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对中国式伪汽车文明的再批判
摘要上周四,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总经理、我国国著名的汽车市场分析专家——苏晖先生写一篇震撼世人的好文章,题目是“汽车也许是人类‘最 坏’的发明”。作为苏晖先生的晚辈和学生,笔者对良师益友苏先生是非常敬重敬意的,而且我们师生俩结识也较早。虽然苏先生的出手的文 ...
上周四,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总经理、我国国著名的汽车市场分析专家——苏晖先生写一篇震撼世人的好文章,题目是“汽车也许是人类‘最坏’的发明;。作为苏晖先生的晚辈和学生,笔者对良师益友苏先生是非常敬重敬意的,而且我们师生俩结识也较早。虽然苏先生的出手的文章较少,但无论是从技术专业层面还是在市场视野角度或从文学艺术高度,苏先生的文章堪称篇篇都是精品名著,所以许多年来苏先生的每一篇大作笔者都认真拜读学习,从中汲取营养。
“汽车也许是人类‘最坏’的发明;一文如果是其他专家撰学者写的,笔者觉得一点儿也不奇怪,但恰恰是一位卖了几十年汽车的全国最有名汽车市场的苏老总主动地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发展汽车、反对中国式的汽车文明。这是继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发表《轿车文明批判》十来年后,又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社会和业界炸开了,引起一片惊讶和哗然。汽车销售老总有钱不赚反而反对汽车发展,这似乎看起来有点儿是不可思议的悖论,但不难发现这是一位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儒商,其祟高的精神境界与对人类前途忧心如焚、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
“汽车也许是人类‘最坏’的发明;中苏先生写道:汽车制造的现代文明悖论及恶果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现端倪,他们在努力地往回转,把汽车毁掉的东西和败坏的生活方式调整的更好一点。用文明的、现代的、综合的出行方式创建更美好的生活。我们还没有走到那一步。汽车在中国以高速发展姿态、以产业意志和提高生活品质的名义,依然一路狂奔。超过数千万辆的私家车横亘在前,城市所有的建筑和设施都变得在为汽车服务,所有人沿着汽车驶过的轨迹气喘嘘嘘的往前赶。结果城市还是永远塞车。结果有车的人还是欲速则不达。结果国内大城市购车仍在疯狂。
苏先生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从数百万辆到1000万辆的增长,只用了数年的时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跨入千万辆级之后,国民无不为之自豪,国内汽车市场也随之进入巅峰状态,用购车狂热形容国内汽车消费并不为过,任何事物都有一利一弊,汽车消费也不例外,冷静之后有些事也应该想一想了。“汽车病;却日复一日的积累,能源、土地和道路被汽车消耗,效率、环境和生活节奏都将毁于汽车。汽车还是要开的,但我们千万别重蹈西方汽车社会的覆辙。
苏先生指出:我们看到城市建设在为汽车服务,街道在为汽车拓宽,胡同里塞满了车,地面以下被挖空,为的是留给汽车停放的空间,在汽车面前,我们只有适应和退让的份儿。据政府部门分析,1000万辆汽车销售了,但新增2000万吨石油又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油价不断上涨是必然的。京城某区某小区,业主担心没有车位,连夜自发排号,引发现场混乱,因第二天小区实施抽签分车位(靠运气决定车位命运),警方叫停。新车断顿,二手车跟着火,次新车半路遭哄抢,可见购车狂热之一斑。
苏先生引用有关部门披露的数据:国内平均每年8、9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天250余人,相当于每天坠毁一架飞机。世界每年有12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月13万人,平均每天3400余人,平均每小时140余人,可见交通事故之惊人!(国内每年有3万余人死于汽车爆胎)
苏先生在文中很形象地将“汽车;和“人;称之为“城市里的两种动物;。他指出:城市被汽车分成了有车族和无车族,但事实上,城市人被汽车分成了另外两种人:人和汽车。汽车也是一种人口。它要吃、要住、要保养、要打扮、不断消费、经常闯祸(大型凶器),它对资源(尤其是能源、土地和道路)的需求甚至大过了任何一个活人——养一辆车比养一个人有时会更麻烦。最要命的是,汽车这种人口的出生及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城市人口,它溢出了机动车道,溢出了停车场,溢出了城市道路,令整个城市陷入汽车的汪洋大海。人与汽车争宠,目前赢的是汽车。虽然都打着“人居;的幌子,但中国的城市现在真的是在为汽车而造,因汽车而改变——汽车版城市正在消灭自行车版城市,乡间小路正在变成新的停车场,旅游胜境停车场正在快速吞噬着田园风光,唯有公交版城市、地铁版城市尚有喘息空间。汽车与人争地,汽车与人争位,汽车与人争市,汽车一定是赢家。
苏先生为此警告至: “控制的不好城市人‘毁于’汽车;。汽车在中国除了作为代步交通工具,依然避免不了成为财富的象征和社会地位的符号。汽车的广告语不约而同地强化着自己的财富象征与身份象征属性,加上传媒的合谋,潜意识地毒化了本已贫富分化的空气,并为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者过分地给了暗示,间接导致公共交通的发展缓慢和私家车的泛滥,使交通出行的选择向私家车倾斜与集中。大城市交通严重拥堵(尽管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空气污染停车位日益严重紧缺,已经形成社会问题(汽车销售市场应该加快下乡,促进农村交通和经济发展),如果有谁提议应该综合考虑,应该调控大城市汽车保有量,应该有计划的调整汽车与道路的矛盾,社会会群起而攻之,谴责不支持汽车行业发展,汽车消费。
