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中小企业发力节能减排

2012-08-28 09:13:00作者:李韵来源:

摘要完善的发展机制、中小企业的参与力度、中央与地方的合作共力,是“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行业发展的关键。...

  7月11日,国务院讨论通过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节能减排领域定下了主旋律。

  《规划》提出了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提高能效水平,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四大任务。另外,还提出了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脱硫脱硝、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示范推广、节能减排能力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四大任务、十项工程措施,是本次节能减排政策的最大亮点。

  赛迪投资顾问业务总监黄武俊认为:“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两方面需要合力推动节能减排。经济方面依靠专项基金促使企业市场机制的形成,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利用信息化来优化节能减排。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专项基金去补助这个模式的创新。技术手段上来讲,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包括新技术新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淘汰落后产能。”

  其实,2012年前几个月,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发展态势良好,让整个行业信心大增,企业活力大大加强。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35%,超额完成年度下降5%的预期目标。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总量的比重为43.8%,较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对比分析2012年和2011年的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炼铁、炼钢、电解铝等部分高耗能行业的整体技术工艺装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技术节能空间收窄。西部12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7%),新疆、贵州、青海、宁夏等地的工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10%,远高于全国工业用电量增速(3.7%)的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对重点用能企业,国家提出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与以行政手段推进重点工业用能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相比,中小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内生动力不足。

  赛迪智库《2012年下半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走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上半年工业能源消费量增速趋缓,工业节能减排形势好于预期;四大高载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部分重点用能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空间缩小,技术节能难度加大;西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节能减排压力激增;重点工业用能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序推进。”

  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政府就开始强调节能的重要性,并订下能源发展战略: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多元化发展。从政策看是很清楚的,把节能和能源转换效率放在最前。但我们国家目前单位GDP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4倍以上,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如何借助新政策利好既实现节能减排又重视经济效率?这些都成了业界关注的重点。

  “十二五”新风向

  与“十一五”政策相比,“十二五”政策将很大的力度倾向在了中小企业上。

  赛迪智库工业节能与环保研究所高级咨询师王煦认为:“‘十一五’期间政策的重点放在了大型企业,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九个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标准是这些企业2004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18万吨标准煤以上。‘十二五’期间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进一步扩展到‘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万家企业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以及有关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通过这两个行动,大型企业的节能空间已经不大了。中小企业不同,尽管单个的中小企业耗能量不大,但是中小企业数量多、涉及行业广、社会影响大,将是进一步推进节能的主力军。对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淘汰落后产能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现有各类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服务平台建设和培训教育、节能诊断、清洁生产审核、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融资机制,落实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政策等。”

  黄武俊认为“十一五”提出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其间按照《节约能源法》要求以及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国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2.59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1.91吨。五年累计下降26%,实现节能量6.3亿吨标准煤。另外,工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排放量也逐年下降。

  黄武俊:“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十一五’末的减排目标,采取了很多不良的措施。比如拉闸限电、收取高额的排污费或是行政手段去强制企业节能减排,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从五年一次考核变成了每年一次考核,从具体的考核指标来看,有几个因素是个难点。各个地区节能减排量的评估,“十二五”期间,各个省市的目标已经有所差别了。东部地区的节能减排奖励更多一些,指标就更高。青海地区的节能减排奖励比较少,指标也比较低。未来市场投资的一些机会节能减排一些重点污染源的控制,节能减排量化的一些考核,环保物联网的建立,信息化的投资,包括省市到国家层面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

  企业成为主力军

  “十二五”期间,企业为主、政策为辅已经成了行业发展的共识,而在企业大军中,中小企业又是作战能力最强的核心军团。

  王煦分析称:“企业是节能的主体,推动企业节能减排还是要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比如企业确实从节能改造中获取了更大的利益,自然会有内生的动力,政府引导更多是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黄武俊表示:“以企业自主监管为主,政府指导为辅。如果扶持政策退出,影响的层面应该不是很大。因为节能示范企业因为节能减排投入而带来更高的效益,其他企业会主动效仿,形成一种企业自发节能减排的氛围。EMC这种模式对企业自发的节能减排有很大的好处。政府只要提供一些融资渠道或是信用担保服务就可以做得很好。”

  在如何强化中小企业在节能减排领域中地位的问题上,赛迪智库工业节能与环保研究所认为:“加大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咨询;针对中小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国家需要研究制定差异化的工业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继续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范围,扩大节能家电产品覆盖范围,将量大面广的工业耗能产品列入补贴范围。”

  对于政府提供的奖励机制,黄武俊认为:“从政府资金层面以及节能减排的重大任务来看,其实奖励资金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虽然政府投入很多资金,这些钱也因为管理漏洞等原因难以有效地发放到最需要的企业手中,但是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机制带来的正面影响。”

  王煦认为:“为了推动企业加快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都安排了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对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给予适当支持和奖励。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制定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副总经理温杰认为:“对企业节能的奖励措施会使环保业市场繁荣,带动产业的良好发展。国家推出节能减排计划,会产生很大的环境治理市场需求,一部分大中型企业会得到更多的业务,带动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但是因为治理需求大,会出现很多新的企业,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国家很重视这一块,但是目前还没有出台环保相关产业的严格标准。”

  此外,加强中央与地方合作,是“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达成的关键。

  “节能减排这种从国家层面制定的目标,例如单位GDP的能耗,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的排放,中央层面落实到省市、落实到各个地方、落实到园区,最后落实到企业,减排任务的逐层下放。从地方配合中央层面来看,中央给本地区做好哪些工作,分配了多少任务,怎样去落实,需要很大的功夫。对县市园区重点行业的调研,摸清摸透才能制定详细的标准,这样节能减排工作才能更加的有序。”黄武俊分析称。

  黄武俊说:“江浙地区因为经济比较发达,国家下达给东部沿海地区节能减排任务力度很大,所以要利用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把节能减排做好。”

  在黄武俊看来,对于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有人认为节能减排做得差是因为这些地区几乎不需要去做什么节能减排。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发达,随之而来的能耗和污染问题也严重,需要很大的力度去做节能减排,这是矛盾的两面化。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