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浅谈矿山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012-08-13 07:49:00作者:张建国 冯刚 郭长进来源:
摘要从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现状出发,多方面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矿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结合现阶段矿企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效益,更加深入的说明了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近几年来,随着矿山行业的持续发展,企业领导层也充分认识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目前,矿山企业已经逐步进入数字化建设高峰期,尤其是应用ERP先进理念和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等成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必要手段,这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并不断为企业带来直接或者间接效益。
一、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采矿行业是以自然资源为生产对象的古老产业,绝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劳动密集性阶段,信息化程度很低。近年来,我国矿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面临着的问题也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矿业后备储量缺乏,技术装备普遍落后于国外15~20年。
(二)、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全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50%,比发达国家低10%~20%。
(三)、矿业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采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来自环境治理的压力与日俱增。
(四)、来自国外市场的高产、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矿产竞争激烈,为此,我国矿山企业降成本、提质量、抢市场面临着严峻形势。
信息化作为当今缩短信息传输距离、降低信息成本的有效工具,对于布局分散、不易管理的矿山企业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国矿企在信息化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程序的发展,如首钢矿业、河北钢铁矿业、紫金矿业、宝钢梅山矿业等,但总体状况仍然不太乐观,在矿山勘察、规划、设计、生产、管理等信息化“软”领域,与发达国家矿企差距越来越大,如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我国大多数矿企没有把信息资源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加以统筹开发和利用,更没有形成系统性能稳定、信息资源充足的信息基础[1]。
二、信息化建设与投资的必要性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要求
国际知名软件往往都包含着许多管理思想和新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以SAP为例,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都大多数都采用了SAP作为他们的管理平台,如:微软、IBM、可口可乐、雀巢、宝洁、通用、福特、松下、GE等,最优秀企业的业务模式和流程已经包含在软件包中,即“Best Practise”--“最佳业务实践”,而这些成熟的业务实践正是企业目前的需求和将来发展、变化、调整的需要。
(二)企业集团化运作和战略扩张的要求
矿山企业的分布形式表现为散而广,管理模式趋向于“集团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面临一种“分散管理,集中控制”的管理要求,不管企业有多少个事业部、分厂、二级法人单位、服务中心等,都能够控制其要点,保证集团统一的战略和协调动作,不会出现因为内部问题而造成大的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企业集群化运作和供应链扩展的要求
所谓企业的“集群化”运作和“集团化”运作不同,“集团化”主要是指企业内部,是总部和各子公司或业务单元的关系,而“集群化”是指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供应商和客户群,甚至还可能包括竞争对手,随着我国矿山企业不断的做大做强,企业“集群化”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企业采用产业集群化运作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各种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进而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降低各种风险,提高了集群整体运作效率,最终取得集群的最大规模效益[2]。
三、效果分析
由于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并非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不能直接进行投资利润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等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分析,但其带来的更多是无形的、间接的、长期的效益,因此不能直接以投入产出衡量其价值,而应从技术、财务、时间、资源等方面对能否满足信息化项目的效益目标进行分析,因此,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实际效果需要一个长期运行、建设的过程。现从宏观角度分析、评价信息化建设为矿山企业所带来的效益。
(一)系统运行集成化:这是信息化应用在技术解决方案方面最基本的表现。ERP系统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了一体化管理和集中管控,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了对“供应链”的跟踪和管理,系统应用跨越了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公司级企业,业务实现也达到了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决策数据分析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全打破了传统信息系统“信息孤岛”的现象,数据集成化、透明化、高效化得到了充分体现[3]。
1、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了采购各环节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了采购量、库存量等,由厂矿多级管理变为总部一级集中管理模式,库存量和库存资金占用减少较多。
2、控制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3、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减少坏账、呆账金额等。
4、一级到五级系统的全面贯通:分步式控制、过程控制、生产制造执行、项目建设及采购供应、商务智能分析、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的信息化系统,有效的将计量、质检、监测系统、执行系统、ERP系统、智能系统等进行全面集成,实现了设备、车间班组、厂矿、公司、集团数据的全程共享,在系统中具有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并且全面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为企业进行问题分析、决策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5、搭建安全高效的网络体系:通过信息化建设项目对原有老的信息化设备进行升级,并将所有信息化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对周围环境如温度、湿度、噪音等及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理想状态下可实现无人值守,为企业信息交互打造坚实的网络防火墙,无人监控如图1所示。
图1 无人监控示意图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渠本强:被“隆中对”改变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