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等着甲方拿需求 IT角色错位趣谈

2010-02-24 18:34:00作者: 来源:

摘要如果换个玩法,农民兄弟楞要捎带脚地倒腾买卖,各大卖场的经理们也忙里偷闲跑到密云去种苹果,其结果不用猜,也好不到哪里去。前者就叫各得其所,互通有无,其乐融融。后者就叫错位,其结果,有时候会很乱套,有时候也蛮有趣。说来也巧,在我们所关注的IT圈子里,这种错位的...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分工细化与社会协作强化的对立统一。

    这话听起来有点费脑子。打个比方:近日,有消息说,京郊密云果农急着将压在手上的苹果卖出去,按着现如今的玩法,果农兄弟得指望京城各大卖场伸出援手,而不能跑到城里来,也倒腾个超市,自产自销。各大卖场的经理们,也不宜把手伸得太长,跟果农兄弟去争饭碗,哭着喊着去种苹果。如果换个玩法,农民兄弟楞要捎带脚地倒腾买卖,各大卖场的经理们也忙里偷闲跑到密云去种苹果,其结果不用猜,也好不到哪里去。前者就叫各得其所,互通有无,其乐融融。后者就叫错位,其结果,有时候会很乱套,有时候也蛮有趣。说来也巧,在我们所关注的IT圈子里,这种错位的现象也不稀奇,值得玩味。

    你说我该弄点啥

    笔者认识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总。前几年,看见道上的朋友一生二、二生三,从一间间的小公司折腾出集团公司,就风风火火地也跟着注册了两个公司,自己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集团公司董事长。看人家的集团公司有头有脸,建起了网站,上了信息系统,他也张罗人弄了个网站。只可惜,网站建起来,开始是人家软件公司七拼八凑地帮着上了几条信息,后来信息更新就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这股子热呼劲过去,他名下集团公司的网站也就形同虚设。

    不久前,我们碰面,他又跟我聊起物联网,说这东西有点像当年的互联网,弄好了说不定就能捞一笔。我想起他们集团公司的网站,打趣道:化妆品的广告是今年二十、明年十八,那个咋听咋不靠谱,贵公司的网站可是实打实的“今年十八,明年还十八”啊。

    朋友一摆手:当年,恨不得大街上卖老豆腐的都开网站。那纯粹是跟风,也是为了公司形象。好在没糟践多少钱,这篇儿早就翻过去了。他见我对物联网不大感冒,多少有些失落,问我:“那你说我该弄点啥?”我想了想,这位老兄攒下这份家业尽管有勇气和运气的成份,但归根结底,还是辛辛苦苦换来的,就挺诚恳地劝他:看看再说吧。以后如果真的有需要,再上不迟。眼下,还是别急着赶这个时髦为好。

    像这位老兄那样,不知道自己要上什么,紧着问别人,甚至指望IT企业人士帮他拿主意的,还真是大有人在。信不信由你,这种事情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发生的几率更大一些。其原因,除了目标缺失和跟风以外,还有一个也许更为关键的:钱来的容易,花起来也就不心疼。

    解决这类错位问题,需要看清对象。如果是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主药是收紧钱袋子,辅药是加强学习,健脑补心。如果问题发生在民营企业的朋友身上,笔者前面的一番规劝如果还去不了病,那就只能让市场来解决它了。

    事情都是别人的

    有稀里糊涂赶时髦的,也有不慌不忙看热闹的。在这看热闹的人群里,有身居要职的领导,也不乏企事业单位的普通一兵。在这些看客的意识里,任凭外界风吹浪打,我独胜似闲庭信步。原因很简单,事情都是别人的。如果他是单位领导,信息化的事情这么具体,自然有手下人去奔波,他只需发号施令就行了。如果他是普通一兵,信息化技术含量这么高,劳神费力的事情,自然有部门领导、业务骨干去操持,哪儿就轮到他?

    解决这类错位问题,需要帮助这些朋友尽早看清楚:他们既是看客,更是戏中的角色。当今时代,社会分工固然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分工越细,越讲求协作。协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演好自己这个角色。既然身处信息时代,就要有所担当。身居要职,不能当甩手掌拒;位置平平,也要主动加强修养,努力适应环境变化。否则,迟早会丢掉自己的“戏份”,看客的兴致也会荡然无存。

 

    客户自己写软件

    掏钱埋单,有劳软件公司开发软件、提供服务,这才堪称软件客户。可是,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客户,热心招兵买马写软件。笔者就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扮演过这类角色。客观地说,用自己人干活儿,有时候的确比较放心,自己人知根知底,写出的软件往往更贴身好用。可是,这里有个条件——软件规模不能大,太复杂也不行。在一些特定行业,如果软件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这个套路也不太适合。笔者所在行业在西部某省就有这样一个案例。该省某政府部门所用一款软件,长期以来由该政府部门一个人全面操持,干到如今,不仅其软件水平远远落后于全行业,严重影响基层政府部门工作,那名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这种错位,表面上看是省了几个小钱,也更放心;但是,实际却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害人个人也误了大事。

