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汽车工业发展须越六大藩篱
摘要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存在六大主要问题,首先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第二自主品牌综合竞争力较弱,第三产品节能减排技术亟待提高,第四零部件发展滞后,整零关系还不协调,第五产业组织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第六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不够明晰。...
我国汽车工业始建于1953年,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为标志。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车型品种齐全、结构趋于合理、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技术水平日益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提高、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逐步完善的现代汽车工业体系,基本上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生产大国,并正在向建设世界汽车产业强国的新目标迈进。但是,真正实现从生产大国向强国跨越,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顾翔华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存在六大主要问题,首先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第二自主品牌综合竞争力较弱,第三产品节能减排技术亟待提高,第四零部件发展滞后,整零关系还不协调,第五产业组织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第六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不够明晰。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通过多年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迅速提升了国内汽车整车、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水平,形成了较完整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培养了从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到市场营销的人才队伍。“目前,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形成了车身开发能力,对整车和重要总成具备了二次开发和匹配开发的能力。但是,由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缺乏足够的研发人才、开发平台、技术体系、知识产权等方面积累。”顾翔华谈到,我国整车生产企业在乘用车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和平台技术,商用车产品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等零部件方面尚未掌握核心技术。整车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跨国公司相比还相差较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汽车市场的开放程度迅速提高。汽车零部件独资、合资企业已达1200家。外资零部件企业基本占据了汽车零部件高端技术产品的主要市场份额,基本形成了对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中央控制器等产品的垄断格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极大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
自主品牌综合竞争力较弱
当前国内汽车产业在自主开发能力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自主品牌综合竞争力较弱,顾翔华认为,主要存在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研发资金持续投入能力不足、研发资金使用效率低、研发基础能力薄弱、缺乏关键性技术储备和重大技术突破、人才结构不均衡、零部件支撑能力弱、缺乏完整的产业研究开发体系等问题。
首先,国家政策扶持力度有限,对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依然不足,尤其是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方面,传统汽车减碳、节能减排技术攻关方面,以及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近两个五年计划在汽车行业的国家科技投入不足30亿元,而美国的PNGV、FREEDOMCAR等计划投入均数以百亿美元计,近期美国在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方面政府投入即达到24亿美元。
第二,“十一五”期间,汽车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企业都在考虑研发和自主创新,但行业企业研发投入总体投入还是不够,投资比例小,资金总量少(我国仅占销售额的1.7%左右,而国外大企业一般达到了3%~5%)。国际前六大汽车集团年研发资金均在40到80亿美元之间,我国最大汽车集团年科技研发经费仅达到100多亿元。
第三,我国汽车企业对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经验,尚未建立健全科学培养各类人才的制度和流程。
第四,国内汽车企业的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上,发明专利太少,高端技术仍依赖跨国公司和国外研究机构。
第五,由于历史条块分割等原因,我国基础理论、电子技术、加工制造业水平较弱。上游产业的支撑力度不够,使得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第六,我国自主品牌整车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还不足,由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起步较晚,品牌的树立还缺乏坚实的自主技术基础,完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及共同成长的市场群体等方面的支撑,尤其在全球市场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综合竞争力尚未形成。
产品节能减排技术亟待提高
我国石油资源严重短缺,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推动汽车产品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但是,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节能减排技术与国际水平还相差很大。
顾翔华具体讲到,汽油机是目前市场应用最广泛的汽车动力之一,提高汽油机的技术水平对于汽车行业节能减排至关重要。我国汽油机技术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在缸内喷射分层燃烧技术、燃烧室优化技术等,轻质材料的应用技术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落后,目前批量装车的产品(系统)仍然需要依赖引进,或由合资企业提供,实现自主发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另外,国内柴油机高速直喷、增压及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等技术已经得到开发和逐步应用,而电控燃油喷射、高压共轨、排气后处理等世界先进技术则处于起步阶段,但在产品方面还是空白。产品结构上,高压共轨技术重型车用柴油机品种较少,轿车用柴油机基本为零。
同样,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经过“十五”、“十一五”的技术攻关,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部分产品实现了小规模生产和示范运行。但整车产品在续驶里程、可靠性和工程化上仍落后于国外先进产品,零部件产业链未形成,产品成本较高。
