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医疗 >
医疗设备高端提携低端
摘要在降低医疗费用的强烈呼声下,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医疗设备的配置上。华南某公立医院田院长日前对记者谈起医院大型设备的配置一脸无奈。...
近日国家相关部门透露,今后医院新增医疗设备配置要以临床实用为主,严格控制科研型设备配置,同时还提倡区域性设备共享。即将出台的《“十二五”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提出全国PET-CT配置规划要分步实施,重点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和配置空白地区。
看似利空的消息却引起不少嗅觉灵敏的基金公司关注。国家倡导区域性资源共享,必然会促进不同类型影像技术的相互融合,进而形成新技术、新设备,另一个行业爆发性增长机遇正在酝酿。
成长的烦恼
据悉,国家接下来将加强新型大型医用设备的技术追踪和前瞻性管理,并对手术机器人等运行及耗材费用高昂的设备予以严格监管控制。按照合理弥补成本、不盈利的原则,制定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的诊疗服务收费价格,减轻群众就医费用负担。可问题在于,与许多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一样,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众多,但总体规模小、同质化竞争严重。
有专家称,国内近七成的高端医疗市场被瓜分,核磁、MR、CT等医疗设备市场主要集中在GE、飞利浦等企业手中,医用电子产品领域,90%的心电图机、80%的中高档监护仪、90%的高档多道生理记录仪等均被国际品牌占领。美敦力、佳能、锐珂等众多品牌纷纷制定了对中国市场的详尽计划,国产品牌则一直游离在按摩器具、血压仪等低端附加值种类上。
尽管当前我国医械行业总规模近3000亿元,拥有相关生产企业1.4万多家,年产值增速超过20%。但是,光鲜数据背后,国产医疗器械产业整体乏力。在这块大蛋糕中,国产品牌仅占三成。“很明显,医疗器械市场就是拼技术,但从这个层面讲,国内企业力不从心。这一点从国家的政策导向就能看出端倪,基金公司也在密切关注医疗设备行业的投资变化和机会。”该人士指出。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国内医疗设备上市公司普遍拥有较好的业绩表现。基金扎堆的万东医疗、通策医疗(600763,股吧)、新华医疗(600587,股吧)的净利润增幅都不俗。2012年1~10月,中国医械领域披露并购案例9起,金额达83.7亿元,同比增长200%。而不容忽视的是,美国美敦力公司以8.16亿美元完成对康辉的并购,紧接着又购买深圳先建科技公司19%股权,20天内连购两家中国医疗器械公司,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决心加剧了这种竞争业态。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研究员认为,从内外部的环境来看,医疗设备的投资机会更多地在变化中孕育,大型医疗设备市场将来会有新的发展空间,但前提是要具有足够应对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技术竞赛
深圳乐心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唐德凯认为,许多国内企业现在能够迅速复制国外企业的产品,却无法仿制核心部件,许多都要依赖国外进口,技术创新是制约整个国内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此,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正联手研究制定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产业和技术改造专项”,整个专项扶持资金为15亿元。其中明确提出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对象包括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医疗设备等。
“目前,外资约占有中国CT市场80%的市场份额、MRI市场9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生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相当小。”专家认为,中国应加强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国内自主产权研发,国产化能使这些尖端的大型医疗设备大大降低成本,也能降低看病成本。加强这方面的研发和生产供应的问题非常紧迫。而为了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加强阶梯化配置和区域统筹将是今后卫生部对医疗机构配备设备的主要方向,未来将推行区域设备共用,进一步遏制资源浪费。前述专家认为,过去在医院评级时设备配备情况是重要的考核因素,而未来推行资源共享后将从“设备为所有”的考核思路转变为“设备为所用”,同一地区只要一家机构有足够设备资源供其他机构使用即可。检验结果互认或是未来设备资源共享的重要突破口。据悉,业内目前正在组织全国多中心研究建立我国正常人群参考区间,这将是推进同级医院间检验结果互认的重要基础。
“目前医疗检验设备仍缺乏统一标准,未来要推进检验结果互认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制订统一标准,将对相关设备企业生产改造带来很大影响。”医药分析师李敬雷指出,不断增加的医疗费用支出、日益提升的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成为释放被压抑需求和打开未来潜在空间的诱发力量。
资源配置再平衡、升级换代以及产业转移等内外部动力相互交织,国产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高端品种还能形成以高端产品带动低端产品,再辐射到基层产品的模式。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我国医疗设备更新需求大
下一篇:医疗设备高端提携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