    解决这类错位问题,需要帮助这些单位的领导同志认清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准确把握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责定位、所长所短,尽早打破小农意识,学会花适当的钱、办该办的事,且把事情办好。同时,也要帮助这些单位的“土专家”回归本源,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借助社会资源,科学合理地做好本职工作。

    数据采集请人干

    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问: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黎叔是江湖大盗,其为人处事之道实不足取,他的这句话也只说对了一半。

    二十一世纪,数据就是资源,数据与知识也是最宝贵的。对此,相信许多朋友都会认同。可惜,要做到知行合一,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国内为数不少的企事业单位,甚至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前台采集数据的,往往是地位最为卑微、最不受重视的员工。有些单位甚至把这种十分重要的工作托付给临时工作人员来干。因为得不到重视,待遇跟不上,这些数据采集人员的责任心很难到位,由其采集的数据质量也很难保证。北方某政府部门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因为该部门聘请的临时工采集数据出错,造成负面影响,上级将责任追查下来,这个单位的领导七推八挡,最终居然是将这名临时工开除了事。

    解决这类错位问题,除了普及数据意识之外,需要明确责任、实打实地落实正向激励和约束机制。否则,要想彻底改观,恐怕难矣。

    等着甲方拿需求

    笔者不止一次听到软件公司的人士说:“只要你能提出需求,我们全能做到,起码是有能力做出响应。”开始,我听这话还觉得软件公司的人士个个武艺高强,蛮历害的。后来,越听越感觉不对路子:摸需求这活儿颇具挑战性,且不说里面门道多多,单是几个名词,诸如业务需求、功能需求、系统需求的区别和联系,就足以将客户彻底打蒙。这么复杂的一项工作,于情于理都是软件公司的事情,也是软件公司实力的体现,客户的职责充其量是配合软件公司摸需求。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软件公司公然把它推给了客户。更有甚者,有些软件公司的人士在听到客户报怨软件问题时,居然将问题原封不动还给客户,大言不惭地批评用户没能将需求讲清楚。

    解决这类错位问题,需要正本清源。吁请软件行业的朋友们都看重自己,我们从事的工作不是来料加工的体力活儿。既然这份工作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有别于来料加工,那么这个料就要靠我们付出智慧、耐心和汗水,到客户那里去一点点地体会、摸排、提炼和升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懒可偷,没有谁可依赖。

    测试的活客户干

    拉着客户搞测试,如今已经不是软件圈子的什么秘密,也没听说哪家软件公司为此脸红。反正客户闲着也是闲着,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可是,这个便宜如果占出习惯来,超出限度,软件公司离丢人现眼也就相去不远了。早些时候,媒体曾经披露,某跨国软件巨头,在推介其最新软件时,当场出现电脑死机的尴尬事情,搞得该公司老板很是难堪。我们千万不要笑话人家,因为这类事情在国内软件公司里,并不鲜见。笔者就曾多次遇到这类事情。软件转到某处,显示屏上忽然出现一个稀奇古怪的提示框,接下来,它是选择往左转,还是往右转,作为客户,你只能是听天由命了。近年来,这种现象越来越频繁地发生,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软件公司不愿意在测试上多花人力财力,急着交活儿,转场挣钱。在利益与道义、责任的取舍上,利益占了上峰。没办法,匆忙出手的软件只能是带着Bug上战场,有劳客户,边用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

 

    解决这类错位问题,客户老道一点,试着与软件公司签署一份像样的合同,将Bug问题及其善后,包括责任追究的方式方法写明,也许是个办法。但是请注意,给软件公司提出明确要求的前提是,理性选择软件合作企业,按时向其支付价格公允的软件开发服务费用,软件开发工期、进度要合情合理。更彻底的解决之道,我们还得寄希望于软件行业风气的转变,笔者对此谨慎乐观。

    乐于替人做个主

    某个公司承揽了一个软件项目,该公司凭借其在其他行业的实施经验,极力建议客户共享其他单位的数据,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案报到客户那里,客户的意见是“条件不成熟”,要求软件公司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优化。软件公司执意认为这个方案先进适用,符合发展方向,就想坚持一下已方意见,并向客户承诺,凭借公司在行业内的人脉等资源,可以帮助客户穿针引线,争取到第三方的数据支持。可惜,几经出面谐调未果,碰了一鼻子灰。

    许多时候,软件公司人士在某个行业打拼的日子久了,会有一种错觉,感觉自己对行业发展有独到的、精准的把握,对相关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更是不在话下。这一错觉如果过于强烈,软件企业人士会有某种冲动,想替用户做主。在这个案例中,那家软件企业人士仅凭信息共享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没有顾及客户所处环境及其实际。现实情况是,这一客户内部若干部门间数据共享都不清爽,如果再拉上责权利都不相干的其他单位入伙,结果可想而知。

    解决这类错位问题,软件企业的朋友需要始终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要积极协助客户,借助信息化建设成就更大价值;同时,更要尊重客户的选择与决断权,准确把握自身职责与义务,坚持到位而不越位。

    IT角色有团体与个体之分,错位表现还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仅举几例略作阐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希望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共同促进我国IT行业的协调发展。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