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吉利信息化总监丁少华畅谈吉利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2011-06-16 01:04:00作者: 来源:

摘要在未来,汽车行业进程当中,现在我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我们无论是做EIP,做这样也好,做那样也好,更多的是体现在我们企业的用户本身,我们的经销商,我们的供应商,我们企业内部。...

  首先非常抱歉,我们张总本来是她昨天在我们宁波接待山西省的党政代表团,本来是想从宁波起飞到北京,因为航空管制,后来因为我们北京这边打雷下雨,飞机没办法来了,所以由我就代表他在这里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吉利在信息化方面的一些思考。

  刚才很多领导和专家都把我们汽车行业这一块信息化的趋势说了一下,我这边重点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作为企业,我们在工作过程当中的一些自己的看法,特别是结合我们吉利比较有特点的思考,里面有一些东西可能我们很多企业的同行,我们很多专家对这个也很熟悉,同样的我就不讲了。

  吉利本身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最开始简单小的应用到我们集团的应用,也经过了几个过程。现在,因为随着我们的生产基地越来越多,包括我们的供应商、经销商,包括甚至我们海外收购的一些企业,怎么能够把这些企业形成一个合力?现在对我们矫正比较大的可能就是这些企业怎么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整合?刚才我们政府领导和专家也讲到了“两化融合”的问题,“两化融合”在我们吉利下一步的工作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要做好这个工作,我们在组织这一块,在团队这一块,我们也是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组织上我们在信息化的管控建设,包括规划,包括一些立项等等方面是集中管理,这样的目的就是要贯彻我们集团统一的信息化指导,信息化战略,因为我们下属企业比较多,而且都是分散的,分散在全国各地,分散在我们国外。如果是说我们每一个下属成员企业都是各做各的话,可能我们这个工作就比较难做了,所以统一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个,为了能够更好地配合,特别是能够把我们上下游的供应商、经销商的资源能够整合,能够帮助我们供应商、经销商,能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它的管理水平,能够跟我们整个吉利合拍,我们也专门成立了信息管理服务公司,这在我们同行里面,其它企业也在做这个事情。

  下面我就重点讲一下“两化融合”的问题,“两化融合”我们叫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入,作为我们企业来讲就是经营管理跟信息化的融合,怎么用我们信息化来固化我们的管理?用信息化来支持我们的经营,因为经营本身它是灵活的。接下来我就从我们吉利怎么结合信息化来做质量控制,怎么来做研发,怎么做供应链等等,简单讲一下我们的体会。

  我们都知道汽车是一个集成化非常高的产品,里面含有的零部件有一千多个,这个质量控制怎么来做?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吉利的思考就是,从指导方针上来讲,我们是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吉利的术语就是叫“质量阀”,这个阀就是我们供暖、供气、供水里面的阀门,如果我们的质量当中,产品当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就不允许不健康的因素流到我们下一步,这个我们都是通过阀门来进行控制的,我们吉利的术语就是叫“质量阀”,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质量零缺陷的产品,这是我们在质量管理这一块。

  在研发这一块,刚才很多专家领导也说到了,讲到了我们汽车行业的研发,我们现在国家也非常重视,也非常支持我们企业做自主研发。对于研发的理解,怎么能够做好自主研发?我们的思考就是你要在研发上做真功夫,要投入资源。那怎么这个工作做好?具体怎么来组织这个自主研发工作呢?我们觉得你怎么能够真正研发出有竞争里的产品,这是非常重要的。怎么能做好这个工作?我们形式上当然我们是通过我们的信息化系统,建立我们的举证式的研发团体,因为引发一个产品它有我们市场,有我们制造,有我们研发,有我们的供应商等等一起来做这个事情,所以你这个团队里面应该要包含多方面的人,这个是从具体的实践方式来讲。

  但是你怎么能够真正研发出比较有竞争力的汽车产品,在组织工作上你怎么能够通过通用化、平台化来做这个事情?为什么我们要做通用化、平台化,我们研发一个有竞争力的汽车产品,研发一个符合我们中国用户需求,或者说我们国外用户需求的产品,你肯定要有你的特色,这个特色就要投入资源。我们企业始终在用最小的资源投入做最大产出的工作,我们怎么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通过我把我的核心,我有一些通用的东西,可以借鉴的东西,或者说我自己软件平台跟平台之间,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我们的研发周期,同时我花非常大精力去做我们比较有技术创新的工作,那怎么做这个比较有技术创新的工作?刚才我也听到了我们专家也讲到了汽车电子的研发。汽车电子的研发,举个最形象的例子,比如说自动变速箱的研发,实际上这些数据怎么能够真正研发出一个符合我们的路况,符合我们使用环境的变速箱,你就要做非常多的实验,需要做非常多实验。我们吉利就是通过我们自己摸索,做实验,做高寒实验,耐温实验等等一系列实验,我们摸索一些数据,把这些数据系统化,用于我们的产品研发,这样的话我在产品研发过程当中我就可以借鉴,这是研发这一块。

