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卫华集团信息化建设研究(连载一)
2013-10-25 12:21:00作者:牛力 王彦东来源:
摘要本章简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 绪论
如今,企业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信息化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但在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比例还不是很大,因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以深入“两化融合”为切入点,加强制造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开始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从单项应用到集成化、综合化和网络化发展。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已经逐渐取得良好的成效,信息与制造业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信息化道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站在管理的层面,综合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与自身实际,从而合理规划信息化方案,以传统信息化原则与理论为指导,遵循成熟的信息化开发与实施方法,按步骤分阶段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盲目建设,也不能急功近利,只有踏实走出每一步,才能确保最终良好的效果。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工业发展的每一部分,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触及面非常广阔,针对制造型企业来说,信息技术主要集中在信息管理软件方面,这包括业务基础平台、MES、ERP、OA、CRM、SCM、PLM、BI以及行业解决方案[15]等,这些信息管理软件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信息管理软件是每个企业面对的重大课题。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企业战略来选择信息化方案。从大的框架,主要是结合企业经营的行业环境,到具体细节,主要是选择相应的信息管理软件或者信息技术,这是一个需要凝练的过程,一般来说,企业需要从所处行业的战略角度观测,然后进行不断的分析直到最后决定应该采用什么信息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评估影响企业发展的竞争环境和行业压力,并针对竞争环境和行业压力制定企业的关键战略,比如信息化发展战略,同时还要识别重要的运营策略以便支持所制定的企业战略,最后需要把所选择的信息技术与软件工具应用到具体的那些重要的运营策略中。
1.1.1 选题背景
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信息化、各种业务流程数字化。从大的层面来说,企业信息化必须为企业战略服务,甚至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本身就是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从小的层面来说,企业信息化要把企业资源有效集中在一起,促成高效的资源利用体系,从而为企业的根本经营目标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的过程中,要审时度势,充分考虑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严格遵照企业的根本经营目标,面对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从而制定符合自身目前及长远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或策略。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不能把信息化管理与企业管理孤立开来考虑,也不能把信息化管理与企业管理当作平行不交的两条线路。信息化从诞生之日起就依附于企业管理[14],只有把信息化管理融合到企业管理中,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也才能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性变革。因此在制定企业战略的同时,也必须考虑信息化战略,在制定企业经营策略的同时,也必须考虑信息化规划。
随着企业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好处已经是毋庸置疑,企业信息化建设由最初的单项应用,已经开始向集成化的一体式综合平台发展,如今国内大多数重点企业已经全面建立或者开始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制造领域,尤其是装备制造业,虽然这个比例还不是很大,而且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差距也很大,但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逐渐开始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随着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以深入‘两化融合’为切入点,加强制造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制造型企业都逐步加大了对信息化的投资,企业对信息化的关注也更多地从起初的简单应用如财务电算化逐步过渡到涉及企业管理核心的如人力资源、客户资源以及物流资源、生产过程控制体系等建设中来,与此同时,更为先进的智能设计、智能制造、云计算、物联网应用[38]也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在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制造型企业的信息化触角也将逐步深入到各个业务部门当中,从而建立起基于信息化的全面管理平台,并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信息系统的方式,打造制造型企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同时企业通过信息平台与供应商和客户构成完整的企业生态环境,对管理思想的革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企业信息化管理已经具备了成熟的业务模型,各种类型的企业管理软件层出不穷,覆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例如,业务基础平台可以为各类管理软件提供坚实的支撑平台;OA系统可以提高办公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处理;ERP系统能够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与业务处理功能;SCM则涵盖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每个环节;CRM提供了对客户管理的各种工具支持;MES为现场生产控制提供了帮助;PLM则可以辅助设计并提供协作式的设计管理平台;商业BI与人工智能的使用则使数据转化为有效的知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行业解决方案则为特定行业打包形成一体化的集成式解决方案。
这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经营决策的效率与正确性,同时也可以使企业发现自身在经营决策中的误区与存在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各种数据能够在系统内有效流转,数据更加准确,也更加精确,流程之间不必要的环节在信息化面前一览无余,各种重复冗余的数据得以精简。信息化不但能够简化不必要的流程,同时为优化关键业务流程提供了技术支撑。以往想对业务就行调整,靠各种帐表和制度进行约束,效率低下,而信息化通过数据集中的方法,使各个企业单元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业务调整更加方便,各种管理思想能够通过系统很快地传达到业务部门的各个层面。
在卫华集团,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集团下的大多数子公司都建设了基础网络设施,也部署了相应的信息系统,比如用友公司的U8系统,基本解决了财务总账、采购库存和一些简单的物料配送,二维CAD软件已经全面普及,下属河南卫华实施了PDM/CAPP。
但相对国内同行业,卫华集团的信息化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信息技术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完整而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信息化的推动很大方面是被动进行的,其动力大多来源于财务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关键业务部门。而业务部门的需求往往是片面的,或者说是孤立的,这就导致卫华集团在信息化应用的部署上无法从开始就做到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结果导致出现种种信息孤岛。信息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数据没法贯穿业务链的始终,为后期的业务整合或者信息整合造成了障碍。由于多年形成的企业管理习惯无法改变,导致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还处在较为落后的程度,例如卫华集团虽然实施了PDM/CAPP系统,但效果并不显著,其原因就在于粗放式的技术设计模式无法与先进的现代信息管理模式匹配。
卫华集团也在逐步改变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渴望促使企业在管理变革中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信息化进行辅助。目前卫华集团开始整理起重行业的基本信息比如起重行业物料分类、物料编码、产品结构、标准图库,并对各业务部门的流程与过程文件进行标准化,就是为下一步的全面信息化打造业务基础。同时开始梳理内部管理流程,积极与软件厂商和开发商进行沟通,尝试使用各种成熟的软件产品,以期找到符合行业或自身的解决方案,信息化的发展在卫华集团展现出广泛而深入的特点。
1.1.2 研究意义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信息化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相对来说,起重机行业目前还没有成熟而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只能借鉴制造业标杆企业的经验,而起重机企业有着它本身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普遍来说,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从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来说,中小型企业能够全面进行信息化的还很少,员工信息化素质普遍较低,信息化管理还没有能够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核心中去,信息化战略大多没有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有效一环[13]。
在卫华集团所在的长垣县域,是起重机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这里聚集了120多家起重机企业,占全国中小起重机市场的70%。这些起重机企业发展历史和企业规模相近,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其中以卫华集团的发展最具有典型特点。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卫华集团的主要特征概括如下:
(一)信息化发展自发而缓慢。卫华集团从成立之初,经历了从制作电动葫芦、到生产单梁起重机、双梁起重机及更加复杂的特种起重机的技术升级过程,工厂的规模也经历了从作坊式、到单工厂、多工厂、股份企业、集团企业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中,卫华集团的信息化发展是自发而缓慢的,大多是因需而生,没有提前的规划与统一的部署。如卫华集团的局域网建设在早期阶段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完整的网络拓扑架构。信息化应用也是用到什么就上什么,花了几年时间先后上线了财务、库存、采购、生产等模块,由于缺少前期的规划,导致模块之间信息互通非常不畅。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卫华集团信息化建设研究(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