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河南为何成为中外车企投资增产的扩张高地?
摘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巨头都先后进入中国合作合资,不难发现这些境外的合资企业建厂的所在地地基本上都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
河南为何成为中外车企投资增产的扩张高地?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巨头都先后进入中国合作合资,不难发现这些境外的合资企业建厂的所在地地基本上都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特别是在近几年车市火爆的背景下,各大车企几乎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扩张步伐,四路出击,在全国范围内排兵布阵,或兼并重组,或投资建厂,并注重跨地区优势互补,区域战略调整迹象明显。
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中西部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区域汽车消费呈梯状从沿海到内陆、从中心向外围扩展;此外,国家政策的扶持方向日渐明朗,“城镇化”发展大趋势成为下一步中央拉动内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再者是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变市民带来的收入增加,汽车消费热点将加速转移至从一线城市步入二三四线城市以及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
今年初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的重组要求,符合条件的集团企业纷纷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重组对象,主流车企不管是兼并重组还是投资建厂,北方的企业南下,南方的企业北上,几乎成了一种趋势一种定律。笔者发现并关注到现在无论是合资品牌车企抑或是自主品牌厂家,都在进行战略性的转移,扩产的脚步仍未停止,许多都将新产品和新厂址向内地的中部地区转移和发展,并已形成了当前的一种趋势。
面对这些年来中国高速增长的汽车产销量,当前车市中最紧缺的是车源,厂商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提高产能就成了车企的头等大事。而在往年,汽车厂商对产能扩张非常谨慎,尽量通过柔性化方式进行扩产,而在当前车市“井喷”车源紧缺的市场中,谁能拥有现车,谁就能更快地占领市场。为此,不少厂商加快了扩产或建设新工厂的步伐。
不过在众厂商纷纷扩张扩产的同时,笔者担心产能过剩的问题或许明、后年就有可能发生,因为中国人喜欢政治性的大跃进,所以产能过剩就往往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老百姓为此买单。以下就是一些中外汽车厂商在中原大地——河南省的扩张轨迹与发展态势:
去年6月,郑州海马首个轿车产品——代号为M1的微型轿车,已在做生产准备工作,将于明年春节后上市。前不久比亚迪汽车宣布在西安开建第二工厂,这一基地最终投产后,将把比亚迪汽车的年产能推上百万辆的高度。
今年,郑州市政府与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美国佩卡国际荷兰达夫卡车公司、红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郑州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推进DAF载重汽车项目战略合作。按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四方计划利用中国恒天集团重卡生产平台,以及DAF公司技术和主要零部件,在中国生产重型卡车,并最终达到DAF品牌卡车及发动机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的目标。该项目总投资约为40亿元,占地2500亩。年产10万辆中重型卡车、发动机及配件的项目,分三期建成,建设周期为5年。
另据来自河南省政府网站的信息称:日前,河南省相关领导在郑州会见了奇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耀。尹同耀称布局开封符合奇瑞“要到需要汽车的地方生产汽车”的战略需求。根据奇瑞公司的发展战略,选择将开封作为其战略布点城市,固定资产投资17.73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20万辆微型车、8万辆轻卡及农业机械生产的基地。
大河报载道:“对于河南打造的郑汴产业带汽车产业群来说,也需要‘奇瑞’这样一个角色来‘填充’,以增强产业群的‘板凳厚度’,并与同为生产微车的“海马”交相辉映,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郑汴汽车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与此同时,“对于奇瑞来说,河南市场向来都是奇瑞销售业绩增长主要依赖的市场之一。自2004年以来,奇瑞汽车不仅连续5年稳居河南上牌量首位,而且在奇瑞全国的总体销量上,河南所占份额更是仅次于山东,排全国第二……”
近几年来,河南省和湖南省成了这些扩张车企的首选省份。为何近年来河南和湖南这二个农业大省和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欠发达的省份能够吸引中外汽车来投资建厂?并且形成了一种趋势,这非常值得业内人士的关注与研究。我们先从河南省概况开始探讨。
一、地理资源: 河南,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 6.7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4%),总人口超亿,为全国各省之众。河南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河南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102种,其中名列全国首位的有天然碱、钼、蓝石棉等;名列全国前10位的有铝、钨、金、锑、煤、石油、珍珠岩、膨润土、硅石等。此外,还有储量丰富的稀有金属。另外更重要的是省会郑州为全国东西南北通衢之中枢。
二、文化历史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和“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河南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灾难最集中的一个地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大饥荒中,河南有几百万人被饥饿而死亡。
三、经济交通 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铁路通车里程均居全国第一,河南很多城市也因此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四、人均GDP 河南省2008年GDP达到18407.8亿,人均GDP例居全国第20位左右(中国各地的政府官员为了政绩,都习惯于造假做假,因此GDP的泡沫与水份极大,所以国人只能相信其公布数字的半数或三分之一)。从人均GDP来看,河南省目前还尚属于刚刚脱贫的阶段,欲达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人均GDP,估计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五、人力资源 但当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劳动力成本会在一些地区、引进行业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成本的快速上长,也会抵消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况且目前在珠江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三角州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在不断走高,已今非昔比。比较优势转移的规律显示,这三个区域市场的劳动力廉价优势已经丧失殆尽。
在我国的城市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两个劳动力市场:一个是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越的劳动力市场,这个劳动力市场是专门针对具有本市户籍的劳动者的高端劳动力市场;另一个是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福利低劣的劳动力市场,则属于农民工,是低端劳动力市场。如目前的河南、湖南等内陆省份就隶属于这一低端劳动力市场。因此,这也是造成近几年来中外各大车企为何要纷纷向中国内地的战略性扩张转移、追求低劳动力成本、生产经营成本和利益最大化的主要动因之一。
五、汽车工业 发展汽车工业,河南有三大优势,一是原材料优势,河南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能力比较强。二是区位优势,河南位于中部之中,交通便利,物流发达,全国每10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在郑州销售的。三是市场优势,河南有近1亿多人口,逐步富裕起来的中原人民对汽车等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在大幅度提升,市场潜力巨大,其发展前景有目共睹。
1、整车产品 目前河南虽有一拖、日产、宇通、海马、少林等汽车企业,但汽车业整体实力不强。其产品主要有大中轻型客车、高档皮卡及多功能运动车(SUV)、各类改装汽车和摩托车等,涌现出宇通客车、郑州日产、少林汽车、华骏车辆、北方易初等一批企业。
2、零部件产业 零部件是河南汽车行业的优势产业,比整车生产更具比较优势。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有300多家。以发动机、车桥、变速箱、车轮、汽车电子等5个品系为重点壮大郑州、洛阳、焦作、新乡、南阳、安阳、许昌、鹤壁等8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转向器总成、减振器总成、气缸套等1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载重子午胎、汽车空调、汽车轴承、减振器等成为国内骨干整车企业的配套产品,已进入世界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成为跨国公司的供应商。但河南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只是初具规模,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3、汽车销售 河南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区域汽车销售中心,随着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郑州、洛阳市己成为部分汽车企业建设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的高度关注地区。目前,河南省的汽车销售已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河南省已成为中外各车企青睐、中意的“风水宝地”,这与该省的为各车企创造的“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环境密不可分,这也在国情和市场的预期之中。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汽车的模糊与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