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英特尔这样管理IT消费化
摘要企业应该如何看待IT消费化,单纯的“堵”与“疏”显然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对于IT消费化,BYOD仅仅是个开始。...
“消费化”这一术语早在十几年前便开始在IT领域流行。当时,前沿论坛的评论员John Taylor 和Douglas Neal曾用其描述“以消费者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创新趋势”。他们还预测,“消费化”最终将出现在企业中。今天,这个预言显然兑现了。
最初,IT消费化主要指终端和互联网业务上层出不穷的创新,推动着消费者市场的快速发展。但当这些创新模糊了消费者市场与企业市场的界限后,IT消费化对企业IT所带来的影响也开始逐渐放大。
不管我们是否相信,IT消费化已经开始冲击企业信息化环境。Gartner 2012年11月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2012年智能设备已占设备总销量的70%,2013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销量将会突破10亿台大关。海量智能设备的出现,已让企业很难再用“禁令”的方式,确保员工不将私人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带入办公室。不管企业的IT部门是否愿意,支持与管理这些设备,同时还要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都在变成企业IT部门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当大量私人移动设备进入企业办公环境后,新问题接踵而至。IDC研究发现,当前使用消费类设备工作的员工数量被 IT 机构低估了近 50%,使用社交网络和客户进行沟通的员工数量则被低估了近 46%。即使企业IT部门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员工在办公环境中使用私人设备,他们可能依旧会遭到各种抱怨。因为更多的企业员工希望在采用私有的电子设备处理日常工作时,也能享受与传统办公环境一致的应用体验,在个人的私有信息消费产品上也能使用企业信息系统,这种需求甚至还会从企业用户扩展到了企业的外部用户。
“IT消费化”正在要求企业信息系统做出相应的变化,因此在通信、企业和消费者技术相融合的背景下,IT部门所面临的问题比以往更为复杂。企业如何才能做到更平稳的过渡,是否存在有效的方法与机制去完成这种变化?
机制比技术更重要
Loyd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开始的:起床、早餐、坐公司的班车去上班。从他的家到公司大概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但在这段时间里,他几乎可以完成过去需要上班后才能完成的大多数工作,他还能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得八九不离十。
“公司对IT消费化的支持带来了个人生产力的提升。班车上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而不是等我到办公室才能开始一天的工作。”Loyd告诉记者,他在班车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处理好重要邮件,安排一天的会议,订好出差的酒店……这一切,都得益于公司IT部门近三四年来对IT消费化的持续支持。
Loyd是一位来自英特尔的员工。
和很多企业一样,英特尔对IT消费化趋势的接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英特尔的IT服务部门——IT@Intel一直在通过有效的机制采集员工的需求,当这种需求达到一定数量时,IT部门便会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服务。除了论坛、微博、邮件等途径,英特尔内部还经常会展开各种问卷调查帮助IT部门采集员工提出的要求。
英特尔对BYOD的支持就是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得来的。在调查中,IT@Intel发现有多达8000名员工提出了“我们现在有很多自己的设备,希望这些设备能够获取一定限度的公司数据和信息,而且在公司的环境里也能够使用这些设备”的要求。得到这些反馈后,IT@Intel 立即扩展了一系列BYOD计划以及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解决方案,并且转换了应用交付模式以支持计算互联,让员工可以使用各种电子设备无缝和安全地使用企业和个人的应用及服务。
企业开展BYOD项目的目标,是在满足员工自身对于新科技和个性化追求的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在移动终端上的成本和投入。在这一点上,所有企业的诉求都是相同的,但仅仅提供对BYOD的支持还不够。
IT@Intel 的方法是为员工们开发专门用于智能手机的办公功能。从2009年到现在,IT@Intel共开发了14个功能供员工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这些功能并不是IT部门‘拍脑袋’决定的,什么样的功能是员工急需、常用的,都是经过详细的统计调查得到的结果。因为在实施BYOD项目后,公司同样会通过调查验收效果,如果BYOD对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没有帮助,这样的投资就没有意义。”英特尔中国IT运行和信息安全经理周亚平告诉记者,目前英特尔9万~10万的员工中有将近2万人在用自己的智能手机写邮件、做会议安排或其他跟工作有关的事情。据IT@Intel统计,所有参加这些BYOD计划的员工每人每天平均可节约51分钟的时间,成功提升了工作效率。
关键的五步
迎合IT消费化的趋势,企业IT部门需要去适应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换。周亚平认为,对IT部门来说,IT消费化趋势下愈加繁杂的管理固然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拓展企业IT价值的机遇。IT管理部门需要看到这是“最终用户的需求”,从而去重新思考怎样更好地完善企业IT系统,最终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最大价值的服务。他指出,IT@Intel的经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原则即是:采取积极主动、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来管理消费化。
对于如何管理IT消费化,周亚平总结了IT@Intel的“五步”经验:
第一步,了解工作中的强大驱动力。看清IT消费化背后有着不可阻挡的推动力量——技术娴熟的员工和年轻一代职业新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一系列创新设备,以及随时随地可访问的云计算服务。
第二步,重新思考最终用户的计算管理。过去,以设备为中心的客户端管理方法不再有效。企业必须采取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优化计算体验,并确保用户随时随地、使用各种创新设备进行高效工作。
第三步,制定综合方案。IT消费化更多的不是涉及技术因素而是人为因素:IT 必须改变和最终用户传统的、单向的沟通模式,并转而采用双向沟通模式,以帮助 IT 更好地响应用户对工作效率的需求。
第四步,支持员工自有设备,探寻最佳实践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遵循八步原则:在计划阶段确定利益相关者;让最终用户参与进来;确立信息安全模式;确定哪些设备可支持;充分征询法律、人事方面的意见;做必要的技术准备;做周全的部署计划;跟踪最新的技术变化。
第五步:设备选择因人而异 ——不可“一刀切”。因为IT部门必须持续提供企业级别的技术支持不同的工作与职责需求,例如为特定员工提供企业级平板电脑,为移动员工提供纤薄、性能强劲且功能齐备的系统,为专业办公室员工提供体型简约的一体机。
“不能凭着一只鞋子走遍天下”
IT消费化对企业IT带来的最大麻烦还有安全问题。在周亚平看来,面对这个问题,企业采用何种策略去应对才是最关键的。“用户永远需要自由、灵活,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他们的设备,随时随地在线,并且不被限制。公司则只关心员工的工作效率,能否保证公司信息的安全。英特尔的方式就是疏堵结合——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可控的开放。”
IT@Intel在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时,总有一个基本原则:“你不能凭着一只鞋子走遍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永远不要希望能用一个方案解决所有的问题。即使是在同一企业内,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不同员工对安全性的要求依旧千差万别。所以周亚平认为,对于安全的管控,需要在实现基础安全管控的条件下,再去平衡各种差异化需求。
对于BYOD,IT@Intel 对不同移动设备采用了权限管理机制。一方面是员工用移动设备访问公司网络和数据时需要先通过网络获得权限认证,另一方面IT管理人员也可以远程对员工私人移动设备上的公司数据进行清除。
企业应该如何看待IT消费化,单纯的“堵”与“疏”显然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对于IT消费化,BYOD仅仅是个开始。
IT消费化趋势最终是要缩小家庭技术体验与办公体验之间的差距,由此企业最终也一定会重新思考实现最终用户计算体验的途径。目前,IT@Intel对消费化的定义已超出了自带设备,它还包括整个计算体验,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应用、硬件、互联网服务等技术,对人们工作中的技术体验都有显著影响。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走秀网的智慧商务之旅
下一篇:英特尔这样管理IT消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