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物流信息化:挖掘“第三利润源”

2009-12-09 20:21:00作者: 来源:

摘要随着外资的不断“入侵”,我国物流行业正在进行“大洗牌”,因此已到了对物流信息化“动真格”的时候了。...

    物流被公认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如何获取这笔利润一直是物流业界苦苦追求的目标。从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到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竞争的核心便是管理水平的较量,只有不断引进先进技术,降低成本、优化管理,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随着外资的不断“入侵”,我国物流行业正在进行“大洗牌”,因此已到了对物流信息化“动真格”的时候了

  挖掘“第三利润源”的财源

  大型国有企业长虹集团最近宣布实现了“扭亏为赢”,其新任董事长赵勇坦言,长虹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物流部门“动了大手术”,通过物流信息化挖掘出了“金矿”。物流信息化在我国物流行业叫喊了多年,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规范,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众多物流企业将在“大浪淘沙”的浪潮下优胜劣汰,为了降低成本、优化管理,物流企业的确该对信息化“动真格”啦!

  物流信息化可以掘“金矿”

  要实现高效的物流管理就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化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在解决信息共享、信息传输、信息标准和信息成本等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信息可以广泛地成为调控和决策的依据。因此,信息化使企业能够顺利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并在决策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优化服务:物流企业靠服务取胜,通过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比如中国邮政和UPS、FedEx在我国所从事的包裹速递业务,他们在硬件配置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但UPS、FedEx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的是更优秀的标准化完整服务:首先,客户在运送包裹时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送货方式,UPS使用一套很直观的软件,其可以在电脑上模拟出不同的运送路线、货物到达不同地段的时间以及相应的送货费用等;其次,UPS能够做货物跟踪,如果需要,送件人可以查看到包裹运送过程中的全部状态;另外,对大客户来讲,UPS还能够提供在线工具,随时提醒他们自己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这些服务所需要的费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相比之下,中国邮政提供的服务是非标准化的,假如从北京运送一个包裹到重庆,邮局可能会说一个星期之内能够到达,可具体哪天到达就不能确定了。

  第二,提高效率:法国的物流信息化发展速度年均达到10%,汽车制造业和部分专业物流企业通过物流信息化大大提高了运作效率,比如雷诺汽车公司设计的物流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对客户的供货期由35天缩短至15天。其系统的各个物流单元都是围绕着如何缩短供货时间、提高供货效率来设计解决方案,他们把提高效率视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增加了投入,物流成本可能会增大,但这样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提升了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效益也就在其中了。

  第三,降低成本: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便是优化管理,而信息化无疑能为优化管理助一臂之力。比如,海尔集团设计实施的BBP(电子采购平台)项目,构建了基于后台ERP系统的完善的内部供应链,覆盖了整个集团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原材料库存、立体仓库的管理和各个事业部的生产计划、生产线工位的原材料配送、成品下线的原材料消耗倒冲以及物流本部零部件的采购等业务,大幅度降低了采购成本,仓储面积减少一半,库存资金周转时间从30天降低至12天以下。

  第四,方便决策:根据市场反应及时作出科学的判断决策是每个企业领导层都关切的。特别是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及时投向市场利润大的产品,因而需要及时掌握、了解市场行情。我国一些制造企业采用的网络分销管理系统,实现了以信息为基础的经营决策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通畅问题,从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加灵活。

  第五,增加利润:浙江温州的奥康鞋业是一家民营企业,他们所解决的问题,就是把全国1000多家分销点的销售、需求、供给等信息,利用IT系统及时地反映到总部,保证总部对全国的经营有一个快速、有效的调控。在这个基础上,对仓库管理、货运管理进行部分延伸。看起来很简单,但就是凭此一项,使得奥康的经营额和销售额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

  物流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核心,物流信息化既可有效地加快物流速度、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作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又可使物流能够真正满足当今电子商务活动的需要。