零部件发展滞后,整零关系还不协调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形成了产业体系,为年产千万辆汽车的生产和为5000万辆汽车的维修服务提供了基本保证,产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近几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整车的发展步伐,更难以对未来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开发与创新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顾翔华认为,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难以形成经济规模。零部件产业缺乏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产业结构,缺乏按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组成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和产品开发明显低于整车产业的水平,缺乏自主创新、自主开发能力,不具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等高端零部件的开发能力,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国内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和以内资为主的零部件企业之间缺乏完整的战略合作关系,没有建立起共性技术平台,协同开发的能力很弱,也制约了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建立。
产业组织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
谈到当前国内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顾翔华说,我国汽车产业中,大企业集团综合实力未达到世界规模,中国汽车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其规模还小很多,而国内年产量低于10万辆的企业占大多数。我国汽车企业规模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持续赢利能力,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导致竞争力不强。
不仅如此,产业重组也存在诸多难点。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依然很低,汽车生产企业厂点多、规模小,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效应难以提升,协同效应差,交易成本高,行业急需推进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
顾翔华分析说,影响重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迅速扩大: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大多数企业还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对联合重组的愿望并不是很迫切。政策不配套:缺乏促进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地方政府驱动作用。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发展汽车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对发展汽车工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一方面担心本地区汽车产业被转移,不支持本地区企业被兼并重组;另一方面对来本地区投资的国内外投资者积极支持,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提供各种便利。跨国公司布局的影响:美、欧、日、韩多种生产体系并存格局难以改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和资源整合。
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不明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正在朝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方向迈进。然而,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越来越快的同时,缺乏总体发展战略的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突出,顾翔华说,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产业总是应急性地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却没有清晰明确的国家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应对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竞争,这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由于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缺失,给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几方面的问题,顾翔华认为,首先是社会资源未能朝着最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行有效整合,产业目标和核心要素反而被部门利益、地区利益无谓耗散,国家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让位于区域和部门经济发展目标;其次,我国汽车产业的经济实力虽然经历了快速发展但仍然不够强大,不论是产业增加值还是创造的就业机会,都不足以支撑它应有的领导地位,汽车产业内的核心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尚缺乏强大的影响力;再次,缺乏自主发展的战略思想,我国部分大型汽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于依赖合资方的品牌和技术,而忽视了自主品牌的培育和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尤其是在以节能、环保和安全为核心的新一轮创新浪潮席卷全球汽车产业之际,我国汽车产业目前还缺乏以新能源发动机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在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方面显然还缺乏准备。
“十二五”目标
顾翔华告诉记者,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汽车工业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建成世界汽车出口重要基地和出口大国,全面提升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地位。
其中,工业增长目标为:汽车产量将达到2500万辆,摩托车产量将达到3800万辆。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达到3%。
结构调整目标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行业排名前5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比2010年提高十个百分点。形成3~4家年产400万辆以上大型企业(集团)。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不断推进传统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的提升;各种混合动力乘用车达到乘用车总量10%~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现商品化。各种纯电动乘用车达到乘用车总产量3%~5%;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运行。各类替代燃料汽车在有条件地区全面实现产业化。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40%。努力实现汽车保有量翻一番,燃油消耗量增加不超过50%的目标。
循环经济目标:所有国产及进口汽车综合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材料的再利用率达80%以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走出去目标:汽车整车出口占汽车总产量的10~15%(含海外生产产品),摩托车出口占总产量的40%(含海外生产产品)。汽车零部件出口形成以进入国际汽车配套体系为主的格局。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