今天在国人充分享受中国式的所谓“汽车文明;时,苏先生却称之为“弱智化的文明;。他为此写到:十几年前的今天,社会学家郑也夫发表《轿车文明批判》,引起社会哗然。他写道:“轿车洪流的涌入没有加快交通速度,却污染、堵塞、毒化着城市。它的巨大的停车场侵吞了街心公园,它的无休无止的道路扩建蚕食了城市的剧院、艺术馆、绿茵场,它打破了城市甚至郊区的宁静……如果汽车文明注定将成为西洋文明,我们为什么要随它走入死亡的港湾。如果汽车所代表的功利哲学和黑色文明注定将融进绿色思潮中,我们为什么不及早为它谋划。但是我们回不去了,尽管这样的努力还在尝试:从几年前起,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第一个将汽车逐出市中心的大城市,实现“无车城;,各大停车场正在改为草坪;欧洲36个国家的近千个城市举办了“无汽车日;活动。
苏先生悲天怜地哀唉道:我们不是要退回到骑自行车,二是要回到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保持不让自己身体的功能退化,保持与不断发掘原始的基本的动手能力。包括汽车在内,太多“科技;使生命本身的功能退化了,从大脑到四肢,从上半身到下半身,抵抗力下降,患病率上升。我们点眼药水而不再做眼保健操了,发短信而不练少林一指禅了,用电脑而不用算盘了,开空调而不吹电扇了,开车而不走路了,上跑步机而不再跑步了,吃伟哥而不健身了,请钟点工而不会做家务了,买现成品而不会做手工了……我们是这样地过于依赖发达的商业社会了,毫无保留的相信新科技成了我们的惯性思维,我们安于享受精确、快速、标准化。
他接着写道:爱因斯坦发现伟大的相对论公式的时候,是没有计算机的。全国的工匠建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是没有建筑CAD软件的。中国拥有八大菜系和满汉全席的时候,是没有麦当劳和便当盒饭的。马可波罗和徐霞客游历中国的时候,是没有汽车的。瞧,没有“科技;的精确、快速、标准化,“人;依然可以做到这么好。
为此他再次大声嗟呼:在传媒宣扬的消费观里,在城市规划的交通系统里,别让“人;的位置被压扁在车流之下。城市是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自己的。试图走出这样的悖论吧:汽车载着我们和“新生活;一起兜风,我们的“新生活;却又将毁于汽车。汽车无错,错的是对汽车的疯狂,为此牺牲了城市、效率及生活质量。现在,中国城市室外最大的声音源有两个:建筑和汽车。除了在画地为牢的步行街,你还听得到人声吗?!
苏晖先生卖车,而笔者造车;我们都靠汽车吃饭,没有汽车,我俩也许都得饿死、冻死,但我们都是所谓汽车文明与汽车文化的坚定反对者,反对这种行走机器带给全人类的不是福祉而是祸害,是近代人类社会出现的“伪汽车文明和文化;。汽车虽牵引了中国的经济的高度发展,但中国社会为此却付出了因毒气而窒息的惨痛代价。
日前,汽车著名分析师卫金桥先生撰文写道:“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国家,两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汽车、飞机、轮船、动力机械以及使用传统燃料的其它工具)二氧化碳排放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比例已经超过20%,这和欧洲以及日本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逐步降低形成鲜明对照。如果中国内汽车新增数量以1500万辆估计,以当前国产汽车接近200g/km的排放、年均每车的行驶里程以3万公里(乘用车年均大概2万、商用车估计会大大超过这个数字)计算,单是新增汽车的排放总量为0.2X3X1500900亿公斤=0.9亿吨……;
金先生分析指出:“目前全年年二氧化碳排放大约在200~220亿吨左右,中国和美国大概各占20%,也就是各40亿吨,所以,单是新增汽车为二氧化碳的增量就是2.25%,如果中国汽车如同期望的达到3000万辆的规模,即使届时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下降到150g/km左右,新增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会达到0.15X3X30001350亿公斤=1.35亿吨,这还不算上庞大的保有量,即使按照全球汽车保有量大约150辆/千人的平均水平计算,中国汽车一年二氧化碳的排放为0.2X3X200006亿吨,如果仍然以大约40亿吨的考核指标计算,这个比例将达到惊人的15%,再加上传统燃料动力系统的贡献,运输和动力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会高得吓人……;
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小汽车的销售增长了近十倍,重型卡车的销售上升了六倍多,有1500多万辆卡车奔跑在中国的道路上……,引发了从交通拥堵到污染的各种问题,每年导致数百万计的人死于心肺疾病。导致中国占世界每年石油消费增长的一半和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导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今天,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000多万辆,汽车保有量还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城市家用汽车的增速高达30%上下,因此导致大中城市中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将更加严重和城市气温急速增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一旦进入空气中,一方面可产生温室效应,促进气温升高;另一方面破坏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让阳光直接照射地球表面,加速气温升高,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产生酸雨、黑雨等现象。其次是危害人体健康。氮氧化物、铅化物进入肺部和血液,极大地损害了呼吸系统,造成各种疾病,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并且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据国外一家权威媒体报导:“中国汽车所用柴油的硫含量是美国大多数柴油机所用柴油的130多倍,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落后十多年,并且执行情况参差不齐。即使是达到所谓中国式的排放标准的车辆,其排放的一氧化碳数量也是欧洲车辆的2-3倍,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数量是欧洲车辆的3-5倍。与美国标准相比,中国一氧化碳排放量上限高出了近65%,氮氧化物高出近50%,碳氢化合物则高出3-4倍以上。
