有哪些可以结合的点?

  鲍海洁:互联网和金融可以结合的地方是非常多的。自古以来技术就是来服务于人类的生活。说起来现代银行业有400多年历史,互联网只有30多年的历史,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古老,一个很新,一个是传统,一个是颠覆。实际上这很多年以来甚至是近百年以来的金融行业都已经发生了一些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些变化是由于技术带来的,有些变化是由于新的风险分析的方法带来的。还有一些变化可能是由于客户的需求甚至市场的一些更新、迭代带来的。所以,它的变化应该是由各方的因素促成的。

  双方有非常多的合作点。其一,从比较传统的角度来讲,银行首先服务于电商或者是服务于互联网企业本身就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很多电商目前还是比较多的在线上做经营、客户的获取和维护。银行在这个角度上怎么能够提供更好的金融解决方案,能够使我们的电商在线上经营更顺畅,能够获得必要的一些资金支持,甚至是资金的融通,包括一些中间业务的服务,这也是一个维度。

  平安银行在这方面也有专门针对电商的解决方案,目前正在研究过程中,随后可能也会更大批量的去推广,这是比较传统的一个角度。

  第二,银行和互联网的结合来讲,银行可能更多的要走出去,过去的传统是说如果一个客户需要贷款或者需要存款,甚至是需要结算,它需要来到银行提出需求,并且在银行的网点去完成或者在银行的网上银行完成。未来可以更多和互联网的企业形成更加深度的合作和更加深度的结盟,在客户做网上或者线上做一些交易、业务的时候,银行业务或银行的服务是可以嵌入其中的,而不必然的一定需要客户来到你的网点,或者一定它来走向你,我也可以走向客户。

  第三,从我们双方的结合来讲或者是一些合作机会,其实是一个数据的合作。但它的前提是要保护客户的隐私,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做一些更深度的数据挖掘,这个数据挖掘并不是为了去推销一些产品,而更多的是怎么样把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卖给正确的人,这是我们更加去追求的一种目标。如果这个再结合我们刚才所讲到的渠道之间的互通,其实给客户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服务。

  第四,银行自身也要去做的是我们自身有很多的渠道和平台,既有网点也有自助的设备,很多银行也在做一些创新的服务和网点,还有网上服务、电话服务、短信服务、微信服务,甚至于我们后面能想到的其他一些新的渠道服务。客户有了这么多的点,尽管可能会很方便,但是有些客户也会觉得不同的渠道之间便利性和打通是不够的,所以,银行在内部也要利用更好的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使得它的渠道间能够更加无缝连接,对于客户来说并不是考虑我要选择哪个渠道,它选择哪个渠道都能一样得到非常高质量的服务。

  记者:您分析的非常到位。我们平安银行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鲍海洁: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也是在不断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

  首先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口袋银行的业务。口袋银行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把这个银行放在口袋里,我们已经在前年推出了我们的手机银行,但是我们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就会推出我们新的改版后的手机银行,这个手机银行和其他的手机银行有什么区别的地方?我们自己总结大概是这样几点。第一,我们的口袋银行定制的特征会非常明显,你如果登录到手机银行以后可以定制你需要的一些功能,而不必然的是推送或事先设置的功能,这一点其实是体现在互联网的精神当中的一个客户自由的选择和客户自由定制的思路。第二,我们在这个手机银行中也是整合了很多不同的平台和服务,这些平台服务当中也是在不断的扩展,所以,我们需要它的可扩展性非常强。我们希望这个手机银行其实一方面能够整合到类似生活类的一些服务,另一方面像在支付的手段上尽可能获取多元化,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关注的特点是它的第三点,就是操作的便利性。因为手机银行的特点是手机屏幕非常小,如果要像网银一样放很多的信息和很多的功能在上面,客户未必很容易接受,所以,我们更多是一个客户可以三个步骤就能完成或者两个步骤就能完成的,我们就可以去减少这样的步骤,不会让他用四个步骤或六个步骤才能完成。

  与此同时我们在手机银行当中还有很多财富客户。我们都知道银行重点客群是有比较丰富的财富管理经验或投资需求的客户。对这类客群,我希望能够给他更多定制化的服务。比如我们一些权益的赠送和定制,都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来完成,而不需要打电话或者登录传统网银来实现。下一步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举措。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