  另外一个就是服务这一块,服务这一块我们知道,我们整个汽车行业服务商的水平也是不一致的,它的服务站本身条件也是不一致的。我们怎么能够保证我研发出来的好的汽车产品,同时我们在使用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比较,快速反应的技术,比较专业的服务团队去支持它的使用,对服务站的引导、管理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怎么通过?实际上更多的是通过这种数字化的手段,“两化融合”在这一块体现就非常明显。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远程的方式,虚拟的方式去帮助我们服务站去做好这种汽车保养、维修,这是在这一块。

  另外一个,在人力资源这一块,我们讲的我们的工作,归根结底,在“两化融合”这一块,我们在人力资源这一块怎么来实现?怎么来体现?我们理解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部门它有三个工作要做:一个是我们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包括我们员工的职业生涯,包括我们的岗位体系等等,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产学研的协调,怎么跟我们的大专院校怎么能够衔接?第三个实际上就是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这个就包括你的招聘,你的工资核算,你的绩效考核,你的培训等等一系列体系,公共的人力资源共享平台实际上就是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来实现的。我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把它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流程化、制度化,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我们人力资源的规范性,降低我们人力资源工作的成本,最终使我们的员工满意,我们的员工满意了我们的客户才能满意,这是人力资源这一块。这里面我们就通过人力资源的信息化,能够支撑我们的薪酬体系,CPV的绩效等等这些东西。

  另外一个,在“两化融合”,我们讲信息化在企业里面应用可能比较广,一个是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的整合。供应链的整合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设计层面的,一个是操作层面的。

  操作层面的就是什么东西呢?操作层面就是,你比如说我这个计划怎么发送?我们怎么跟供应商结算等等这些方面的东西,在这一块我们叫阳光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我们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也好,或者公开配合管理也好,通过这种方式,同时我们通过我们自身一些信息化方面,怎么来帮助供应商提升管理水平等等方面,最终把我们的供应链体系建设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体系。

  这里面就包括你的提高采购效率,实现阳光采购,有效降低成本。我们讲成本的控制不是说简单理解为要压低我们供应商的配套价码,而是怎么能够跟供应商一起能够降低我们双方之间的协作成本,提高我们的协作效率,通过这个方面,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去寻找潜力,这是供应商这一块。

  所以从整个过程当中,我刚才从我们几个典型的点去讲讲我们怎么来理解我们国家“两化融合”在企业里面应用的一些思路。同时,怎么结合我们吉利的一些实际情况去做这个工作。

  最终我们是希望通过这种信息化的手段,把我们吉利建设成一个,我们董事长讲的精益管理系统,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景,最终就通过类似于我们人体的脉络,这种经络的方式,把我们大家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这个我们就要通过这些具体的信息化系统去把这些东西,把相关方都能够联系在一起。

  总体来讲,刚才我们更多讲的是吉利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们在信息化建设,我们在“两化融合”方面做的一些工作。

  未来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样的呢?刚才很多专家也讲到汽车电子,汽车电子,或者是车载电子,特别是我们物联网的发展,有可能会改变我们整个汽车的业态。为什么这么理解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大家应该都接触到了,打印机,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很少自己买打印机的,打印机都是租的,汽车行业会不会面临这个问题?或者说我们未来的汽车行业会不会我们更多的汽车租赁,汽车的二手车置换会赚取更多的业务范围?这里面我们怎么做好这个工作?我们觉得我们企业的竞争,最终未来的竞争可能要做好两张网,一张是实网,一张是虚网。

  一个实网就是我们的供应商网,我们的经销商网络,我们的工厂建设网络等等,这些是实打实的,人员、设备、厂房、产品、生产线等等这些东西,这是一个实网,实网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

  另外一个就是虚网,虚网是什么东西?最终怎么去驱动这些实网去运作,就是一个虚网,这个虚网就是这个信息化的网络,这个相当于我们人体的经络、气脉,我们只有虚网健全了,我们的实网才能够真正发挥这种整合效益,实网跟虚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在未来,汽车行业进程当中,现在我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我们无论是做EIP,做这样也好,做那样也好,更多的是体现在我们企业的用户本身,我们的经销商,我们的供应商,我们企业内部。我们还有一个汽车行业里面最重要的参与者,没有结合这个网络,这个参与者是谁?就是我们的最终用户,我们车辆的使用者,未来汽车行业信息化建设当中,通过物联网技术,通过车载电子,我们的最终用户会参与到这当中,最终这些东西会大大加快我们最终用户融入到我们整个汽车行业大炉里面来,有可能会改变我们组机厂等等的经济模式,产品向服务的转型,或者说产品向服务的转换,有可能会是一个方向,信息化在里面会取得非常中国的一个作用。

  刚才的这个作用就是我今天要跟各位领导、专家要分享的,最后要祝大家快乐人生,吉利相伴!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