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别以为ERP总是国外的月亮圆
摘要ERP行业有个怪现象。很多CIO是听着SAP的“大名”走入工作岗位的,心里难免不会形成“SAP技术就是牛”的偏见。 ...
ERP行业有个怪现象。很多CIO是听着SAP的“大名”走入工作岗位的,心里难免不会形成“SAP技术就是牛”的偏见。事实是,当SAP抱着它那十几年没变过的底层数据结构坐吃山空的时候,SAP的技术优势已经被国产ERP厂商迎头赶上。
我们先来看看SAP的技术真相。就拿SAP的主流产品R3来说吧。R3造就了SAP,但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量新技术不断涌现,而SAP的产品研发却不能等待这些理论和技术的成熟,只能夹生应用。
伴随互联网热潮而起的XML、WebService等新技术不断涌现,SAP应接不暇,一个诞生于80年代后期的软件架构仍然扛着要过千年,结果是大量用户反应速度慢的如牛,各种新老技术复杂的让开发费用巨高而开发周期却更长。
后来SAP学精了,全部用开放的技术,于是NetWeaver出现了。但是,Oracle的基于JAVA平台的管理软件在2000年就风生水起了。NetWeaver只是一个技术架构平台,过去SAP为R3开发的各行各业的应用功能都没法在NetWeaver上直接运行,必须重新写一遍代码。
这就产生了一个尴尬的事情。SAP力推NetWeaver,但是NetWeaver上又没有多少可用的应用功能(你以为过去R3上所有世界500强的应用都能原封不动的在netweaver上跑啊)。R3上有现成的功能,但是SAP总部下令要渐渐替换R3并且减少R3的支持力度。于是很多客户花钱买个NetWeaver平台,再购买R3软件,两套技术平台却互相不能流畅连通!有些客户无奈付出高额费用在NetWeaver平台上开发R3已有的应用业务。SAP虽然声称可以平滑升级,但从实际案例来看,升级颇费周折,升级后不少功能都失去了,得不偿失。
反观国产ERP厂商。首先是具备了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当SAP戴着20世纪80年代的脚镣来到21世纪时,国产厂商却能迅速采用最新的成熟技术,比如用友在1998年推出的高端产品NC,一开始就采用了当时国际上先进的B/S架构;而用友在2008年推出的新一代企业管理套件U9,是全球第一个基于SOA架构的管理软件产品,又一次走在了国际厂商的前面。SOA架构松耦合的特性可以使企业在不废除已有模块的基础上,按照模块化的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促成ERP与众多新应用的结合,以解决新的业务需要。
另一个优势,是国产厂商对创新的迫切性认识得更加充分。经过多年发展,SAP等国外厂商已经滋生出技术惰性,以“管理大师”自居的同时逐渐荒废了技术创新。而这正是国产厂商策马追赶的大好时机。比如金蝶一直在其移动商务业务和BOS产品上扩大研发投入。虽然金蝶与国内外同行在技术水平上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已经可以让SAP汗颜。而国产ERP的另一个代表——用友软件,在其U8、NC产品已经占据市场领先地位之后,仍然锐意进取,基于SOA机构的U9刚一发布就让SAP倍感压力,令国人有扬眉吐气的畅快感。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创新要围绕客户的需求进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地化”。SAP的本地化一直饱受诟病:汉语翻译古怪、技术人员只看得懂英文邮件……而本土厂商占据母语优势,软件的界面、语言自然符合国人习惯。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厂商对“本土优势”的理解深入独到,不止停留在软件的界面和语言上。比如用友NC在国内最先支持《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应用,就是因为看到了企业要适应国内商业环境这一深层次需求,进而赢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我们可以相信,国产ERP软件在技术上超越国外厂商并非镜花水月。就在十数年如一日的厚积薄发之间,国产ERP的“超越”已经成为现实。“习惯了后发制人,赢了还说承认。”这句《少年中国》的歌词,或许是对国产ERP软件技术上超越国外对手的最佳注脚。SAP,承认了!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