汽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有上百种以上,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铅(Pb)、苯并芘(BaP)等。由于汽车尾气多排放在1.5米以下,因此儿童吸入的汽车尾气为成人的两倍。眼下,汽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祸害。然而,这种祸害并没有被中国民众充分认识到,各级政府官员也无法提出相应的公共政策。汽车增多造成的交通堵塞是有目共睹的,其环境危害则一直不被警觉。中国每年有几十万人因为空气污染而死亡,又因空气污染而患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的就更是不计其数,空气污染导致庞大医疗成本狂增的主要原因,工业污染正让位于汽车带来的烟雾污染。
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是由自然环境污染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组成的。如今汽车排放出的尾气气体在当前全球环环境下已取代了粉尘,成为大气环境的方要污染源。当前,中国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占整个城市空气污染的70%,甚至到90%。因此,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罪魁。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但每年都因道路交通事故不断上升的车祸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居世界第一,平均是美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近4倍、日本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3倍、欧盟国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倍。然而交通安全问题却并未被各级政府政要所重视,草菅人命已成为中国各地各级官员的行为习惯了。
目前,全国各大中心城市每天新增的汽车就超过千量,其他各中、小城市也都有数百之规模。照此速度发展下去,汽车保有量的翻番膨胀,必然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巨大的挑战。现在中国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永远没有完工的巨大工地,城市道路网络不停地扩张,但这种“弑鸡取卵;式地急剧扩张,还是难以赶上增长得更快的汽车数量的同时,也为眼下与未来带来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中国这样一个有13多亿人口、公共资源十分紧张的国家里,大多数城市道路建设的滞后、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善、道路的建设总是赶不上汽车业的迅猛发展,既使现在因汽车工业的快速扩张而立即修路架桥、建停车场,这也是一项长期巨大的系统工程。据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近七百个中小城市中,道路总长不足30万公里,而这区区30万公里的城市道路却容纳了全国90%以上的机动车辆,支撑起八成以上经济社会的运行。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和美国一样,恐怕小小的地球无论从哪一方面也都难以支撑起我们这个泱泱汽车大国的兴起。
汽车虽是人类使役的特殊工具,但汽车消费则是一个全社会过程,其中要占用大量的公共资源,如占道路、占空间、消耗能源、排放废气等,这些都要有成本付出,有些被消耗掉还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钢铁等。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汽油总量的85%和柴油总产量的20%被汽车烧掉,能源紧张与汽车行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在50年内,中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追上美国,中国的道路上就会奔跑着6亿辆小汽车。这一数字将超过世界其它国家小汽车数量的总和,对能源的需求将不言而喻。如果预言成真,中国将在近二年内必将成为第一大油耗和石油进口国。
国家在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和即将出台的《汽车消费政策》中,都强调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产业要大力发展,但切不可为了少数富裕阶层的利益而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切身和根本利益、绝不能因私家轿车的泛滥而损害绝大多数民众的身体健康、削减城市公共交通为其代价,如果这样的汽车文明带给中国绝大多数人的不是福祉而是祸水,我们宁可回到牛拖马拉的时代。因此,在现阶段鼓励大力发展家用轿车的政策既缺乏科学依据又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今天,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地向美国靠拢,基本已经成为驾在轮子上的国家,越来越依赖汽车这个“轮子;。但如果真的象美国一样成为一个“驾;在轮子上的国家,那对中国人民来说不是福祉,而是全世界民众的灾难!汽车社会是中国无力承受的生活方式,如今中国跳入汽车社会这个陷阱而越陷越深,最终将会被淹灭。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