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寻找PLM的成长密码
2012-11-07 14:44:22作者:赵文功来源:
摘要尽管PLM系统在应用层面的外延不断地拓展,但是其在实施的流程化、服务的专业化、生态环境的产业化、咨询的行业化等,都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那么,未来的PLM系统,该如何走向成熟呢?本文将作出说明。...
PLM在应用企业当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虽然PLM系统在应用层面的外延不断地拓展,但是其在实施的流程化、服务的专业化、生态环境的产业化、咨询的行业化等,都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那么,未来的PLM系统,该如何走向成熟呢?
谈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ERP系统。
事实上,作为更早出现的ERP系统,虽然其业务过程相对固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无论是企业自主开发ERP还是以二次开发为主要实施模式,当年ERP的应用同样经历了同一个系统在不同企业实施都各不相同的过程。但是现在,ERP系统已经基本做到了:在实施和应用ERP系统的过程当中,90%的工作是配置选择,而不是重新定义。这就是因为ERP系统目前已经能够为应用企业提供海量的模板库,来适应各个行业各个专业的需求,不再有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这一方面得益于ERP系统本身的技术发展,但是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ERP领域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关人才,以SAP这样的公司为例,其在中国就有超过一万多名经过认证的顾问,类似地,市场上的任何一家PLM厂商的认证顾问在国内最多不超过一千名,大部分是几百名。大量人才的出现,就使得在该领域当中,逐渐出现了很多独立于原厂商、原系统提供商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包括咨询、实施、二次开发和后期维护服务等。而且,其所服务的领域也更加细化:有人只针对机械行业提供服务,有人服务于化工行业,有人只做物流管理,有人专攻财务管理……
到目前为止,ERP软件的商业化成熟度已经基本定型,其应用模式、应用规范,已经被市场接受,被用户接受,被该行业当中的大部分系统提供商所接受。与其相对,PLM由于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的想法都是动态的,因此并没有统一的应用规范,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很多ERP的发展经验,可以为PLM所借鉴。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PLM所涉及的产品研发业务进行定义和统一认识。目前,由于PLM所面对的市场、应用范畴、复杂的研发响应过程本身,无论在应用企业当中,还是在PLM提供商,对于PLM的应用模式都还没有形成主流的统一认识,还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这里谈到的PLM应用模式,是指用户和PLM系统对具体业务的执行过程和执行流程的定义。
正是由于对应用模式的认识不统一,就使得每家应用企业对相同的业务会有不同的解决策略,每个PLM系统提供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也都各不相同。同时,每个人对PLM应用模式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需求,要满足这么多的需求和迎合这么多不同的理解,显然,仅凭单一一个PLM软件系统是难以为继的。
举例来讲,最简单和常用的一种应用模式——更改管理。在国际上,相关的国际组织实际上对应用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更改管理”业务有过非常严格的定义,不同阶段、不同方式和不同深度的更改需求都有其对应的严格的更改流程。但是,这种更改模式由于太过生硬、严格,因此在中国的企业当中实施非常难,效率非常低。所以,目前的情况是,航天企业有适合本行业的更改模式,航空企业有适合自己设计流程的更改模式,汽车企业的更改模式也有自己的特色……每个行业都不一样。那么,如果要满足各个行业不同的需求,PLM系统就要非常的庞杂。现在的问题,就是要综合各个行业对更改业务的需求,制定一个可以被各个行业接受的业务流程,用其引导所有的中国企业在更改环节,既能靠近国际规范,又适应国内用户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被市场接受。这,就是应用模式的固化、标准化、主流化和规范化。
而这种企业应用模式的定义,不是某一个PLM厂商的工作,也不是软件本身要做的工作。更多的,是整个PLM行业环境的问题。
对于PLM系统本身来讲,应用模式标准化了以后,PLM厂商就可以针对某一类业务需求、某一个应用模块或某一个应用领域形成一个尽量主流的、单一的、能够为大家所认可的业务实现模式。从而逐渐减少PLM软件应用模式的多样化问题。逐渐地,PLM市场未来的应用才能逐渐规范化、主流化和标准化。一旦形成了标准化的PLM应用模式,那么PLM系统本身也就逐渐成熟起来了。未来,PLM将不再依靠本地化员工参照本地的需求重新定制本地化的产品,而是到了用户选用层面以后,就如同ERP一样,用户只需要选择要用的模块,配置模板的过程,而不再是对原生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和二次扩展这样大量的消耗非常多人力时间的实施过程。
这一方面可以理解是行业化应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专业化的应用,如系统工程、需求管理等。这些共性的企业应用需求,同样也是标准化的PLM应用模式。
可以预见的是,由于PLM系统需要管理的业务和数据模式更加复杂,因此从以二次开发为主的实施过程到模块化为主的实施过程,PLM所要经历的周期应该比ERP系统更长。
而这样一个转型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两点作为支撑:首先,就是PLM要有一定的市场覆盖率,也就是说,在高认知度的市场语境中,PLM系统提供商的主要生存方式不再是你死我活的软件销售血拼,而是以更重要的提供综合应用服务和实现企业价值为普遍接受的市场导向,则PLM的实施和服务就在PLM系统提供商的财务报表当中更加重要,这个时候,PLM系统提供商才会有动力去集中解决系统实施和应用的问题。第二,一旦PLM系统的实施和应用模式发生变化,那么未来PLM的市场评价体系也会发生变化,会有更多的第三方机构出现,不再以PLM系统的软件功能为主要评价指标,更多会将关注的重心放在PLM系统对行业需求的覆盖以及系统对用户业务的支持方面。
对于更长久的未来,无论是对于PLM还是对于ERP,都需要一个全新的管理思想和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发展出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CIO要消除IT消费化中的阵痛
下一篇:寻找PLM的成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