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寻求中国制造业新突破
摘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这是中国制造业必须的战略选择。我们期待一场中国制造业的新突破。...
由博鳌亚洲论坛和瞭望周刊社共同主办的“博鳌制造业圆桌会议”,4月2日于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期间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美、德、法、日、韩和中国的制造业行业领袖,共同为亚洲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路径问诊把脉。
在受国际金融危机拖累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增长速度放缓与增长模式调整并存的阶段以及发达经济体提出“再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此次圆桌会议将主题确定为“亚洲制造业的战略突破”。
这是一个十分厚重又十分现实的话题。
制造业不论对亚洲还是对中国的发展,都影响巨大、意义重大。亚洲工业增加值已占全球三成。2005~2010年,亚洲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1%,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8%,日本为5.4%,印度为5.1%,而美国为11.5%,欧盟为14.2%。
而今,构成亚洲和中国制造业勃兴矩阵的一些因素,已经或者将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的影响肯定是多方面的。
2008年以前,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上升到21.22%,而美国为18.41%,日本为10.88%,德国为5.88%。201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目前我国已有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出口量也是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2004~2010年间,中国工业对GDP的贡献率均超过40%,对GDP的拉动均在4个百分点以上(除2009年为3.7外)。
当前,需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快速形成的生产能力,是面向全球化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规模,是按照美国家庭的高负债、欧洲政府的高负债这种负债型消费需求形成的,已经并进一步发生的美国家庭的“去债务化”和欧洲政府的“去债务化”,无疑会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现在人们又注意到欧美提出“再工业化”、重回实体经济的实质,或许在于抢占全球产业科技的制高点,并在高端制造业上进一步把握全球产业的引领权。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还会受到可能发生的新变化影响。
应当说,世界经济环境的这种变化,至少带给我们两大直接挑战:
一是必须为我国的制造能力找到新的市场支撑。外界环境的变化已经给我国扩大内需形成了倒逼机制。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面向外需的庞大生产能力,能否用很小的代价转为面向内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挑战。
而从另一个方面看,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2011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历史性地突破了50%,达到51.27%,未来每年仍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市化将创造我国最大的内需。
同时,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带来的消费结构升级,会带来一个快速增长的10亿人口级别的国内消费市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未曾拥有过的。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国内市场是千万人级别的,美日俄是亿人级规模的,而当前中国的工业化则是与13亿人口及市场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中国制造业所拥有的最大优势也是最大机遇之一。中国的大市场会给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强大的、现实的市场支撑。
二是必须加速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成本和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不可能再延续。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劳动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制造业原来的一些比较优势可能会减弱。如,从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当前越南是约每月1000元,印度大概是600元,而中国东部沿海已经达到了2500元至3000元。总的来看,随着能源资源、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国制造业的综合成本已超过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这让有些制造业企业感到一定程度的迷失甚至恐慌。
而从积极的方向去考量,这也许正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必经过程。不可能一味靠成本因素抑或牺牲环境、资源支撑制造业的发展,也不应甘于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要掌握全球制造业话语权,就需要不断寻找、培植、提升制造业的“新比较优势”,必须主动攻破转型升级这个关口。
制造业不仅是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载体,也仍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断提升的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完整的产业集群、不断增强的基础设施等等,仍旧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优势所在。
同时,需要认清竞争实力的提升状况将决定是否具备未来的竞争优势。
短期看,中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向“结构性”挑战;从长远看,则面临科技发展和新兴产业振兴的挑战,尽管人们还无法十分精确地预判新兴产业将怎样带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但是全球经济洗牌、全球制造业结构调整已然开始。
面对市场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唯有科技的不断创新,才会使中国的工业文明和社会文明迎来新突破。必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创新可以创造需求,创新可以引领需求。新的产品往往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中国制造业产品总体上质量不错,但缺乏原创性产品,缺乏创新性产品。作为制造业企业,要做大做强,需要培育两个核心要素,一是要拥有核心技术,二是注意不可复制性的建立,包括在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上的不易被复制性,同样在营销模式上也要有所突破。
特别需要实行鼓励创新的政策,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不仅在研发投入占比方面低于跨国公司,在研发投入总量上更是远远落后。比如,2010年微软公司研发投入达86亿美元,英特尔公司84亿美元,而中国当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全部研发经费仅737亿元人民币,约合113亿美元。
无数实例证明,在产业价值链中,谁掌握了高附加值部分,谁就能在获利上不断创新高;倘若长期停留在代工层面,便只会获取微薄利润。
因此,唯有加速转型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升研发能力,开发品牌,朝“微笑曲线”两端发展,才会开辟出突围制胜之道。一定要全力规避惨遭市场淘汰时才如梦初醒的局面。
需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围绕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创造中国制造业的新一轮增长。
“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我们应当带着智慧登高望远。
机遇永远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埋头拉好做实做强实体经济之车,同时要抬起头来,紧盯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
从未来发展来看,新能源、服务产业以及其他需要创新的传统行业,都有机会成为新的盈利产业。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能够也必须搭上“新兴产业”这趟快车,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并加入全球化布局。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这是中国制造业必须的战略选择。我们期待一场中国制造业的新突破。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