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政府 >

中央国家机关接连“开会直播”推进党务公开

2012-11-23 10:38:45作者:王梦婕 陈霏菲来源:

摘要22日上午9时至11时25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监总局”)党组中心组,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全程直播了其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会议,并介绍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总况,表示将用3年时间整治近9000家小煤矿。这是继本月18日国家审计署之后,第二个将其党组内部学习讨论“搬上”互联网的中央部级机关。...

    11月22日,一场中央国家机关的核心党务会议,再次向公众“敞开大门”。

  22日上午9时至11时25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监总局”)党组中心组,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全程直播了其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会议,并介绍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总况,表示将用3年时间整治近9000家小煤矿。这是继本月18日国家审计署之后,第二个将其党组内部学习讨论“搬上”互联网的中央部级机关。

  二者间隔仅3天。

  “这是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迈出的重大一步。”审计署和安监总局有关负责人均认为。而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宣传部负责人透露,这只是开始。近期,一系列类似公开将陆续问世。在中央国家机关层面,党务公开正进行着“新尝试”。

  “数年来,我们党务公开的基本思路是‘从基层起步’、自下而上,这两次公开,预示着上层也迈出了关键性步伐。”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受访专家眼里,近一周中央国家机关接连“开门开会”,透着一股清新之气:一条“自上而下”的党务公开之路,似已崭露头角。

  公开机关皆牵涉重点民生

  无论审计署还是安监总局,在长达至少两小时的网络直播中,记者注意到,党组成员的发言无不紧紧围绕着“民生”二字。

  在“围观”的网民眼里,此次率先迈出公开步伐的两个部门,皆牵涉着老百姓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大事,也是他们最希望“走近”的部门。

  “十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财政收入以年均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近两倍。”在18日的首次网络直播中,审计署党组书记刘家义这样概括审计工作面临的背景,“审计是保持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

  近年来,公众对审计署的了解,往往就是通过它屡次发布审计报告,揭露财政资金使用中的重大问题而实现的。十八大期间,审计署介绍,十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130多万个单位,审计后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8000多亿元,向司法纪检机关移送重大违法违规案件1.6万多件,促进健全完善制度4万多项。

  这次党组会议又披露,近5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完成了对16万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审计署率先叫响‘向我看齐’,令人佩服。”网民“zyzz”这样评价该署在党务公开上“吃第一口螃蟹”之举。这次公开吸引了百余位网民在线提问,好评如潮。

  4天后,安监总局党组会议也揭开了“神秘面纱”。

  安监总局将用3年整治近9千家小煤矿

  “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生命安全的保障。”在今天两小时25分钟的直播中,安监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这样评价安全生产对“民生”的价值。

  矿难、工伤、安全责任事故……在经济疾驰之路上,这些事故不时冲击着老百姓的幸福感。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安监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事故总量依然有347728起,死亡75572万人。

  “可以预见到,十八大以后,人民群众对安全发展的期望值会越来越高,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容忍度会越来越低。”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黄毅认为。

  为此,杨栋梁在网络直播中提出目标,到2020年,事故总量进一步大幅度下降,重特大事故将得到有效遏制,亿元GDP事故死亡率、十万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记者注意到,在杨栋梁部署的今后主要工作中,用3年时间打一场整顿小煤矿“攻坚战”的思路,格外引人注目。

  他在直播中向公众坦承,煤矿中小煤矿的比重太大,15万吨以下的还有接近9000家。“不少小煤矿技术装备水平低、采煤工艺落后、现场管理混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安监总局预计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我国矿业布局“多、小、散、差”的非煤矿山事故多发问题。在科技、管理上下功夫,走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路子,真正做到“不安全不建设,不安全不验收,不安全不生产”。

  “党的十八大彰显‘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没有什么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更重要。”在很多网民看来,这种少了空话、套话的党组会议直播,务实、坦承,有微博形容“它像一股清新的风”。

  从“闭门开会”到“开门直播”,党务公开“往上走”

  在林喆看来,审计署和安监总局将党组会议“开晒”,关乎政务,更关乎党务。

  “党务公开,比单纯的政务公开更引人注意。”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党的原理教研室副主任蔡志强教授,这样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读。

  他认为,中共作为一支从革命时期成长起来的党,严密的纪律、一元化领导体制,“党做决策,社会执行”等做法,曾是革命胜利的保证。“而党务公开,意味着党自身的运作,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进行。党要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就必须把决策过程向社会和人民公开。”

  蔡志强说:“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表示中共正在日渐自信、成熟。”

  林喆告诉记者,党务公开不是新词。但近日,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主动尝试、组织的党务公开,却赋予了它“自上而下”的新含义。

  “目前,党务公开,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重大人事的任免;二是基层党委作出的、关于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三是关于党务的其他重要事项,比如派干部学习,在一些地方搞试点等。”林喆介绍,其中,人事任免公开“全国已经做到了”,重大事项公开“全国50%以上的省市基本也做到了”。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觉将源于人民的权力,以新媒体形式接受监督,既是法治社会的要求,也是十八大精神的体现。”蔡志强教授告诉记者。

  “自上而下”在林喆教授看来,对全局更有意义。“上行才能下效,中央机关层面迈出这一步了,基层的公开就有望更彻底。”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上层管全局、基层管局部,这样的公开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党务公开还可往“深处走”

  对于两家中央机关的“吃螃蟹”,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负责人向媒体表示,这对推动中央国家机关转变机关作风、接受社会监督,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专家们不满足于此。他们认为,党务公开不仅要“往上走”,还要“往深处走”。

  “这需要形成一套制度,保证中央国家机关党务公开的常态化,而非浅尝辄止。”蔡志强教授说。

  他告诉记者,目前,党务公开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党刊党媒向社会公开,相关决策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定期公开,党的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的文件公开等。但离老百姓依然有距离,不够“可亲”。

  “既然党的权力应受人民的监督,那么,‘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也要成为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共识。不妨提供条件、创造条件,让老百姓参与监督,提高他们监督的意识和能力。”他说。

  蔡志强相信,制度化建设是“使上层党务公开继续下去”的保证。

  记者注意到,审计署党组成员在直播中提出:“要继续大力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开,监督权力运行。”安监总局党组成员同样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政务公开,特别是重特大典型事故的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以及行政执法特别是整顿关闭一些指令性的内容,都要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审计署和安监总局做党组会议的网络公开,会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但公开要从理念变成制度,还需配有具体的实施程序、实施细则,把理念变为可操作的具体程序、技术手段和物质力量。”蔡志强提示。

  林喆认为,未来,党务公开不仅要重“面”,更须重“质”。“比如,目前关于党员干部考核、任免的公开,以及决策、考核这些党务政务主要环节的公开,还比较少,需要让公众知晓和监督。”

  2009年,广东省湛江市纪委曾做过一次党员干部考核公开,9位区委书记的述职述廉在网上直播,还聘请专家点评,吸引了几百万网民的关注。林喆认为这是一个“可供推广的样本”。

  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对党务公开的设想更加远大。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公众对党务公开的要求“已经不是合格”,而是深度。“未来如何公开党务,中央要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框架。除了确实涉及机密的,其他都要公开,不仅结果公开,过程也要公开。”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