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协同软件超越ERP面临两大难题

2009-12-09 22:10:00作者: 来源:

摘要协同软件被认为是中国协同软件产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协达软件首席架构师冯宏卫博士认为,协同软件要超越ERP,还面临两大难题。...

协同软件被认为是中国协同软件产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作为产品竞争力位居国内同行第一,和中国协同软件产业重要推动者的复旦协达,在2005年同样是精彩纷呈。依托业已存在产品竞争优势,复旦协达在05年实现了由提供产品技术的研究机构,向独立品牌软件供应商的成功转型。国内权威IT机构赛迪集团05年底发布的《05至06年协同软件发展报告》,协达是报告中唯一被提及的国产协同软件厂商。06年元月国际权威IT研究分析机构ZDNet所属《每周电脑报》和科技资讯网发布的《2006年软件行业十大发展趋势评论报告》,将“协同软件规模将超ERP”列为中国软件产业重大发展趋势之一,协达名列协同软件厂商第一位,被认为是推动协同软件发展的首要力量。

春节刚过,记者来到了位于复旦科技园的协达软件公司,就协同软件与ERP的发展问题,采访了协达软件首席架构师冯宏卫博士。原本以为可以听到冯博士侃侃而谈协同软件如何超越ERP,但当记者问起协同软件与ERP的发展关系时,却听到的却是另一番谈话。被普遍认为06年将超越ERP的协同软件,在作为协同软件领导厂商的协达看来,却认为面临两大难题。协同软件到底难否超越ERP,或许不同的读者能从冯博士的谈话中找到不同的答案!(记者采访手记)

协同软件与ERP软件相比有更大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量,这点是勿庸置疑的。但不能因为存在实际的需求量和前景,就可以认为协同软件能够轻而易举地超越ERP。协同软件如果要超越ERP,必需为以下两道难题寻找到答案。换而言之,回答好了以下两道难题,协同软件超越ERP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一大难题:人才稀缺

如果将LOTUS早期以信息沟通和共享为主的Domino不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协同软件,那么我国协同软件产业与全球发展时间基本同步。早在微软未收购Groove之前,北京一家知名的协同软件厂商已经推出了与GrooveNetworks功能和技术非常接近的产品。在IBM淘汰Domino 而推出Workplace之前,复旦协达已经研制成功与Workplace功能非常类似的协同软件产品,特别是工作流引擎和动态表单,不仅能够实现Workplace所有核心功能,而且应用成本更低,更符合中文环境的管理与文化习惯。

即便中国协同软件与全球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时期,但协同软件在中国人才仍很稀缺。2005年以前,中国管理软件企业和用户的关注焦点仍然在ERP。而此时,国外对于ERP发展前景的讨论已经基本结束,ERP思想的创立者Gartner在几年前就明确指出:2005年以后ERP的应用将逐步衰退。全球应用软件龙头老大Oracle在销售其管理软件时,也不再提ERP概念而称其产品为电子商务套件。由于国内管理软件应用研究比国外“慢半拍”,使得ERP聚焦了国内管理软件人才的大部分“眼球”,从而使专业人士对协同软件的关注度较低,影响了协同软件人才的培养和积累。

在中国大力普及ERP的时候,国外已经渡过了以通讯交流为主的工具类协同软件时代,许多厂商正在大力推广以工作流为核心的协同软件,同时涌现出一批推广较为成功的新一代应用类协同软件产品。以这些产品为基础,凝聚了大批具有信息化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在专业人士的研究、倡导和推动下,协同软件在国外正成燎原之势。许多国外专业的协同软件公司都于近两三年在中国开设了分支机构,抢夺了第一批中国本土协同软件人才,使原本稀少的协同软件本土人才更加紧缺。   

一个优秀的协同软件人才,必须要有信息化从业经验,同时要对协同软件的理论和应用比较熟悉,这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协同软件厂商和用户对于专业协同软件人才的渴求,得不到根本缓解。

第二大难题:产业间未形成协同

目前中国协同软件产业归结起来,总体呈现出“理念乱、厂商散”的状态。

首先是理念乱,各种协同软件应用理念层出不穷。有些理念不乏个别厂商的“随意独创”,像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协同软件理念,就属于此类。但有些协同软件思想和理念立足于国外的成功应用基础,并且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像强调团队沟通的协同,和以工作流为核心的协同,都在国外有比较成功的应用。微软的GrooveNetworks就以是团队沟通为主的协同软件产品,适合个人级的团队应用。IBM的Workplace就是以工作流应用为主,工作流引擎和动态表单是其核心的功能。应该指出的是,无论是国产还是国外的协同软件,即时通讯和工作流的应用都没有完全割裂开来,例如协达CTOP协同软件虽然以工作流应用为核心,但同时提供了自带的适合企业级应用的B/S即时通讯功能,同时又能够与RTX等点对点即时通讯类协同软件集成应用。

在具体的应用领域方面,各个厂商之间又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公文管理,有的侧重于项目管理,还有的侧重于客户管理、人事管理。从市场市场反馈来看,兼具综合应用的协同软件产品更受用户青睐,例如协达的CTOP协同软件,并没有单一地只面向某个应用领域,在强调协同软件“公文流转、信息共享、资源管理”等三大核心应用的同时,比较注重项目、人事、客户,甚至产品协同设计制造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有些协同软件厂商的工作实践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对与自己理念和应用领域不同的厂商持排斥态度,这种现象一定程度影响了整个产业和厂商自身的良性发展。其实,无论持什么理念、关注哪个应用领域,只要以体现多人之间“互相配合”的协同应用为主的软件,都可以称之为协同软件。

其次,中国协同软件的厂商比较零散。目前中国有近500家从事协同软件相关业务的公司,软件产品将近100款,其中有10款左右的协同软件比较成熟。与财务软件厂商借助政府引导谋求发展不同,协同软件厂商从一开始就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这与协同软件发展非常迅速,还来不及产生相应组织机构有关,也可能与同行之间沟通、协作的意识需要加强有关。

  厂商间的协同,深层次的思想意识是关键。各种产品理念和各个公司之间,不应存在必然的对立。从某种意义而言,即便是正面竞争的厂商,相互之间在宏观层面上也是合作的关系。发挥自身优势,认可并汲取百家之长,才能发展好自身,才能对整个产业成长带来帮助。只有将协同软件这个市场蛋糕共同做大,每个厂商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虽然协同软件在超越ERP方面尚存在困难,但人才稀缺与产业间未形成有效协同的两大难题,并非不可解答。各个厂商本着长远发展的考虑,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的产业生态链,会使得协同软件产业突破局限,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协达等厂商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希望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尽自己的绵帛之力。协达新近推出的“合伙人”制度和“绿色同盟”计划,就是为了解答这两道难题。协达希望通过努力,吸引优秀的管理软件人才投身协同软件产业,以提供应用产品和核心平台等多种方式,与同行之间共同打造“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推动协同软件产业走向繁荣。

同时应该看到的是,ERP虽然作为一个应用理念已经过时了,但其应用价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与ERP不适合制造业以外的单位应用一样,ERP在制造业管理中的贡献也不可抹灭,甚至协同软件在制造行业的深入应用方案--产品协同商务CPC,也不能替代ERP对于企业计划的管理功效。未来,逐渐走向式微的ERP与协同软件的关系,更多的是融合而不是被取代,至少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是如此。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