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创建中国特色的协同管理
摘要有人因为协同软件市场的34.45%的年复合增长率而盲目推崇协同,有人由于协同软件目前的不完善而彻底否定协同,这些都难免有失偏颇。目前通过关键词“协同软件”或者“协同平台”能搜索到的网页数以百万计;在国内的协同软件厂商的数量也早已突破了500大关,雄赳赳地向四位数迈...
有人因为协同软件市场的34.45%的年复合增长率而盲目推崇协同,有人由于协同软件目前的不完善而彻底否定协同,这些都难免有失偏颇。目前通过关键词“协同软件”或者“协同平台”能搜索到的网页数以百万计;在国内的协同软件厂商的数量也早已突破了500大关,雄赳赳地向四位数迈进。
面对如此缤纷杂乱的协同软件市场,企业老总和IT部门负责人也迷茫于企业需要怎样的协同,选择协同软件厂商的产品,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和业务的协同。云计算、SAAS、IDC这些概念层出不穷,雾里看花确实娇美,但是外国的和尚真的就好念经吗?
IBM用了100年的时间取得今日成就,微软用了20年就超越了IBM,而GOOGLE仅仅5年就能够与微软抗衡……这些迅速的后来居上者,无不得益于技术和时代的变革。随着管理软件2.0时代的到来,下一个IT产业英雄未必不能诞生在中国。理由非常简单,中国正处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的进程中。受环境资源的压力和经济危机的冲击,这个进程已经被明显地提速。
目前现在中国制造大量占据的是“微笑曲线“的低端,利润很低。比如一只鼠标,在美国售出价格是40美元,但其实原材料和加工都在中国这边,最后我们拿到的只有三到四美元。而如果要走向“微笑曲线”高利润的两端,即前面的设计、研发,以及终端的营销和服务这两块的价值比重就要大得多。而如何向上走?这就要靠协同管理软件,很大程度上要靠国内的管理软件才能将我国产业向高利润和高附加值的方向提升。
创建中国特色的协同管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2000年之前,中国管理软件企业相对国外企业而言还比较稚嫩,IBM以绝对的优势占领了中国信息化市场的大部分疆域。而2002年之后,随着协同市场概念和技术的逐步成熟,中国本土软件企业开始成长起来,2005年本土协同软件公司开始崭露头角。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让国内企业感觉到要和国外同行竞争,上管理软件确实十分重要,但在磨合期中各式中国特色的需求也崭露出来。比如:
1.“以管理者为本”坚决抵制“软件管人”。
企图以非逻辑化的思维强加于软件中,使公司对软件的操作“永立不败之地”,绝对拒绝或抗议软件对管理者的管理。
2.推崇“儒家”文化理念,不屑于量化操作。
倾向于“管理的中医疗法”,讲整体、态度、忠孝、组织观念, 忽略个体、要素的考核。一切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客观记录、流程化的评估也是不实用的。
3.推崇管理是门艺术
管理者热衷于玩“太极”, 追求“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是也不是。”的最高境界。企业管理中, 不论是流程,还是职责定义, 一旦约定, 就构成了对上、下级的双向约束,而这种科学管理方法与“太极”的“虚无”理想境界相抵触,所以,软件对过程的管理是不受欢迎的。事实上,管理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科学,两种特性兼而有之,缺一不可
4.坚持“实用主义”至上,坚决避免“IT规划”成本。
以非理性的习惯实施信息化系统,认为,凡是企业能看懂或是看不到实体的东西就不值钱。常常把软件系统与硬件网络混为一谈, 宁愿重复浪费投资也不愿意想好了再做。
5. 企业管理偏重“财务”。
认为管理的核心是“资财”, 所以财务系统是核心, 要把财务系统封闭、隔离起来,财务数据最好就是“黑匣子”, 只由领导看就够了。另外,透明的、与业务集成的财务数据也不利于避税。这样, 几乎所有的企业的信息系统都在业务与财务之间人为地设置“防火墙”。就是说,中国的企业一般都不需要业务与财务的集成。这也是财务软件好卖的重要原因。
“宏扬还是摒弃这些特色,还真是个问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的协同管理软件也在与企业不断地磨合和进步的过程中提升。在同时汲取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管理需求的前提下。出现了“按需配置”的管理软件,这种分别在其现有功能模块的基础之上发展自己版本的协同软件的做法,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原有的管理平台产品专业和优势。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贴合国内的管理需求,使协同应用的模式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国外IT巨头的专业不能不学,但是要获得国内巨大协同市场对协同平台产品的理解和认同,就应该脱从企业的管理和战略角度出发,才能避免用户舍其本用而追逐细枝末节,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协同市场的良性发展和协同价值的广泛共享。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