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雅戈尔主动驾驭市场 IT催生服装业革命
摘要借助供应链管理系统,雅戈尔集团实现整条供应链的整合,使生产、库存、销售各个环节完全透明,运营人员对每个销售网点的销售情况、不同款式的销售情况和区域销售特点了如指掌。...
国内服装企业迫切需要不断降低成本、缩短采购周期和交货周期以及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从“以量求生存”向“以质取胜”转变。用IT技术武装自己,这是雅戈尔、美特斯邦威等成功转型的服装品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共同秘诀。
“在国内纺织行业,服装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并不高。”日前,雅戈尔集团首席技术官顾跃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比例已达到80%以上,而国内还不足20%,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尚未引入以寻求快速反应能力为目的的IT投资。但随着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和行业领先企业信息化案例的示范效应,今后几年国内服装企业将掀起一轮信息化建设高潮。
行业需要突破口
我国生产的服装和鞋帽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带有“中国制造”标签的服装、鞋帽在世界各地的商店里随处可见。据统计,目前中国生产的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出口量占全球贸易的25%以上。中国拥有大量的服装和鞋类生产企业、品牌经营企业以及国外来料加工企业,但对国内众多服装企业而言,其长远发展并不乐观。
首先,国内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很低。虽然价格低一直是我国服装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微薄的利润也限制了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而且,随着全球化竞争压力的加大,越南、东南亚等地的服装和鞋类企业对中国同类企业的冲击逐渐增大,中国企业的价格和成本优势逐渐缩小。
其次,国内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落后。耐克、阿迪达斯等跨国公司都采取品牌运作模式,真正的利润来自设计与开发初端。中国服装企业设计开发能力弱,大多是根据国外订单进行来料加工,即OEM方式,不仅失去生产经营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利润最丰厚的部分被上游的国外品牌厂商拿走。
第三,国内服装企业的管理和体制存在问题。服装市场流行趋势变化非常快,服装行业的生产、销售呈现非常强烈的季节性和期货性特点,而国内服装企业的组织形式、观念、管理和生产方式都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客户需求。
对此,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受季节和时尚影响,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快速反应能力是影响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杜钰洲认为,随着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中国服装业必将发生大变革,服装企业一定要把“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能力”作为进入国际市场和品牌竞争的突破口。
业内人士对此达成共识:国内服装企业迫切需要不断降低成本、缩短采购周期和交货周期以及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从“以量求生存”向“以质取胜”转变。在这种情况下,IT技术无疑是帮助国内服装企业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二次飞跃的利器。据了解,国内服装企业高层或多或少对IT的好处已有所了解,而且已在不同程度上利用IT技术,但IT技术大规模普及的时代尚未到来。
IT是利器
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服装的需求空前高涨,中国服装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孕育了众多知名品牌,雅戈尔、李宁、美特斯邦威等是其中的代表。但是在2001年前后,服装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不但利润趋薄,消费者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原有的根据订货单安排生产计划的模式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带来服装制造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库存积压等问题,库存和物流成本压力凸显,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和快速反应能力成为中国服装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自2000年以来,纺织行业中各服装品类的领袖品牌几乎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整合产业链。对服装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资源进行整合,用信息化手段使企业的反应更加迅速、运作更加高效、核心竞争力更强、价值链核心环节更能掌控,这是中国服装业的一大进步。” 顾跃君介绍说,雅戈尔正是在这一时期用信息化的手段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据介绍,从2001年起,雅戈尔集团开始投资建设供应链管理系统,至今已累计投入1亿元。借助供应链管理系统,雅戈尔集团实现整条供应链的整合,使生产、库存、销售各个环节完全透明,运营人员对每个销售网点的销售情况、不同款式的销售情况和区域销售特点了如指掌。在雅戈尔供应链管理系统中,IBM Cognos是负责决策的核心组件,其绩效管理利用在线分析处理功能,对供应链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抽取和多维分析处理,并通过丰富的报表形式加以展现,从而辅助雅戈尔集团的决策者制定市场策略,获得竞争优势,使雅戈尔集团逐步从制造型企业向商业品牌型企业转变。系统创新以后,雅戈尔集团的库存比过去减少30%左右,缺货损失减少35%以上,繁杂的各供应链环节处理实现自动化,部门间的沟通也得到明显改善,人为错误而造成的损失减少20%,生产周期缩短50%,生产的柔韧性大大增强。
品牌企业转型
库存问题也一度让美特斯邦威集团经受痛苦的考验。看起来,服装似乎是个销售周期很长的产品,但实际上一个季节服装真正的旺季只有两周时间,此前能否进行准确预测并提高生产、备货等各个环节的效率非常重要。如果整体运作不得力,大量库存将把企业的利润吞噬殆尽。
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周成建意识到,形成库存的原因是企业与特许加盟店之间的信息不畅和反应过慢,这是关系到企业前途的根本问题。从1996年起,美特斯邦威开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其市场响应速度。
美特斯邦威的信息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加工厂的ERP、内部的管理系统和专卖店的信息系统,3个系统打通后一个“虚拟企业”就出现了,在美特斯邦威集团总部的40多个人指挥这个庞大的“虚拟企业”。可以说用信息系统连接上下游,形成“虚拟经营”是美特斯邦威成功地在8年间增长300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用信息系统和合理的物流体系管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使美特斯邦威避开了巨大的市场风险。
对李宁体育服装用品公司而言,信息化在其发展中的作用功不可没。李宁公司认为,IT要为应用服务,要为创新服务,于是在信息系统应用上进行全方位的尝试。2000年6月,李宁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采用SAP的R/3系统,并附加AFS服装与鞋业行业解决方案的服装企业;2003年,新的零售终端系统(EPOS)项目在全国12家全资子公司、600多家认证专卖店、2000多个销售网点全面启动;近期,李宁公司又准备实施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李宁公司不但看清了企业内部管理的“五脏六腑”,而且通过EOPS系统将企业终端用户的情况推到企业决策层的视野之内,将决策层的视角延伸到“末梢神经”,为高效、正确、快速的决策提供第一手、最真实的数据。这种模式让李宁公司的销售额从1998年的停滞不前变为连年以30%的速度递增。
同样,雅戈尔投资上亿元,利用IBM Cognos逐步建立自己的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环节、销售终端以及整条供应链的信息化,用信息化的力量填平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鸿沟。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使生产、库存、销售环节完全透明,让雅戈尔集团总部对每个销售网点的销售情况、不同服装的销售情况、不同区域的销售特点了如指掌,从中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科学地制定生产计划。雅戈尔在全国拥有100余家分公司、400多家自营专卖店、2000多个商业网点,在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34位。
“什么是竞争力?一张订单的处理周期原来要10天,现在只要2分钟,这就是竞争力。”周成建这样说。顾跃君认为,一个集成的、协调的、难以复制的供应链将构成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来自哪里?用IT技术武装自己是这些成功转型的服装品牌的共同秘诀。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