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英特尔风云

2013-01-10 16:48:06作者:本报记者 徐有伟来源:

摘要英特尔走过了坎坷而又辉煌的44个岁月,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英特尔,梳理和记录下这家业界重量级企业的技术成长经历,重现它在IT产业博大精深的棋局中的精彩对局,透过竞争者的视角来透视英特尔传奇式的成长。...

  初生与重生

  1968年是世界历史上空前动荡的一年,但25年后《福布斯》杂志一位专栏作家却这样写到:这一年只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英特尔创立。是的,就在这一年的7月18日,有3个年轻人(被称为半导体“摇篮”的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负责人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实验室总监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副总监安迪·格鲁夫 )仅用5分钟时间,通过1个电话,获得250万美金,成立了一家公司,它就是英特尔。成立之初的英特尔仅有30名员工,原始投资也只不过250万美元。1969年9月,它推出了第一款金属氧化半导体芯片1101,结果在与主流产品的竞争中败下阵来。1970年10月,英特尔推出第三个产品,1103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两年之后,1103成了当时世界上销量最大的半导体存储器,英特尔提出著名的“英特尔公司说到做到”(Intel delivers)口号。1971年,英特尔完成IPO,这也是公司第一年赢利——105万美元。

  无论是天生的领导者诺伊斯,还是技术奇才摩尔;无论是“偏执狂”格鲁夫,有教授风范的贝瑞特,还是极具市场敏感的现任CEO欧德宁,似乎英特尔的每一位掌舵人都有着迥异的独特个性,却也极其一致地让逆水行舟的公司一直傲立潮头。也许你不曾想到,当时强大的英特尔也曾深陷死亡之谷。“我们已经迷失了方向!”时任CEO格鲁夫这样描述决定未来命运的变革前夜。它的危机是从日本厂商大举进攻开始的,1984年的秋天,一切都变了。尽管技术上英特尔并不落后,但作为“第二供应商”的日本厂商并没有因为得到英特尔的技术授权就放弃了进攻,而是利用日本财团的支持和倾销手段将英特尔逼向了绝境。

  第一桶金

  1969年3月,英特尔推出3101半导体内存和MOS芯片1101。它们在技术上算是奇迹,市场上却收效甚微。1970年10月,英特尔推出1103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许多公司很感兴趣,但是投产有难度,这个问题3年后才得到解决。而这3年,英特尔大约亏损200万美元,几乎耗尽募集的所有资金。4月,日本计算机制造商巴西科姆(Bucicom)公司(已不存在)希望英特尔为其新产品开发特定的处理器。英特尔年轻的工程师泰德·霍夫没有采用传统的设计方式,而是将内存和计算单元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这一异想天开的想法实现起来十分困难,导致交货期限一拖再拖,最后勉强完成时还存在严重缺陷。巴西科姆公司十分恼火,差点终止合作。但正是这次合作,诞生了微处理器的鼻祖Intel 4004。

  英特尔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也跌跌撞撞,时常处于业绩不稳,甚至倒闭的威胁中。1974年,诺伊斯失落地对摩尔说:“我决定把公司卖掉或与其他公司合并。”摩尔不忍心自己的心血就此被毁。1975年,他接任诺伊斯的CEO职位,扛起经营的职责。回忆起当时的经历,被称为“斗士勇者”的安迪·格鲁夫心有余悸地耸了耸肩:“噢,上帝!”也许是早年那段经历太过艰难,英特尔今后不论如何辉煌,血液中始终流淌着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英特尔渠道和软件事业部副总裁、中国产品开发事业部总经理王文汉博士回忆道,即使在1993年取得巨大胜利的时候,每次格鲁夫在会上也总说“现在英特尔的形势岌岌可危”,并且做一示意图,告诫所有人,英特尔这一城堡在受到哪些攻击。

  英特尔的技术发展史往往从大名鼎鼎的4004处理器提起。但在创业初期,英特尔的主要开发方向其实是半导体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内存之前,计算机安装的是磁芯内存,这种存储文件的制造工艺费时费力,产品体积庞大,存取速度也很慢。研制新内存成为当时业界的迫切要求。

  英特尔抓住了取代磁芯内存的机遇。1969年,当英特尔决定向内存技术发起冲击时,已经有6家美国公司也在为此厉兵秣马。这7家公司共同参与了同一个项目的竞标。当时,半导体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在硅片上安装更多晶体管,带来低成本和高性能,但制造内存芯片的方案还在探索之中。英特尔面前有硅栅MOS技术、多芯片内存模块和肖特基双极技术三条技术路径,英特尔选择了同时尝试这三条路线,最后再选定能量产的制造工艺。

  双极技术首见战果。当年英特尔推出第一个商品3101双极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抢在竞争对手的前面,这也为日后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另一个小组研究的硅栅MOS技术也同年推出了实用化成果1101静态存储器,英特尔成功进入内存半导体市场。数年之内,又推出两个新产品:可擦写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和静态内存(SRAM)。上世纪70年代末,与英特尔竞争的企业,如尤利森公司、先进内存系统公司等高科技企业都难以望其项背,英特尔拥有内存技术与硅栅技术两大法宝,成为内存技术和市场绝对的代名词。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