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计算存储 >

中国移动杨杰董事长:算力网络成为新时代AI发展的助推器

2024-04-28 16:12:59作者:王洁来源:

摘要4月28日,2024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大会在苏州开幕。中国移动杨杰董事长在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算力网络点亮AI新时代”的主旨演讲。杨杰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工具、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算力成为新基础能源,三者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

4月28日,2024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大会在苏州开幕。中国移动杨杰董事长在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算力网络点亮AI新时代”的主旨演讲。杨杰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工具、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算力成为新基础能源,三者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

打造一体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
杨杰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经济社会民生,继云计算之后,引发算力基础设施的新一轮深层次、结构性重大变革,呈现三个方面趋势。

一是算力多元化。数据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深度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激发跨地域、跨层级、跨场景的算力需求,推动算力分布由就近部署向“东中西”泛在部署转变、算力层级由集中式向“云边端”立体式转变、算力架构由通算为主向“通智超量”异构形态转变,丰富多样、无所不在的算力正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座。二是算网一体化。随着各行业各领域数智化转型不断深入,安全、稳定、可靠的信息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推动“算”和“网”从相对独立、简单协同向资源一体配置、服务一体交付、技术一体演进转变,加速贯通信息存储、计算、传送、应用全环节,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三是全域AI化。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力量,将系统重塑算力基础设施的服务形态和运营模式。一方面,算力基础设施负载将从互联网应用向通专大模型、AI智能体、比特数智人、人形机器人等AI原生应用转变;另一方面,算力基础设施运营将深度融智,形成资源全局感知、自然语言交互、AI辅助编程、系统自主演进等AI原生能力,显著提高大规模、高性能、低能耗的算力供给水平,助力全社会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从“云”到“算”的转型与创新发展蓝图
杨杰介绍,中国移动已初步建成了基础设施、技术能力、产品服务业界领先的算力网络。

一是建成算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骨干承载网,实现全球首个400G全光骨干传送网规模商用,持续深化三级低时延算力服务圈,畅通“东数西算”大动脉。二是建成算网关键技术体系。突破算力路由、算力原生、全调度以太网等原创技术,发布软硬一体计算架构、天元操作系统、天池SDN等自主创新成果。三是建成算网产品服务体系。构建“3+2+1”算力终端产品体系,云手机用户规模超千万、云电脑销量超270万。推出东视西渲、东数西训、数据快递等20余项任务式服务样板。

构建ULTRA特性的智能化算网,迈向算网3.0新阶段
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推动算力网络加速迈向算网3.0新阶段,深化“多元泛在、智能敏捷、丰富易用、安全可信、绿色低碳”的算网“ULTRA”新特性。ULTRA意为“超级的、极致的”,是多元泛在Ubiquitous、智能敏捷Agile、丰富易用Reachable、安全可信Trustworthy、绿色低碳Low-carbon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旨在加快实现算力网络规模部署和广泛应用。

第一,构建“多元泛在”的新布局,提升算网综合供给水平。持续推动算网基础设施升级,加快“东中西”“云边端”“通智超量”深度融合,不断夯实算网发展基石。一是深化高速传送网络建设。推进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间400G全光高速直连,开展800G、1.2T超高速下一代网络试点验证。二是深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N个全国性智算中心与X个边缘智算节点建设布局,打造一批万卡级智算集群,加快超算、量算等多种类型社会算力并网。三是深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支撑海量、多维数据高效可靠流通的数联网,构建广域分布式协同计算架构,提供数据、咨询、治理、应用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第二,构建“智能敏捷”的新中枢,筑牢算网大脑核心优势。持续推动算网大脑升级,加快资源感知、编排调度、运营服务等全环节融智,实现算网供需的精准匹配。一是全量感知算网资源。提供资源分布和运行状态的全景视图,综合分析负载、时延、能耗等信息,实现对算力、运力、存力等全量资源的实时感知和一体呈现。二是敏捷调度算网能力。推出业界首创的算网融合调度算法,打造智能化编排引擎和数字孪生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算网资源的全局最优配置。三是一站开通算网服务。面向任务式服务,推出基于AI大模型的自然语言交互订购新模式,增强对用户需求的意图解析能力,实现从业务场景到交付策略的自动转化。

第三,构建“丰富易用”的新服务,支撑“人工智能+”发展。持续推动算网服务升级,以移动云为“算龙头”,加快计算底座、平台能力及产品应用的智能化重构,充分释放AI创新效能。一是创新构建智算平台服务。面向AI大模型研发、部署、应用全流程,加速国产智算卡适配和多智算中心协同训练攻关,打造断点续训、中训边推等特色能力,提供数据、算力及训推一体化服务。二是创新构建模型即服务。打造模型开放平台,汇聚“九天”大模型、开源大模型、第三方商用大模型,提供模型托管、能力调用、专业数据集、开发工具等服务,赋能差异化、定制化AI应用开发。三是创新构建AI原生服务。面向数智生产、生活、社会治理核心领域、关键环节,推出产业大脑、低代码零代码软件开发等新服务,升级多模态内容智能搜索、AI智能助理等新功能,打造数字政务海算平台,探索视联网行业大模型等新业态。

第四,构建“安全可信”的新屏障,助力形成高水平安全格局。持续推动算网安全升级,加快构建“云网边端”多层次立体式安全体系,实现算网全程可信安全。一是强化算网安全防御能力。深化“AI+安全”融合创新,提升威胁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攻关突破隐私计算、区块链、量子加密等关键技术,实现网络、数据、应用安全的可视、可控、可溯。二是强化算网安全服务供给。推动下一代云防火墙、安全资源池、Web全栈防护等产品升级,打造完备的算网安全产品体系。三是强化供应链安全保障。丰富信创生态,打造涵盖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的全栈式信创云,实现上云即安全、接入即安全、使用即安全。

第五,构建“绿色低碳”的新范式,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持续推动算网绿色升级,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创新,加速发展绿色生产力。一是深化技术“节能”。加强AI智能集群控制、冷板式液冷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打造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标杆。二是用好绿电“洁能”。充分发挥“东数西算”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引入西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电直供模式,将“绿电”更好转化为“绿算”。三是助力降碳“赋能”。探索绿色算力集约共享新模式,充分发挥算力基础设施的“阶乘降耗”效应,助力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王洁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