  物流信息化亟待提高

  物流涉及采购、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中国的物流企业由于长期采用传统的运作模式而各具特色,其体制的限制、业态的多样化带来了需求的迥异,更导致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的复杂性。据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型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到10%,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是亟待起步。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首先,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暂属空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个培养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但多数系统开发商缺乏战略眼光,未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开发商和物流企业参与国家的物流科技发展规划,协同作战,避免出现无序低效的竞争。

  其次,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据统计,北京地区物流企业采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的不到30%,即使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功能也非常简单。主要问题是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而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而多数开发商普遍认为,物流信息市场在低端不具备开发价值。物流是一个网络,是资源整合,一个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再高,而相关的运输、包装、仓储、分检等与之合作的企业没有信息化,彼此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缺乏专业的物流信息化人才。最为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物流信息化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目前国内的研发能力无法和国际同行竞争,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网络的设计与优化也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

  第四,国内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层次不高。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国内企业需求的主要内容。最新的信息化需求调查结果显示:72%的企业仍把OA(办公自动化)建设列为未来一年的重点,86.1%的企业未来一年将上MRP2(制造资源计划),60%的企业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列为下一阶段建设的重点。在相当长时期内,需求的特点仍是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数据的机制。

  第五,开发商难以盈利。物流软件是管理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和生产的批量化是难以统一的,因此造成开发成本极高。对开发商来讲,不能批量生产,成本就居高不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规范信息技术和开发的模式,加强咨询服务,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第六,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趋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相对困难。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很不完善,跟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十年至二十年的差距,每年我国在物流费用上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尽早实现我国物流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掘得物流信息化这桶金

  有专家认为,缺少信息化的物流可能成为“盲流”,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市场制胜的法宝。近年来,我国从政府到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目前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以专线为主,不便于信息网络间的连接;缺少实用可靠的成熟物流软件,使企业在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时不敢投入,自主开发又存在起点低、周期长的问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缺乏,也使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举步维艰。因此,要升华物流事业,提高物流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还需要强化以下工作:

  第一,信息化建设的起点应较高。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入供应链管理,由上下游的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信息共享、目标一致、共同协调、风险与利益共担,将信息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供应商和客户,并将信息化的实施与先进的管理理念、流程的优化、客户的服务结合起来考虑。从而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效益与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物流企业应该着眼长期,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优化管理。比如:应用仓库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TMS)来提高运输与仓储效率;采用条形码技术(Bar-Coding)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Web EDI)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订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运用JIT、CPFR、VMI、S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通过网上采购辅助材料、网上销售多余库存以及通过电子物流服务商进行仓储与运输交易等手段,借助电子商务来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国内物流信息的IT商有很多,近两年都不约而同在走平台化的模式,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要促进这方面的发展,可以通过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政府有关部门将其对外服务的这块信息化形成一个公共的平台,因为物流里面会涉及到的政府服务有公关、税务、银行结算、商检,还有一些像视频监管、医药监管等很多政府的监管。如果这些监管能够形成一个公共平台,那就对企业开发公共运营平台带来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自发地进行联合,大家协商形成一个行业标准,从而形成一个企业间的平台。

  第四,统一物流标准。中国逐渐在与世界接轨,要按照国际商务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的模式,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但我国在统一标准方面还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在产品编码方面,既要国内统一,又要遵循国外的标准,真正做到世界范围内一品一码,不是很简单的事,不仅技术上有较大的难度,实际操作中也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共同努力。

  第五,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物流业务之中。首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互联网的发展和规范管理,特别是安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发展,能够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其次,将优化的物流运作流程融入软件,从而形成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物流与供应链软件产品,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再次,通过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采用应用服务(ASP)模式降低成本创造条件。

  第六,物流软件提供商应考虑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有目的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一些国外的信息系统设计思想是基于国外的物流企业业务强度高、人工成本高、管理比较到位这三个条件。而在国内,由于我们的人工成本低、业务强度低、管理不够完善等特点,总体而言,中国的广大物流企业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些“短、平、快”的产品,同时,一些现代的管理理念应该在系统中有所体现并得到执行。

  总之,信息化可以促进生产的工业化和自动化,也能促进物流产业的加速和进一步升级。许多物流企业已经认识到,用信息化解决企业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公用,对提高企业的物流作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