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伊利集团:ERP从规范业务开始

2010-01-14 20:10:00作者: 来源:

摘要  伊利,2006年营业收入达163亿元的中国最大的乳品企业,业务发展一年一个台阶,但其信息化建设却一直踯躅不前,直到2005年之后才有一个实质的飞跃。 ...

  伊利,2006年营业收入达163亿元的中国最大的乳品企业,业务发展一年一个台阶,但其信息化建设却一直踯躅不前,直到2005年之后才有一个实质的飞跃。

  走走停停的信息化

  根据伊利信息工程部总经理王晓刚的介绍,伊利的信息化建设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伊利的信息化建设其实起步比较早。根据公开的媒体报道,伊利在1996年的时候,就上了MRP2,主要是冰淇淋事业部在用。当时是内蒙古第一家上这个系统的企业。

  1999年底到2000年,伊利集团层面财务系统都统一用了用友的U8。2000年,王晓刚进入伊利,而伊利从该年的下半年开始计划做分销信息系统,覆盖全集团的业务,大概用了9个月的时间。到2001年的时候,已经有媒体报道说“我们在电脑上一点鼠标就可以让货物流转,非常的快捷。”王晓刚告诉记者,伊利是唯一的一家租用IDC机房的传统企业。“当时我们去租服务器的时候,IDC的人员很奇怪的问:你们伊犁来这里干什么?”

  但要当上到核心的集团ERP系统的时候,伊利却一直踯躅不前了。“从2001年开始就说要上ERP,但一直到2005年才确定下来。供应商都有一些怨言了。”王晓刚说。

  至于伊利信息化停滞五年的原因,王晓刚归结为几点:

  首要的因素是伊利前任董事长郑俊怀,他年过50了,对于信息化这种新兴的东西,“接受不是很顺畅。”

  其次,当时业界有传言,“上ERP找死”,不具备管理条件就贸然上ERP效果不好,业界对ERP的怀疑之声对伊利造成了影响。

  此外,在2004年年底,伊利发生了“高管事件”导致公司发生调整。

  “这三方面的因素对于我们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王晓刚告诉记者,一些供应商如Oracle和ICP的代表,他们从2000年的时候就参与这个项目,“我们跟他们说是这是拉锯战,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当然,伊利高管事件后管理层调整,年轻的潘刚出任董事长。“我们潘总是70年代出生的人,他对新兴的东西接受速度快,如在2000年的时候他就让我去帮他找移动上网卡以方便其出差。”而正是在2005年,潘刚一上任,就提出要上ERP系统,开始招标。

  王晓刚也承认,伊利以前在各个公司做的一些小系统对于公司各级领导提高信息化的认识还是有促进作用的。另外,伊利公司这些年业务发展很快,也对信息化提出了需求。“更重要的是,伊利从2005年开始强调集团化运作。”这些都促成伊利信息化建设提速。

  ERP从规范业务开始

  伊利通过整合信息部门和大规模采购硬件设施,为集团整体上ERP做好了准备。2005年伊利决定上开始上ERP。命名为:供应链项目。

  “我们决定再上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跟相关的业务部门经过了多次的沟通,以便确定项目到底做哪些范围。”王晓刚说,潘刚亲自参加过两到三次会议。“经过充分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下来:目前急需的应该还是销售这一条链。”而在传统ERP项目里最核心的生产制造部分信息化却被伊利认为是最不重要的。因为伊利的生产制造,都是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里面自动控制的一些系统都是设备自带的,不需要额外开发。

  伊利原来有两套系统都是用友的--财务和分销系统。“用友的这套分销系统是改日我们定制开发的,它是完全根据我们的现状后做出来的。”王晓刚指出该系统的不足:这个分销系统里面所管的,只有成品的库存这一块,包括订单,成品的库存,而牛奶和包装箱业务部分都没有,“就目前的情况它已经有一些局限性。”再有,用友的财务系统U8定位于中小企业,而伊利已经转向集团化运作,U8已经不能适应了。

  当然,用友也有针对集团运作的高端NC,但伊利最后也没有选择它而选了甲骨文。王晓刚给出的解释是:国外企业有很成熟的行业应用经验,“比如说伊利有一个业务,我们做订单,订单类型,伊利有五种,国内企业可能是就给定制出五种来,而对于Oracle这种企业来说,因为它帮比我们大很多的乳品企业做了很多的案例,那么它就能提供10个20个左右的类型。”王晓刚告诉记者,这样就给企业留了很大的扩展空间,不用重新开发和磨合。此外,甲骨文公司的顾问还能根据他们的经验,根据伊利现有的系统,提出改进意见,不用重新开发新系统。 “不用花新的钱就是省钱。”

  甲骨文公司从效率方面带来了很多东西。“我觉得最主要是规范性。”王晓刚坦白,伊利信息化虽说在行业内是领先的,流程规范性却比较差,比如某个产品名称,每个部门和岗位的叫法都不一样。这样的导致做出来的报表在汇总的时候根本无法统一。“我们上了这个系统以后, 以前所有的不规范的,个人的一些想法扔掉,按照确定好的东西来做,即便是某个人走了,再换一个人,按照标准流程,还是能得出正确的数据。”

  当然,除了规范性,王晓刚也有觉得头疼事情。因为伊利分布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人员素质参次不齐。2007年7月ERP一期系统上线前后,“我们尽量派人教他们使用新的系统,如果实在跟不上趟的,就换掉。”而补位的是刚招的大学生,他们对电脑相对熟悉多了,但那些都是各地的仓库管理等艰苦的工作,王晓刚也担心能否留得住这些大学生。

  “下个阶段我们将利用冷饮的淡季在冷饮事业部上ERP系统。”王晓刚说,各个事业部都要求先上,“尤其是酸奶事业部的总经理,已经问了好多次了。”王晓刚现在是“忙并快乐着。”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