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计算存储 >
小米砸30亿元 再“磕”芯片
2023-11-13 11:29:13作者:孙健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摘要近日,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玄戒”)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曾学忠,监事为刘德。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集成电路设计等,几乎涵盖了整个电子科技领域。...
近日,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玄戒”)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曾学忠,监事为刘德。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集成电路设计等,几乎涵盖了整个电子科技领域。
芯片卡脖子 有人进击有人退出
过去几年,国内主流手机企业纷纷踏上自研芯片之路,如OPPO、小米、vivo等。
但自研芯片难度大、成本高,加上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国际贸易环境不佳以及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给手机企业自研芯片带来更大挑战。如此背景下,部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终止自研芯片业务。如今年5月,OPPO宣布关闭其芯片设计子公司哲库科技。
OPPO宣布放弃自研芯片,快速解散团队,给中国芯片业带来不小的震动。据业内人士猜测,一方面因为OPPO忽略了造芯片的难度以及烧钱的量级,已经烧不起钱了;另一方面OPPO是有技术底蕴的厂商,匆忙决定放弃自研芯片,可能与制裁风险有关。
当然,也不排除自研芯片是对抗越来越高的“高通税”的权宜之计。OPPO此次关闭哲库,也可能是在高通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双方达成了某种协议。
在部分企业关停自研芯片业务的同时,仍有企业在持续加码自研芯片业务。如荣耀在今年5月底刚注册成立了芯片设计公司;6月份,小米对旗下首家自研芯片设计公司上海玄戒进行了增资,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加至19.2亿元;7月份,vivo推出6nm制程工艺自研影像芯片V3……
据了解,手机企业纷纷自研芯片,除了防范芯片供应链风险,增强芯片独立性和供应链话语权,还可以通过提高对芯片的参与度,提升产品质量和体验,并以规模上量来降低企业芯片采购成本。此外,苹果、三星、华为等企业均走出了自研芯片的成功之路,并以此提升了产品性能,站稳了高端手机市场脚跟。这给其他手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今年8月,华为发布了带有自研麒麟芯片的Mate 60 系列旗舰手机,随后的市场表明,华为手机市场份额大增。华为在自研芯片上取得的积极成效,对小米形成一定压力和竞争态势,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小米对芯片产业会更加重视。
自研和投资 做好持久战准备
制造一颗芯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需要认识到投资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这意味着,小米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2014年10月,小米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正式进军手机芯片领域。在自研芯片这条路上,小米已经走了九年。这九年里,小米发布了澎湃S1、C1、P1、P2、G1一共五款量产落地的自研芯片,其中S1为手机SoC芯片,C1为影像ISP芯片,P1、P2为充电芯片,G1则为电源管理芯片。目前,小米关于芯片的专利申请超730件,而今芯片产品的迭代也确实表明小米在芯片自研领域的成果。
除了自研造芯,近年来,小米产投布局了超百家电子相关的科技公司,走联合造芯的路。其中涉及MCU、AI芯片、模拟IC、射频芯片、蓝牙芯片、显示驱动芯片、CPU等领域。
2022年7月,小米发布的电池管理芯片澎湃G1,是与澎湃P1联手,组成小米澎湃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同时大幅提升充电效率。今年4月发布的13 Ultra上,小米沿用了12S Ultra的方式,由澎湃 P2 充电芯片和澎湃G1芯片组成电池管理系统,在双芯的加持下,可以让电池能让电池更好地适应冰原、沙漠、雨林等极限环境,提供长久、稳定的续航。
可见,在联合产业链造芯的路上,小米逐渐摸出了一套自己的路子。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