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政府 >
李燕: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顺应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新趋势,反映民生关注和热切期盼,对今后一段时期,加快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顺应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新趋势,反映民生关注和热切期盼,对今后一段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为工业和信息化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分,报告有很多精彩的阐述,如提出了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和五个“新”要求。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特别是报告将“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列入了小康社会的重要经济指标。这要求我们在两化深度融合、四化同步发展的大框架下,重新审视工业和信息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肩负的历史使命。深刻领会报告精神,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值得重视。
发挥两化深度融合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过去10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信息技术向各领域融合渗透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研发设计、过程控制、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广泛应用,大大创新了工业生产方式,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60%,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物联网、传感器等在工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还有相当广阔的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有效地支撑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创新城市管理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广泛的技术应用带动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大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如华为、中兴已经进入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前5名;2011年年底,全球IT企业市值排名中,百度和腾讯都进入了前20名;我们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到5.5亿元,2004年以来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当前,深入推进两化融合还面临一些制约:一是我国的宽带普及率还比较低,仅为11.7%,虽然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但是比发达国家25.1%的普及率低13.4个百分点,在网络就绪度的某些单项指标上,甚至落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国际上早已把信息基础设施列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第五基础设施,近年来有110多个国家均出台了宽带战略。我国已明确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二是我们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还有待突破。当前,信息技术领域创新十分活跃,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应用和服务模式、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和多种智能终端的发展使垄断了信息产业几十年的WINTEL模式被打破,我国在通用芯片、平台软件等领域面临发展的机遇。如果能够以应用为牵引,以国家意志整合创新资源,发挥大国大市场的优势,顺势而为,在电子核心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就完全有可能实现信息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先进制造业是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核心
深刻认识和把握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将其作为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核心。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既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科技进步和现代文明的重要依托,是大国国家竞争力的基石。那些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很多都曾是历史上的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传统加工业比重过高,高端制造业发展不足,研发能力弱、附加值偏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以致拖拽了整个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推动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跃升。
发展先进制造业也将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关键动力。2011年我国人均收入已超过5000美元,按照世行的划分标准,已经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转型和各类矛盾凸显的时期。
从国际经验看,有些国家和地区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了工业化,比如日本、亚洲“四小龙”;也有些国家和地区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遇到重大挫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遇到阻碍,甚至出现过反复,比如拉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后面提到的这些国家,从根本上看,都是因为没有成功实现比较优势转换和产业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业投资收益率下降,并导致实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同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未来 5~10年,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能否发展好先进制造业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是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当前,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正在进行,新工业革命正在悄然发生。虽然目前对新工业革命的各种认识还存在不一致,但是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信息网络技术将在新工业革命中处于核心关键地位。预计未来20年内,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将引发制造业革命,重塑制造业的未来。而且,随着3D打印技术以及新材料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将对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模式乃至价值链都产生深远影响。数字化制造催生的本地化、定制化的生产模式,将对福特制大规模生产模式构成冲击,产业价值链受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会更小,现有的高成本地区,他们的研发设计优势将更为突出。这些新的变化是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应该高度关注的。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的战略主张,如美国已连续4年密集出台与先进制造业有关的战略计划,包括《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复兴计划》等,今年2月又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这些战略计划的出台,有短期内缓解失业压力、拉动本国经济复苏的考虑,从本质上看,是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巩固其技术领先优势,牢牢把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导权。
我国已具备了较为雄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7个领域多数也是先进制造业,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新工业革命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尽早制定出台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大力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先进制造前沿技术研究,同时加强高层次的管理和协调,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全面改善民生方面必将担当更大的重任。作为政策研究工作者,要继续深入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将各项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到工业和信息化转方式的要求上来,努力为工业和信息化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