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铜牛信息:审时度势 不断谋变
摘要曾为“神九”男女航天员研制内衣的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牛集团”)信息化一直走在纺织行业前列。...
独立契机
2000年之后制造业整体面临着行业的转型大势,为推进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北京市科委在各行业推选领先企业做信息化示范项目。作为纺织行业的领军企业,铜牛集团曾经连续三次得到北京科委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支持,形成了许多面向行业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与铜牛集团同时获得项目支持的是同仁堂、燕京啤酒、北汽福田等行业标杆企业。
铜牛信息CEO 高鸿波
自2002年起,高鸿波带队的信息中心先后实施了ERP、CRM、OA等核心系统,为生产制造和企业经营提供支持。2005年,铜牛集团中标北京科委的MES系统示范项目。07年中标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示范项目。从2002年起,铜牛IT还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机所合作,从技术层面为铜牛集团提供支持,在此过程中铜牛IT逐步形成了面向行业的管理软件和管理思想。
高鸿波希望将铜牛集团的信息化成绩进行产业化推广普及到纺织领域。铜牛集团的领导层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他们从高鸿波的描述中也看到了铜牛IT独立的不错的远景,表示支持。据此,2005年起初只有7个人的铜牛信息成立。
铜牛信息得以独立也与高鸿波自身的成长背景有关。他本科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改修经济学,自1999年来到铜牛集团他一直在投资发展部任职,直到部长,主要负责企业改制、重组、投资、统计、审计、设备能源计量管理和信息化。他参与了铜牛从传统纺织企业向现代企业改制重组的全过程,对企业经营、股权、法人治理结构调整都有很清晰的认识。“信息中心承担相当大的职责,它直接支持着企业的生产制造和经营活动,从投资发展部独立出来企业会受益很大。”
独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独立之初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铜牛信息与母公司协议,第一年铜牛集团将所有的IT服务外包给铜牛信息,7人团队所需要的费用以IT技术服务费的形式付给铜牛信息。第二年,铜牛集团只需要拨给60%,第三年30%,第四年便实现自负盈亏。为了将产品推向市场,铜牛信息做了大量艰辛的市场营销工作,研发人员转变观念也开始做市场推广。值得骄傲的是,铜牛信息第一年就做到了30多家纺织企业。
高鸿波说,铜牛信息最大的优势就是源于纺织,有深厚的行业背景,“我们太了解纺织行业了,哪里存在问题,哪里难解决我们都一目了然。”他们做的总体设计报告中对生产制造理念的理解,总是能够跟车间主任、厂长这些专业管理层零距离沟通。与市场上专业的IT服务商相比,铜牛信息也具有价格优势。而且,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投资相对较少,很多人不愿意去涉及这个领域。这也是后来铜牛信息转型的一大因素。
IT部门独立不是头脑一热就能一哄而上的事情,它需要具备很多条件。“你的产品是否过硬,能否适应市场,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有没有可以调动的资源能够支持IT公司开展市场活动。母公司管理层对于独立持什么样的态度,都需要充分考虑。”高鸿波说,铜牛信息独立时给董事会出具的可行性报告达几十页,“领导层无论问到什么问题,我都要有解决方案。”
再次谋变
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首当其冲的就是出口大幅下滑,对纺织行业影响深重。2008年,铜牛信息再次谋变,依据铜牛集团自身的资源优势,富余的厂房,充沛的电力,良好的地理位置,铜牛信息转向主营数据中心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以及主要针对苹果等国际化企业的IT外包。铜牛信息战略上一直很清晰,如今的发展已经与独立之初的想法有了根本性变化。“如果我们不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陷在纺织行业的泥潭中,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铜牛信息现在在中央电视台新址东侧5A级写字楼铜牛国际大厦和位于天坛南侧的金坛大厦分别建有1200平米和3600平米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机房。依托两大数据中心,铜牛信息也开始推出云计算、CDN等增值服务。
在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中心服务上,铜牛信息现在已经有1000多家用户,百度、韩国SK、环球时报这些响当当的企业都是铜牛信息的客户。今年的盈利能够达到1000多万,团队规模从当初的7人扩大到现在的100多人。2010年12月,经北京国资委批准,铜牛信息改制为北京铜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标是创业板上市。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石化企业“两化融合”的综述与探讨
下一篇:铜牛信息:审时度势 不断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