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计算存储 >

以“智”提“质” 成渝算力枢纽建设有了新进展

2024-07-08 10:19:51作者:路沙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摘要7月2日,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宣布正式投运。据了解,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位于四川能投天府云数智产业园,将成为成渝地区的重要算力节点。...

  7月2日,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宣布正式投运。据了解,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位于四川能投天府云数智产业园,将成为成渝地区的重要算力节点。同时,该中心采用了最新的智算架构和高密智算风冷算力仓,能够为高校研究所、运营商、科技企业等提供综合算力服务,对于四川省及整个西部地区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新兴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算力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智算中心正成为未来计算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方向。它融合了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能够支撑复杂的智能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的城市已经超过30个,建设总数超过100个,投资规模超百亿元。未来,受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智算中心的建设数量和投资规模有望实现显著增长。

有效支撑成都及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市共有人工智能企业近900家,产业规模超780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以上,产业竞争力稳居中西部第一。同时,成都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各项供给产品与服务需求持续发布,不仅体现了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活力,更为各经营主体搭建了深度对接、广泛合作的平台。

      2024年5月印发的《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根据《行动计划》,成都市将实施算力支撑能力攻坚行动,支持央国企在蓉布局智算中心,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大算力集群,争取算力多元架构厂商在蓉建设异构算力中心。

       随着生成式AI应用的不断发展,算力作为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础要素,正变得愈加重要。无论是AI模型的训练、推理还是部署,抑或商业模式的创新,都需要算力作为支撑。

       据了解,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部署了业界领先的AI服务器算力机组,基于开放多元的系统架构,可高效支持GPU、FPGA、ASIC等多元AI加速芯片,并通过高效的网络解决方案和调度算法,将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算力效率提升至80%,且支持异构异地调度的综合算力服务。

      在提供高质量算力服务的同时,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也开放支持国际国内最主流的AI框架、数据集和工具,无缝对接当前国际国内最成熟完善的人工智能开发和软件生态,为人工智能数据应用和算法创新提供全栈基础软件和工具链,高效支撑智能终端、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场景融合应用。

加快推进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

  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规划建设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其中,对于成渝枢纽的要求是,发展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数据中心集群,提升数据供给质量,优化东西部间互联网络和枢纽节点间直连网络以及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

       2022年8月,四川省印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给出四川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的“施工图”。根据《方案》,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的方式,是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适度建设若干城市内部数据中心,形成“群—城”互补、“云—边”协同的全省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打造“东数西算”算力高地。

       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要初步建成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旨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全国范围内各类算力资源的高效、大规模一体化调度运营。

       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正式投运,不仅会推进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支持与周边城市数据中心业务协同、功能互补,优化数据中心能耗结构,还将发挥算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国内算力需求转移,支持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中低时延业务,以及芯片、服务器整机等高端硬件产业,提升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同时,还会优化网络互联,加快跨区、跨运营商间直联网建设,提升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进一步来讲,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成都乃至四川省的算力水平,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将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增强数据安全和自主可控能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持。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路沙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