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医疗 >
北大一医CIO:桌面云会在医院快速铺开
摘要从广义上讲,云计算并不陌生。互联网,还有物联网都属于云计算。现在云计算分三个层次。分别是IAAS、PAAS和SAAS。其实就是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像互联网中的谷歌和百度就是云计算的运用。 ...
社会大力推进医疗信息化,十二五期间医改也是政府大力推进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云计算能够推进医改快速发展,但对医院的信息化改革也是阻碍重重。本期嘉宾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马靖翔,给我们谈谈医改路上的信息化建设路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马靖翔
桌面云会在一两年内快速铺开
IT商业新闻网:云计算被誉为最热门的词汇。但对于云计算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您怎么样理解您眼中的云计算呢?
马靖翔:从广义上讲,云计算并不陌生。互联网,还有物联网都属于云计算。现在云计算分三个层次。分别是IAAS、PAAS和SAAS。其实就是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像互联网中的谷歌和百度就是云计算的运用。其实它就相当于技术架构即服务,只要电脑连上互联网就能使用,内容其实就是在“云”上。比如你要搜索一个内容,只要你给出一个关键词,它就能给你答案。还有平台即服务,像iPad,它就是给你提供一个平台,而且这个平台是开放式的。比如你写个代码或者程序,它给你授权放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就都可以用。云计算从宏观到微观来看,比如像进入医院的业务网的话,第一条的要求就是稳定,再就是安全。所以虽然大家都知道云计算的一些优点,但考虑到业务网的连续性,所以大家都很谨慎。比如像虚拟存储,这也是“云”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充服务器的容量,但是业务平台已经在先了,如果要对平台进行虚拟改造的话,就有可能和现有的底层软件产生冲突,那就非常的危险。一旦冲突了,全院也就面临瘫痪。医院如果不能正常运转的话,这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了。所以,当引入一个新技术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谨慎,千万不能碰底层软件。如果碰了出问题的话,那这个责任谁也不敢负。所以,云计算已经谈了两三年,但医院对这个技术主要还是在观望。但在医院的其它的非核心技术运用上还是可以的,比如说用OA系统上,或者是其它孤立的软件上。但是现在有一种叫“桌面云”,这个我估计在一两年之内会很快在医院铺开。
IT商业新闻网:在医疗信息化的范围内,云计算的应用是否能够为医院和病人带来真正的便利呢?北大一院是否有上马云计算的考虑呢?
马靖翔:医院大部分分为两个网或者三个网,它的主干业务网的外网从物理上是隔开的,它本身自己是个封闭的网。从云计算来说,它属于“私有云”的范畴,这样就保证了它不太容易受病毒袭击。现在大部分的医院都采用物理隔离的方法。但是随着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应用,现在卫生部提出了“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的提法。现在医保和卫生局都向医院要数据,而且提出数据共享,互联互通,这事就比较麻烦了。如果互联互通,那么内网和外网就必定要连接。特别像健康档案,它是必须要与互联网相连的,安全性的问题马上就迫在眉睫了。所以要实现这一点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再者,要实现这一点的话,医院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我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形成。
人为因素是管理技术的瓶颈
IT商业新闻网: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现在的IT技术可以说是三年一更新,数字医院建设中最大的困难的不是硬件,也不是软件,是人的因素。面对人的因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马靖翔:现在好多事技术只占三分,管理占七分。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如果是靠计算中心来推的话,其实是很难的。首先是信息中心说话力度不够,再有就是医院对信息中心重视程度不够,其实现在信息中心的地位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因为上了“医生站”,不管是“门诊医生站”、“护士医生站”还是“住院医生站”,所有的单子都需要打出来,比如说医嘱,还有处方,以前都是写的,现在都是打出来的。现在的信息中心就相当于医院的一个神经系统,当神经系统出毛病的时候,所有的就全瘫痪了。但是说到底,信息中心还是个辅助科室。如果院长比较重视信息中心,对它的投入比较大,它发展起来就比较快。如果一个医院信息化程度高的话,这个医院就很出彩,也很符合当前的潮流。现在信息化发展太快,比如IPad一出来,病床边移动的护士站马上就可以用上了。以前用一小车推着一台计算机到病床前,因为物理条件的限制,有很多不方便。如果用iPad,只有两三千块钱,既方便又快捷。
IT商业新闻网:为什么卫生部倡导的“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推行不下去?按道理是利好的消息?
马靖翔:并非一定是利好的消息,医院说是非盈利的,其实经费都是自筹。原来医院都是国家拨款的,有的是全额拨款。后来全额拨款不行,改成差额拨款。再后来医院进入市场,都是自己挣钱。那么病人就是医院的资源,如果把这些资源放开的话,这些资源就很可能流失,那医院怎么办?可以说现在是个壁垒,以后是要打破的,因为行政命令下来了,你必须要上健康档案。所以说这是个趋势,但是具体的配套政策得下来,否则这事就会比较乱。
信息孤岛很难打破 老医院更是困难重重
IT商业新闻网:北大一院数字医院信息化建设都上马了哪些信息化的系统?在选型的过程中是基于怎么的一种考虑呢?
马靖翔:有OA办公系统,目前现在也在操作的上马电子病历等等。作为北京老牌三甲医院,不像新医院可以一下子建立起来,我们建立得比较慢。因为有老的系统,更新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它是一种蜕变,需要掉层皮。
OA系统我们上得挺早的,04年就开始调研。05年开始应用,用的是博雅晨星。我们在基础的架构上又加了些东西,比如说报表管理、通信管理、财务管理。它和外网是相连的,用起来很方便。电子病历启用的是海泰公司的系统。选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知识库比较丰富,信息储量会非常多,对医生提供的信息就多。
IT商业新闻网:“信息孤岛”现象在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各个系统不能有效的打通就成了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有哪些解决办法和长期的规划?
马靖翔: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那么一切就都好办了。所有的“孤岛”都可以和平台建立接口,每个孤岛里的信息都可以连接到平台上,到统一的数据库里,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随着信息技术和医院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们医院还有几个部分,如果真的是要互联互通的话,首先是要建立一个医院的统一的平台,这是医院的一个发展方向,不止是我们医院。很多老牌三甲医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就不能和外界互联互通。这个平台越新医院信息化就越容易建立,越是老医院牵涉的流程就越多,也就越复杂。
IT商业新闻网: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元年,信息化建设也成为重点工程。那么作为医疗改革的信息化建设道路显然也任重而道远,北大一院有哪些战略性的规划?
马靖翔:战略规划作为信息中心来说,说话太苍白了,只能说有自己的想法。未来几年的信息化建设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比如说“云”,肯定要在医院有个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桌面云,它在电子病历上或者是“医生站”上肯定有一个很大的推广。这些对医院、对绿色节能等一些核心价值肯定是有一些体现的。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