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医疗 >

株洲8家公立医院将实现患者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互通

2012-01-09 18:04:00作者: 来源:

摘要株洲市城区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如何解决?组建医疗集团的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为此,我们采访了株洲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看看他们为株洲市未来医疗改革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

  

  株洲市石峰区井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位病人在输液。

  政协株洲市七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陈书梅提交了一份《加快医疗资源整合 助推医院特色发展》的提案。虽然现在在株洲市妇联工作,但陈书梅此前曾做过近30年的产科医生,对医疗卫生行业不可谓不熟悉。

  在不同的医院,她见到的场景格外迥异。一面是株洲市一医院人满为患,一面却是少有人就医的小医院。“株洲市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匀、服务水平不高、管理机制不佳、资金投入不足,政府能否按照市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组建医疗集团,发展特色医院?”陈书梅提出。

  这种不平衡不仅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各医学学科间也极不平衡。为争夺市场份额,株洲市医疗机构在心脑血管介入治疗、肿瘤技术、产科等利润空间大且病源丰富的项目上投入大笔资金,竞争激烈。“株洲市设有产科的医疗机构就有27家。”陈书梅说。

  因此,她在提案中提出了自己整合医疗资源的建议:组建医疗集团。

  □ 提案

  陈书梅建议市中心医院建成后,对一医院、妇幼保健院、四医院等单位进行整合,成立市妇女儿童医院。将市妇幼保健院、市四医院现址进行拍卖处置,成为集高科技、高设施、高水平、高服务于一体的医疗救治服务中心和临床医学教育、培训中心。

  在整合组建第一个医疗集团的基础上,结合株洲市区域卫生规划,以市中医院、人民医院、伤科医院为骨干,组建中医综合医疗体系;以二医院为骨干,形成综合医疗和传染病防治中心、肿瘤治疗中心、老年病康复中心;以331医院、市三医院为骨干,形成综合医疗和精神疾病防治中心。通过组建3~4个各具特色的医疗集团,形成集团总部、区域中心、社区站所三个层面的具有株洲特色的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株洲市城区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如何解决?组建医疗集团的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为此,我们采访了株洲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看看他们为株洲市未来医疗改革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职能部门

  株洲公立医院应转向内涵建设

  株洲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 廖社庚

  株洲市医疗资源过剩有其历史原因。株洲市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大型厂矿企业多,厂矿医院也多,这些医院改制后成为社会办医,加上公立医院和近年来增多的民营医院,造成医疗资源过剩的现象。

  经过统计,全国平均每千人拥有1.32名护士,而株洲城区平均每千人拥有4.1名护士;全国平均每千人拥有1.53名医师,株洲城区平均每千人则拥有4.68名医师;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2.7张病床,但株洲市城区平均每千人拥有9张病床。

  医疗资源的整合也包括其它形式,公立医院应当由重规模建设转向重内涵建设,这其中包括正在搭建中的株洲市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今年2月底,株洲8家公立医院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实现患者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这方便了医院之间的信息互认,换句简单的话说,优质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时避免了患者的重复检查。

  譬如,一个患者在三级医院做的大型项目检查,当患者再到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就诊医院必须承认三级医院做出的检查结果,而不得再做检查,这样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也为患者节省了检查费用。

  组建医疗集团的构想可行性不大,这主要是出于对保全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考虑:成立医疗集团,难免让人产生对医疗资源垄断可能的联想,而这对于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有所冲击的。

  株洲正形成医疗资源基本区域规划

  株洲市公立医院管理处处长 龙国锋

  医疗资源的整合正是此次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但具体实施并不如提案中建议的那样。目前,株洲市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区域规划,只是暂时还没有通过株洲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的最终批准。

  在规划中,株洲市被划分为四个片区,天元区的株洲市中心医院,既是整个株洲市的市级医疗中心,同时也是天元区的区域医疗中心。而在芦淞区、荷塘区和石峰区,则分别以三三一医院、株洲市人民医院、株洲市二医院为区域医疗中心。在这四家医院之外,搭配有株洲市妇女儿童医院(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中医伤科医院和株洲市三医院三个特色专科医院。

  而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41个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室则作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承担着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

  专家观点

  城区过剩资源可向乡镇转移和扩散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陆福兴

  医疗资源过剩现象的出现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城乡医疗资源的配置失衡所致,这一方面造成农村地区卫生资源匮乏;另一方面,由于三级医院拥有人力、技术及设备资源的优势,必然形成大、小病均向少数高级医院集中和某些医院、某些专科住院难、看病难的现象。

  我们在基本理顺大城市医疗资源的布局的同时,过剩的资源可以考虑通过医疗集团向小城镇和乡一级行政区域转移和扩散。

  政府应该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优化卫生资源配制。现在乡镇卫生院条件差,人才流失严重。我们应该积极引导乡镇卫生院探索患者“双向转诊”和医生“双向交流”机制,逐步形成规范的“分诊、转诊”秩序,做大做实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积极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工作。

  引入全科医生,建立“守门人制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薛新东

  我国医院的行政级别和医生职称都由卫生行政部门来评定,他们又是反映医院声誉好坏的指标之一,这种“小病挤大医院”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让医疗资源向城市大医院畸形集中,还导致城乡不同级别医院在政策受益或者资源配置方面差别十分显著。

  通过组建医疗集团可以化解资源整合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也能够顺利催生社区首诊、分级诊疗以及双向转诊等相应的配套机制。而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要改善市民的就医环境,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个有效方法是“守门人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患者生病后先到全科医生那里就诊,如果全科医生不能诊治,就把患者推荐到相应的专科医生那里做进一步治疗。如此建立患者与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信任链,解决医学进步和分工细化下的矛盾。

  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可以使患者获得的信息趋于充分,医生由于受声誉机制的约束也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诱导需求和过度医疗的现象也不会轻易发生,医疗资源的浪费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合理分流病人,推动医疗资源向农村和社区良性流动。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集团化和守门人制度如果同步实施,其兼容性和联动效应将会非常明显。

  延伸阅读

  卫生部部长陈竺:

  2013年县级医院

  普遍取消以药补医政策

  据新华社电 卫生部部长陈竺5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十二五”时期必须理顺补偿机制,全面取消以药补医。陈竺说,落实取消以药补医相关政策,今年在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他山之石

  上海:

  对于医疗资源的整合行动,上海已经探索组建了在业内形成一定示范效应的崇明医疗联合体,它以核心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医保支付方式为纽带,信息共享技术为平台,学科发展模式为助力。该联合体是以三级医院新华崇明医院为核心,联合5家二级医院和18家社区卫生中心组建。

  镇江:

  镇江是全国最早两家医改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公立医院试改城市,其采取的正是医疗集团的模式,其下成立了两个集团:江滨医疗集团和康复医疗集团。江滨医疗集团的产权在江苏大学,而康复医疗集团各个医院的产权都在卫生局。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