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范贺军:一个门外汉的CIO之路

2012-10-26 09:56:24作者:崔婧来源:

摘要阴差阳错,范贺军最终还是把业余兴趣当成了自己的职业,并有所建树。 ...

  10月的一天,北京凯晨世贸中心中座10层中化化肥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办公室。

  范贺军比往常来得稍微早了一些。因为今天是加拿大钾肥公司为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化化肥)供货的日子。他要通过集成的ERP和分销系统实时监控钾肥的运送过程,从发运、海上运输监控、港口通关、港口库存、港口灌包,一直到货物进入到中化化肥一线仓库。

  这只是此套系统监控的一小部分内容。此外,中化化肥自己的生产网点、国内其他供应商的相关数据也都可以实时监控。今年上半年,中化化肥通过对2000余家分销中心不断优化,可以为大客户提供直销服务,并提供测土、配肥和指导等综合服务,目前这一计划正在进行。

  业务模式的创新终究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范贺军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IT部门只有不断优化和扩充信息化系统,才能适应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业务模式的不断调整,而我们IT部门也将为此不断努力。”

  范贺军还是计算机在中国发展变化的亲历者。从PC机、局域网络搭建、单机应用到后来大型系统的实施,他都参与其中,然而他却并非科班出生,从一个门外汉到中化化肥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他是如何做到的?

\

  初识

  范贺军的信息化之旅还得回到28年前。1984年,华北水电学院毕业后,学电力专业的范贺军被分配到东北的一家发电厂,做电力控制工作。

  凭借着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范贺军开始了与IT的“亲密接触”。上世纪80年代初,微型计算机进入中国,各企业开始推动微机在企业里的应用。可是当时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很少,刚刚大学毕业的范贺军学习计算机非常快,受到厂里领导的肯定。两年后,范贺军调到东北电力信息化部门工作,从生产控制转向信息化管理工作。

  其实,他对计算机的热爱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上大学的时候,范贺军很愿意学计算机课程。有一次编程考试,计算机老师把他的答卷拿出来讨论,当同学们看到范贺军编写的程序和平时的完全不一样,90%以上的人认为这是错误的答案。这时候,老师却说,此解虽然和常规的方法不一样,但是效果是一样的。这时候,有同学对范贺军说,干脆以后从事计算机工作挺好的。事实上,范贺军的职业生涯竟被这位同学言中了。

  当时,范贺军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碰到难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可以请教的前辈,画流程图、写代码、建数据库全靠自学。

  读书自然成为他学习最直接的途径。每次出差,工作之余,他都要逛书店,看到与计算机相关的书就会买下来。有一次范贺军到南方出差,中途在沈阳转车,等车之余,他又走进了沈阳的书店。周明德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一下就被他看到了,但是他又要到别的地方出差,拿着一本书很麻烦。这方面的书在那个时候很少,范贺军怕回来的时候书卖掉了,竟然偷偷把书着藏到别的书架里,返途回到沈阳后把书拿出来买。

  那时候,范贺军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很多朋友不理解他的举动,问他:“人家买历史方面的书是因为有保存价值,你没这么多计算机书又为什么呢?计算机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这些书可能你还没看完就被淘汰了。”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